书城古籍论语
642000000005

第5章 论语卷之二 (3)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恶,皆去声。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覆而叹息之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类也。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吴氏曰:“后汉吴?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丁历反。比,必二反。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老佛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上声。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谓多取怨。”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何知也。”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参,所金反。唯,上声。参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贯,通也。唯者,应之速而无疑者也。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或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于义亦通。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又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贯之,唯曾子为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悉井反。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胡氏曰:“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劳而不怨,所谓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子曰:“父母在,不

远游,游必有方。”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胡氏曰:“已见首篇。此盖复出而逸其半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鲜,上声。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行,去声。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胡氏曰:“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门人所记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色角反。程子曰:“数,烦数也。”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读,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