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624100000041

第41章 求人办事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2)

即使不能救助他人,但也不能落井下石

看到他人落难,如果你不向对方伸出援助之手,也不应该落井下石。

娟娟是一家杂志社的摄影师,她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行事有些洋派,在作风保守的杂志社里显得格格不入。偏偏她个性散漫,又常做错事,总编辑看她不顺眼,但因她是老板朋友的女儿,所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天,为了一些照片,总编辑和娟娟起了冲突,众人见战火引燃,纷纷过去围观。娟娟还要力争,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战争,娟娟一舌难敌众口,掩面而逃。之后,众人还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照片的毛病,批评她偶尔的迟到早退。后来,她被迫辞职了。

这就是落井下石,也就是对失势的人或遭遇困境及外来攻击的人加以打击。人家已经够惨了,你还要落井下石,这岂不是雪上加霜!听起来很残酷,但却是社会真实的一面,这种情形在有人的地方就会发生,而且你自己也有可能碰到。

因为人具有求生存的本能,求生存除了靠一己之力外,也要靠他人的提携及团体的庇荫,因此人总是向力量强大的地方靠拢。有钱人朋友满天下,穷人连朋友都没有,道理就是在此。与其说这是现实,不如说是人类的本能。

有两个职员,在一家电子配件公司做销售,都是业务尖子,收入不菲,和老板也相处融洽。在年初,老板对员工许诺,如果他们能够在上年销售额的基础上增加30%,就奖励每人20000元,因为往年老板从来没有失信过,大家都深信不疑。为此,销售人员就像充了电的马达一样运动起来,到年底,他们果然完成了计划。

可是这一年,老板家里频频出事,先是公司被骗几十万,后来老板的儿子得了白血病,那可是个无底洞,公司一下就垮了。老板到处借钱给职员发工资,可是这奖金确实无能为力了,老板也没有赖大家钱的意思,只是要求暂时共渡难关,等法院追回欠款就兑现。这时候,各个人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了。职员甲体恤老板的难处,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而职员乙则料定老板死定了,打定主意要走,翻脸不认人,逼着老板要奖金,甚至在大年初一带着一帮人到老板家里大闹,还打伤了老板的儿子,终于被送进了拘留所。

不久,老板的公司绝处逢生,重新振作起来。职员甲拿到了钱,还升了职,而职员乙则后悔莫及。

他人有困难,如果你不向对方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还要落井下石,使其雪上加霜,这是最可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倒霉一辈子,你在他遇难时伤害他,难保以后他翻身了不向你打击报复。所以,在他人落难时即使你不去援救,也不要落井下石。如果你要落井下石的话,最终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

朋友之间,没事也要保持联系

有事的时候找朋友,人皆有之;没事的时候找朋友,你可曾有过?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遇到了困难,认为某人可以帮自己解决时,本想马上去找他,但后来想一想,过去有很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人家的,结果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了就去找他,是不是太唐突了?去得如此唐突,会不会遭到他的拒绝呢?最终因为种种顾虑不敢登门拜访,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为人交友,本来就应该闲时多烧香才对。否则,缺乏了必要的联系,时间一长,再牢靠的关系也会变得松懈,再好的朋友也会变得互相淡漠,到时候再去求人办事做生意,就会不知不觉地平添一些隔膜。

所以,即使你现在不需要他人或者他人的帮助,你也有必要和他们保持联系。如果你只在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或者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或者需要他们为你引荐的时候才想起与他们联系,那么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你只是在利用他们,这样做不但不能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还容易损害你们业已建立起来的关系。在不需要帮助时与他人保持联系,还会给你的生意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有一个业务员有一个客户,他只能在每年从八月中旬开始到九月底为止的这段时间里见到他,因为那是客户的公司准备财务报告的时期。还有就是每年五月的一天,当客户把纳税申报单带到办公室来的时候。“除此以外,我和他没有任何其他的联系。”

这个业务员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邀请了那位客户一起吃年饭。他回忆说:“我们一点也不谈生意上的事情,这一点,我有言在先。我发现,我们两个人都喜欢某位作家。之前,我发现了一位新作家,他的作品和我们喜欢的作家的作品风格相近,在我家里有这位作家的书,我想把它们送给那位客户以示友好。我把书带到办公室,包装好了以后寄给了他。”后来,他们两个又经常在一起谈论这个作家以及其他的一些话题。令这个业务员没想到的是,他从这个客户这里竟然又接到了很多生意。尽管那次午餐纯属业务员无意中想到的,却为他的业务带来了大量契机。

还有一个业务员,他每个季度都会给客户寄一些东西。他给他们寄去的不是销售广告信息,而是其他一些与客户有关的信息。比如,他从报纸或杂志上看到一篇和他的客户有关的文章,那是关于他们所处的行业的,他认为他的客户会对此感兴趣,于是就把文章寄给他们。在客户生日的时候,他会给他们打电话,而且会寄生日贺卡。通过这些业务之外的联系,这个业务员和他的客户一直维系着良好的关系,当业务员有事找他们时,他们总是乐于合作,而且也心甘情愿地为这个业务员介绍更多的生意。

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自有其自己的规则。你和他人的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联系越多,关系也就越深厚,你所得到的益处也就越多。而且积极的、牢固的关系包含着给予和收益的双重内容,如果你在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还是持续保持与他们的联系,那么当你真的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也很乐意为你施以援手。经常和他人保持联系,即使你的联系方式很简单,比如一声问候:“你好吗?”“你的孩子该上初中了吧?成绩怎么样?”“什么时候来我这里,我们一起吃午饭怎么样?”等等,或者是一封电子邮件、一个电话、一张明信片,等等,都会让他们觉得亲切。日后当你真的需要他们时,他们也不会觉得突兀,因为你已经为你们的关系提前投入了。

所以你要记住: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诚挚地表示感谢,才能再次获得他人帮助

有一位父亲正在和朋友讨论生意上的问题,这时,他9岁大的小女儿笑眯眯地走过来,手里拿着自己专门为父亲烘烤的甜饼。因为小女儿打扰了父亲和朋友之间的谈话,所以父亲有点不高兴,便随手拿了一块甜饼,低声斥责了小女儿,然后马上又投入到与朋友的谈论。小女儿伤心极了,拿着剩下的饼沮丧地走了出去。

几个星期以后,父亲显然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爱烤甜饼的小女儿烘甜饼了,他问女儿怎么不烤甜饼了。女儿一下子哭了起来,很伤心地说:“我再也不烘甜饼了。”

从那以后,小女儿真的再也没有烘过甜饼,也绝口不提有关烘饼的事情。而父亲一直为那件事遗憾着。

的确,积极为他人效力以后却得不到对方的肯定和感谢,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轻率地对待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给予对方诚挚的感谢,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对方,否定了对方的自我价值,而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却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之一。因此,当他人为你效力以后,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应该诚挚地感谢他人,否则就会伤害他人。一旦对方因此而受到伤害,就不会再为你效力。

在对方给予你帮助之后,回以诚挚的感谢,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当然,诚挚的感谢并不是指你一定要给予对方相当的物质回报,而是指让对方感受到:他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对你来说是有用的,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一般来说,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谢:

1.及时用言语向对方表示感激。你可以说:“如果不是你,恐怕我……”“真的要感谢你……我才能……”等。

2.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球场上队员们常常热烈地拥抱,这是一种相互鼓励,也是一种祝贺,更是一种对默契合作的感激;还有谈判结束后的握手,是一种感激对方友好合作的方式;爱人间情意绵绵的亲吻,不也正是“谢谢你爱我”的一种表现吗?

3.间接表达。有的人生性腼腆,不善于用言语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可以采取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比如,送一些信件、卡片、小礼物、鲜花等。

4.实际行动。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感激对方给予的帮助,就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帮助;感恩于对方的关怀和爱心,就同样以关怀和爱心作为回报。这样,在投送和往来之间,人情脉络就建立起来了。

此外,当你感谢他人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表示感谢要及时而主动,这样才显得有诚意。不要等到偶然碰到对方,才忽然想起应该感谢对方,于是就顺便感谢一下;也不要等到再次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找上门去感谢对方。这些行为都会给对方带来伤害。及时、主动地向对方致以谢意,是一种十分尊重对方的表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2.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对上面提到的4种表达谢意的主要方法,到底采取哪一种方式最为恰当,要根据为你效力者的身份、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来选择。选错方式的话,不但不会对你的人际关系有所帮助,而且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对方是因为看重自己与你的情谊才帮助你,可是,你事后却送给对方一笔钱当做谢礼,这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显然,这种情况下,你以情感的方式感谢对方才是最恰当的。当然,如果对方为你效力本就是以获得物质利益为出发点,你就应该选择用相应的物质酬劳来感谢对方了。总之,采用什么方式感谢对方,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3.要掌握好感谢的度,力求做到合理与恰当。与做其他事一样,感谢他人同样要掌握分寸,过和不及都是不妥的。过分感谢他人,会让他人受之有愧,进而心理失衡,或者会让他人怀疑你的用心;感谢不足,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他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价,从而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

要做到合理适度地感谢他人,需要从两方面来考量:对方付出的多少;对方的帮助给你带来的益处的多少。比如,对方虽然给予的帮助并不是很多,但是却给你带来了很大的收益,这时如果你仅仅从对方付出了多少来进行考量,就极有可能引发对方的不满。

4.感谢他人是一种感情行为,不能像买东西一样做一次性“银货两讫”的处理。也就是说,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应该尽可能和他们保持长久的联系,让彼此间的情分能够在时间中加深。

感谢对方是人际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对他人价值的肯定,也是你再次获得他人效力的保证。因此,当他人为你效力以后,千万不要忘了诚挚地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