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唯有如此,生命才有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和价值。
感恩:滋润我们心灵的养料
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因此,对生活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
在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的奋斗史中,最受人们推崇的是“三恩主义”,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作为保险巨人,并被尊称为“推销之神”,原一平并没有傲慢自大,反而谦恭为怀,时时刻刻感谢公司的栽培,认为没有公司提供的平台,就没有今日的他,因此他十分尊敬公司,晚上睡觉脚不敢朝向公司的方向,这就是社恩。原一平一生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刻苦奋斗之外,串田董事长的知遇和栽培功不可没。不过,他内心里最感谢的是启蒙恩师吉田胜逞法师、伊藤道海法师,没有他们的一语道破及指点迷津,或许原一平还只是一名推销的小卒呢!这就是佛恩。对参加保险的客户以及周围合作的同事心怀感激,这就是客恩。据原一平自称:他的所得除10%留为己用外,其余皆回馈给公司及客户。由于对公司有着感谢的胸怀,所以他处处为公司的利益着想,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从而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上司和客户的回赠,登上了事业的高峰。
感恩,可以使我们浮躁的心态得以平静下来,也使我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身边的事物。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小琳在中国电力市场被称为“一姐”,统领市值近百亿的中国电力,也是香港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女性CEO。
感恩,是李小琳平时用得最多的字眼。对此她有着自己的说法:“常怀感恩之情,我们就会时刻有报恩之心,报祖国之恩、组织之恩、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同志之恩、朋友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将给予视为最大的快乐;就会内生一种定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那种难得的“律己”。
她早已养成静坐禅修的习惯,在没有打扰的情况下,可以静坐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吾当一日而三省”,静思时,一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撞击心头,让她警醒觉悟。
李小琳说:“我能有今天的成果,要感谢很多人的恩惠。”一个懂得感恩的女人,无须言他,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和美丽的理由。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委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一直悲观失落,就会看不到阳光照射的角落,但是如果你一直微笑的面对生活,你就不用再等待别人给你施舍阳光,因为你自己就成为了自己的太阳。选择怎样的生活,全在于自己的内心。
感恩之情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芳香和阳光。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忍让:一种珍贵的人生智慧
忍耐不仅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更是一种命运。就像狼族,因为它们有一种忍耐的、战斗的心态,所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忍并不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而是为了达到人生中的某种目的,避免感情用事的一种思想方法。因此,忍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如果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就非常不值得了。
1863年1月8日,恩格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妻子病逝的消息写信告诉了马克思。过了两天,他收到了马克思的回信。信中的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意外,也极为震惊。”接着,笔锋一转,就说自己陷于怎样的困境。往后,也没有什么安慰的话。“太不像话了!这么冷冰冰的态度,哪像20年的老朋友!”恩格斯看完信,越想越生气。过了几天,他给马克思去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火,最后干脆写上:“那就请便吧!”
20年的友谊发生裂痕!看了恩格斯的信,马克思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沉重。他感到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能解释得清楚的时候。过了10天,他想老朋友“冷静”一些了,就写信认了错,解释了情况,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退让、坦率和真诚,使友谊的裂痕弥合了,疙瘩解开了。恩格斯在接到马克思的来信后,以欢快的心情立即回了信,并附上汇款。他在信中说:“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和最好的朋友。”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的事情,朋友发生了悲伤的事情,却没有给予很好的安慰和鼓励,也或者我们对朋友的期望值太高了,他的做法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范围,没有能安慰到我们的心灵,但是,不要总是一味地去抱怨。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眼泪和脾气寄存在生活之外,做一些适当的忍让,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的友谊才能更长久。
当然,我们说的忍让不是停止、不是逃避、不是无为,而是守弱、蓄积、迂回前进。当命运陷入无可掌控之时,心平气和地接纳这种弱势,坚强地忍住弱者的地位,在守弱的基础上累积实力,一点点发愤图强,使自己慢慢脱离弱者的不利地位,适时出击,争取赢得新的成功机会。
懂得忍让有利于成就事业,意气用事只会错失成功良机。面对别人恶意侮辱和伤害,我们没必要以一种对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非软弱可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功,有效地忍让,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收益。
忍让是用无意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忍让中拼搏,在忍让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让中更深刻地感悟人生,你会发现,前方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
淡泊:世界本无事,庸人何自扰
当你面对社会的时候,你就是社会的人,自己要承担起责任,要独自撑起一片天空,从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做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每个人都会抱怨工作中的压力,但是如果你把承受压力当成一种被动状态,你会很痛苦,没有丝毫的快乐;如果把压力当成一种自在、自然的状态,你就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俞翠薇的第一份工作是南方四通,上班10多天后老板说:“我还是给你买张机票回去吧。”她非常天真地问他:“能不能给我一个杂事干干?”她当时的职业规划是能够每一天都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面,和有知识、有文化的同事一起共事,她把那当成是一种荣幸而快乐的事情。然而她的第一份梦想在十几天后就不幸地被总裁打破。老板告诉她:“我们这里没有杂务!”
在经历了压抑和痛苦后,俞翠薇认识到: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梦想,都会遭遇失败。要坦然面对失败,同时要有梦想,也要超越梦想。
于是,在她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后,就格外珍惜。她每天给老板擦烟灰缸,每10分钟就看一眼他的烟灰缸里有没有烟灰;看他的杯中水是不是还热,需不需要加水;看他有没有工作要交给她。凌晨2点以后,还要回答读者来信,直到凌晨4点才结束。但第二天一早还是正点上班。当然,仅仅早起晚睡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多的挑战要去面对。
一个人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适应是一个过程,自身价值的发挥也是一个过程。如果你不能相信自己,不能肯定自己,那也不会有任何人肯定你、信任你、赋予你责任。
直到今天,当所有光环笼罩在她头上的时候,她也时刻提醒自己还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淡对荣誉其实是职业素质的核心。无论发生任何状况,无论你多么优秀,也许你是执行总裁、CEO、董事长,或者是全球前10大跨国公司的总裁,我们都要拥有一种面对荣誉的坦然。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我们整颗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的最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也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
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给自己的生活留有一份空隙,保持内心的宁静,用淡泊梳理人生,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拥挤,生活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痛苦难耐。
勤俭:永不过时的“名牌”
在财富的王国里,深谙理财之道的人往往能够勤俭节约,并且懂得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取得利润的最大化。理财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必须从一分一厘抓起,这样,突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来临。
施莱克尔发财靠什么?正确的答案照理说应该是:开拓。而安东·施莱克尔的答案却是:“抠门。”
以施莱克尔的名字命名的连锁杂货超市,在德国各地到处都有,而且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超市却不是门庭若市,反倒经常是门可罗雀。这种店的店主也能发财吗?事实还真的就是这样:2003年年初,施莱克尔所拥有的资产高达13亿欧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施莱克尔出生在德国斯田加特以南那一大片以“人人俭省”著称的施瓦本地区。1965年,年仅21岁的施莱克尔接管了他父亲的肉品店。同年,他在艾宾根城的边上开出了他的第一家自选商场。
1975年,施莱克尔迈出了他商业道路上的关键一步。那时正值杂货价格下跌,他创办了一家销售洗涤剂、刷子和香水等商品的新式商场。两年后,他已经拥有100多家这样的商店。施莱克尔的扩张战略很简单、很特别,但也很有效。哪个城市不那么繁荣的街区如果有一家小店关门倒闭,施莱克尔便派人到那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施莱克尔以超低的价格租下店面。他并不要求高销售额,而只求以最低的成本来经营。
施莱克尔的这种超低成本经营法,有时竟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例如,为了节省开支,有些分店很长时间里只用一名雇员。又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分店不安装电话。因为施莱克尔认为,电话放在那里只能被雇员们用来打私人电话。
你说他特别也好,吝啬也罢,但他的确成功了。施莱克尔超市如今在德国已拥有8000多家分店,35000余名员工,年营业额高达35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25家商业集团之一。
古往今来,节俭一直被人们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而大力提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正是如此。
如今,我们物质充盈,衣食无忧,但生活富裕绝不能成为奢侈的理由、浪费的借口,勤俭就好像一件名牌服装,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但却永远也不会过时。
诸葛亮在《诫子篇》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节俭方面,温家宝总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一件冬装穿10年,不是他买不起,而是他在坚守着一种优秀的传统和品质。其实节俭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