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鸿泪史
639700000043

第43章 (2)

所藉以自慰者,君固深知我心。我为君故,虽任劳任怨,亦所不辞也。今读君书,我竟不能自解。君言如此,是君直未知我心也,是君心直并未有我也,亦知我不为君,则罗敷自有夫,使君自有妇,何预我事,而为此移花接木之举耶?

呜呼!君与我皆为情所误耳。君固未尝误我,我亦何尝误君哉?今君以我为误君,我复何言!我误君,我不敢再误君。君怨我,我却不敢怨君。半载相思,一场幻梦。

嗟乎霞郎!从此绝矣。《红楼影事诗》一册,谨以奉还,断情根也。青丝一缕,赠君以留纪念。不能效陶母之留宾,亦不愿学杨妃之希宠,聊以斩我情丝,绝我痴念耳。我负人多矣,负生负死,负君负姑,负人已甚,自负亦深。

而今而后,木鱼贝叶,好忏前情。人世悲欢,不愿复问。望君善自为谋,鹏儿亦不敢重以相累,人各有命,听之可也。本来是色即空,悟拈花之微旨,倘有余情未了,愿结草于来生。

余读此书,乃深悔余之孟浪。余于梨影,向以含忍为主,不敢重言以伤彼心,何以此次一时愤激,不谅至此?亦知彼阅余书时,芳心若何其辗转?痛泪若何其纵横?余百不一顾,贸然下此无情之笔,又何怪彼还诗赠发,亦以无情之举报余也。

且姻事虽由彼主动,然彼不为余,又何由发生此议?任劳任怨,良如彼书所云。余实误彼,乃复怨彼,使彼寸寸柔肠,一时断尽。余诚为情场中之忍人矣。顾此时彼已决绝,余复奈何?余书固不能无罪,然彼亦有误会之处,是乌可以不辩?思至此则伏案而哭,痛极几不可耐。

良久掩面起,取一素笺,咬破指尖,蘸血作答。书曰:

呜呼!汝绝我耶!汝竟绝我耶!我复何言?然我又何可不言!我不言,则我之心终于不白,汝之愤亦终于不平。汝误会我意而欲与我绝,我安得不剖明我之心迹,然后再与汝绝?心迹既明,我知汝之终不忍绝我也。

前书过激,我已知之。然我当时实骤感剧烈之激刺,一腔怨愤,舍汝又谁可告诉者?不知汝固同受此激刺,而我书益以伤汝之心也。我过矣!我过矣!我先绝汝,又何怪汝之欲绝我?

虽然,我固无情,我并无绝汝之心也。我非木石,岂不知汝为我已心力俱瘁耶?我感汝实达于极点,此外更无他人能夺我之爱情。汝固爱我怜我者也,汝不爱我,谁复爱我?汝不怜我,谁复怜我?汝欲绝我,是不啻死我也。汝竟欲死我耶?汝欲死我,我乌得而不死!

然我愿殉汝而死,不愿绝汝而死。我虽死,终望汝之能怜我也。我言止此,我恨无穷。破指出血,痛书二纸付汝。将死哀鸣,惟祈鉴宥。

己酉十一月十一日四鼓梦霞啮血书。

次日为星期,晨以书付鹏郎。余亦不复起,伏枕呜咽,昏昏如染沉疴,亦不审梨影阅此一纸血书,又将若何惊痛。

大已过午,余倦欲入睡,忽有人步声近余榻前。张目视之,秋儿也,就余问曰:“饭乎?”余曰:“否。我食不下咽也。”

秋儿复家探余之伤指,问曰:“痛乎?”余曰:“痛非余指,乃余心耳。”

秋儿叹曰:“公子心痛,恐夫人之心,痛且甚于公子也。”余急问曰:“夫人奈何?”

秋儿曰:“夫人与公子同病,亦不食不起矣。顷嘱吾来视,劝公子加餐。今若此,吾将何以复夫人?”

余曰:“吾实不欲食,夫人如问及,可诡言吾已进餐,毋以实告也。”秋儿含泪点首,匆匆收拾盘餐以去。

余于是知梨影初非真有绝余之心,故一纸血书,又令彼惊而成病。然则余此书又大误矣。两情至于如此,今生殆难决撒,何苦自启猜疑,徒增苦恼。此番龃龉,余罪实多。

夫以不如意之姻事,余尚能委屈从之,则其他何不可以容忍。且大错已成,即多所申诉,亦复何裨?人事万变,后来之究竟,此时亦岂能预料?不如暂置勿问,随缘听命之为愈也。梨影若能恕余者,余愿乞盟夫人城下,永为不侵不叛之臣,不敢再多言以自取戾矣。

是晚鹏郎辍读。十二时许,秋儿复悄然至,揭帐低语曰:“公子尚能起乎?”余问:“何为?”

秋儿曰:“夫人欲与公子一见。如能起者,可随吾行。”

余曰:“诺。”即振衣起,引镜自窥,泪痕犹晕余颊。命秋儿取热水,拭之使净,而双目浮肿,依然作桃子大也。

秋儿促余行。余惘然从之。复登醉花之楼,遂与梨影为第二次之见面矣。

余既登楼,仍坐外室中。秋儿入报,旋出语余曰:“夫人病不能起,请公子入内相见。”余此时心怦怦,进退不知所可,顾念梨影切,因亦不避嫌疑,随秋儿掀帏以入。

时银隐隐,残焰犹明,鸳帐半钩,鸭炉未熄。鹏郎蒙首而睡,微闻鼾声。梨影则和衣卧衾中,支半身起,欹首于枕,鬓发蓬松,玉容狼藉,婀媚之态,倾绝一世。

秋儿挽余坐近床次。梨影见余无言,惟以一双秋波,澄澄目余,不复如前之羞避。既而泪下如散珠,仍注视余而不释,终无一言。

余此时亦觉一阵辛酸,直秀鼻观,则与之俱泣。四目莹莹,互视良久。既而梨影向秋儿索纸笔,倚枕书两绝示余曰:

我今为尔再梳头,一半遗君一半留。

情海惊涛飞十丈,如何不许着闲鸥。

血书常在我咽喉,半纸焚吞半纸留。

一局全输休怅怅,此心到底总归刘。余即依韵书其后曰:

千丝万缕挂心头,人不留情情自留。

从此两情应更苦,伤心莫负旧盟鸥。

啮血成书气塞喉,一身已矣恨常留。

今生犹有未完事,缓死须臾待报刘。

梨影阅余诗,微点其首,泪复续下,向余哽咽曰:“行矣,君用心若此,我终有以报君也。”

余起答曰:“然则汝请安睡,余行矣。此后愿勿相猜,是即所以惠我也。”梨影复无语,转面向壁而哭。余不敢久留,黯然随秋儿下楼矣。

次日复上两诗于梨影。

春风识面到今朝,强半光阴病里消。

一缕青丝拚永绝,两行红泪最无聊。

银壶泪尽心同滴,玉枕梦残身欲飘。

风雨层楼空怅望,银屏秋尽玉人遥。

时有风涛起爱河,迟迟好事鬼来磨。

百年长恨悲无极,六尺遗孤累若何。

艳福输人缘命薄,浮名误我患才多。

萍根浪迹今休问,眼底残年疾电过。

梨影亦步韵答余曰:

书去书来暮复朝,有肠皆断泪难消。

数行血字非无谓,一握愁丝不自聊。

断梦依依随月落,吟魂渺渺逐风飘。

残灯煮出孤眠味,翻觉蓬山未算遥。

长教怅望阻银河,合是顽痴受折磨。

情债未偿先泪尽,人谋虽巧奈天何。

今生缘会曾无几,此后猜疑莫漫多。

到底踌躇惟一事,寸心片刻几经过。

笔端有舌,已成决绝之词;灯下无言,又下淋浪之泪。一番龃龉,不过更令双方添得几多悲痛而已。今日梨影来书,以死自誓,自谓生平酷慕西湖山水,此后得有余闲,愿与君买棹作浙游,使六桥三竺间,得有吾两人之踪迹,死当无恨。至君之前途,我此后不愿复问,任君所之而已。

噫!梨影欲以一死报余,余宁不能以一死报彼!此情不解,到头亦惟有一死。余意早决,复何靳焉?若夫山水清游,夫岂不愿?一舸鸱夷,追范大夫之遗迹,或即葬身其中,将澄湖一片,为吾两人之墓田,亦一幸事。但未卜今生尚有此机缘否也。赋四绝答之。

已甘寂寞万缘轻,犹有难抛生死情。

此局全输空拍手,更无余力赴功名。

誓须携手入黄泉,到死相从愿已坚。

一样消磨愁病里,明知相聚不多年。

及时行乐即神仙,莽莽黄尘醉梦天。

莫使生前有遗恨,西湖早泛六桥船。

春风旧恨满青陵,冤蝶千年梦未醒。

蔓草埋香身殉日,好留佳话续韩凭。

寒夜孤灯,追思往时,耿耿不能成眠,枕上口占六律,次日录出呈梨影。

对镜终疑我未真,蹉跎客梦逐黄尘。

江湖无赖二分月,环空留一刻春。

恨满世间无剑侠,才倾海内枉词人。

知音此后更寥落,何惜百年圭璧身。

飘摇客土足凄凉,更为情人几断肠。

翠袖寒侵天欲暮,铜壶水冻夜初长。

枕边双泪思亲苦,灯下三余课子忙。

无那更阑人不寐,雁声和月到虚廊。

沦落天涯一梦霞,伤心词客旧琵琶。

前途莫问知无路,后顾殊多恨有家。

愁入毫端还作草,泪侵灯晕不成花。

闭门从此无须出,长谢春光万物华。

曾受蛾眉一笑恩,昔年豪气更无存。

镜中人远天犹近,帘外寒多日易昏。

酒力销时霜压梦,笛声动处月惊魂。

今宵情怨知多少,明日诗中要细论。

今古飘零一例看,人生何事有悲欢。

自来艳福修非易,一入情关出总难。

五夜杜鹃枝尽老,千年精卫海须干。

愧无智慧除烦恼,闲诵南华悟达观。

死死生生亦太痴,人间天上永相期。

眼前鸿雪缘堪证,梦里巫云迹可疑。

已逝年华天不管,未来欢笑我何知。

美人终古埋黄土,记取韩凭化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