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624100000025

第25章 从外貌举止透视人性(2)

但是,如果车里面的人多得不得了,就无法有充裕的身体空间了。人们相互间挤来挤去,甚至动弹不得。这个时候他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不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身体失去了自由,也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会试图忘记自己的存在,把视线投到漫无目标的方向去,犹如自己变成物体任意受人摆布。因为既然是物体,就不需要有任何意识的感情存在,而得以处之泰然。

上面的理论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就是说,在没有感情好恶的特殊心理关系情况之下,谨慎的人大都会选择足以保护身体空间的座位。以此类推,当一个人处于某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之中时,其选择座位的方式,就有可能与这一般原则相违背。

站姿体现出的心理反应

古人云:“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其中对立姿提出了要求——“站如松”。从一个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看出其某种心理状态。人的立姿本身并不表示什么意思,但它也有一个相当广的变动范围:

1.站立时背脊挺直、胸部挺起、双目平视是具有充分自信的表现;并可给人以“气宇轩昂”、“乐观向上”的印象,此种立姿属开放型。

2.站立时弯腰曲背,或略现佝偻状,属封闭型立姿,表现出自我防卫、封闭、消沉的倾向。与对方相比较,精神上处于劣势显得紧张不安或自我抑制。

3.两手叉腰的立姿也是具有自信心和精神上优势的表现,因为两手叉腰属开放型动作,如果对面临的事物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是不会采用这个动作的。

4.双踝交叉站立,是一种习惯(防卫)动作,多见于女性。若在听人谈话时采取双踝交叉的立姿,表明一种基本上排斥和审视的态度。

5.双腕反交叉或假交叉站立多半是不安、紧张心情的流露。中国人比较经常采用反背着手站立或走路的姿势,表明若有所思或胸有成竹。

6.单人足踝交叉站立,表示一种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意思。只要足踝的交叉化解开了,这种保留或拒绝的意思也随之化解了。

7.将双手插入口袋站立(或行走)者具有不表露心思、暗中策划、盘算的倾向;若是与弯腰曲背的姿势相配合,则是心情沮丧苦恼的反映。

走路姿势——心灵信息的中转站

1.步伐急促

有的人走路特别快,这是一种脚步沉重而快速的行走方式,几近于行军,但不那么正式,留给人的印象是:不焦不躁。

急走,这是焦虑的女性常有的步态,她们以小碎步急速运动,不仅显得慌张,且经常改换方向。如果一个男人的步态也是如此,那么这将显示此人喜欢吹毛求疵,而且个性比较阴柔。

有的人走起路来慌慌张张,这是一种脚步快而轻的走法,行走的人还会经常变换方向,心情焦虑地到处乱窜。这类人是典型的行动主义者,大多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样的人大多不好对付,他们很有可能不顾你的警告而我行我素。

对于这种人,应该努力发挥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凡事讲求效率,从不拖泥带水等。

如果你去让他给你完成某工作(不要带威胁的口气),他一定会在最少的时间里使你满意。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敢于承担责任。因此,很多人愿把他们作为可靠的朋友,其实就算“终身”委托于他们也一定不会错。这样的人大多没有什么闲情逸致,甚至散步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

2.步伐平缓

有的人走起路来就像慢跑,这是一种缓慢而又控制得住速度的跑步,最常以这种方式走路的人多半属于健康情况欠佳或年事已高。

这类人走路时总是一副慢腾腾的样子,就如人们常说的“生怕踩死蚂蚁”的东郭先生一样,你无论说得如何急他都不在乎似的,这是典型的慢性子。

他们做事从不急躁,凡事“三思而后行”,绝不好高骛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在这种人身上。如果他们在事业上得到提拔和重视的话,也许并不是他们有什么“后台”,而是他们那种务实的精神给自己创造的条件。

这类人的观点是“眼见为实”,因此他们一般不轻易相信别人,不知道这是他们的优点还是弱点,但把他们作为朋友会相当不错,因为他们特别重信义、守承诺。如果你善于撒谎,最好不要和这种人交往。因为一旦他们发现你撒谎,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3.大起大落

有的人走路,昂首阔步,显现较强烈的自信心,典型的例子常见于想让接近他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的人走起路来大摇大摆,采取这种步态的人,虽有自信的气势但又充满自夸与自满。左右摆动着走,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而且没有任何压迫感。

迈开大步走是一种冷酷且具有权势的步态,它的特性通常是跨出很大的步伐。这样的步态可以见于那些地位崇高的男性。

偷偷摸摸的步态,可能由于自卑或恐惧而想溜走,其用意在于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4.另类

散步,这种松懈的步态常是用来消磨时间。

闲逛,信步而走,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而且大方地显出他们心情的闲逸。

有的人走起路来游手好闲,踌躇不前,时断时续。这是一种懒散、徘徊的步态。

步态蹒跚,这是一种双腿沉重的步态,当一个人觉得疲倦或心情郁闷时,经常会采用这种步态走路。

无精打采地走,这是另一种疲惫的步态,身体略为前倾,上身有点弯腰驼背,身体前倾来帮助行走,这种弯腰驼背的步态最常见于那些地位低下的人身上。

慢吞吞地走,这是生病或精神憔悴时拖着两脚走路的步态。医院里,动过手术的病人最常出现这种步态;大街上,则可看到流落街头的老人慢吞吞地走。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蹑手蹑脚,这是一种不光明磊落的步态,当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他人察觉的时候,会采用这种步态。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迈的都是小碎步,走得很快但步伐很小。这是一种女性夸张的走路方式,多见于有神经质的女人身上。

有些人走路一蹦一跳的。每跨出一步就要身体向前跃出一步,这是一种充满欢乐的步态,显示动作者的健康与乐观。

从手势观察对手

手势在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语言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甚至可以发挥独立有效的作用。

一般来说,明显的、有意图的手势传递的信息量往往更大,如挥手表示再见;双手比划一定的尺度大小;竖起大拇指一般说来是对别人的夸赞;竖起小拇指则表示轻蔑;食指弯曲与拇指接触;呈圆形,其余三指张开,表示某件事情已经完成,即“OK”。而拇指和食指伸直,呈垂直状态,其余三指并拢,成大致的枪形,则表示内心深处的仇恨比较深,有发泄的欲望等等。

一般说来,这些手势都是在生活当中约定俗成的,大家都懂的,但这些手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差异,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通常,一个人的手指若不停地动弹,多表示他目前正处在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中,而感到无所适从,借这种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缓解紧张的心理。

用指尖轻敲桌面,并发出清脆的声响,暗示这个人可能陷入到某种思维困境当中,或是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处在犹豫之中,不知道某个决定到底是该下还是不该下,也有可能是这个人不耐烦,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较无聊的手势和动作,说明这个人在大多时候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且比较重视表面化的一些东西,虚荣心和表现欲望比较强烈。

一个人如果经常做出让人感觉到非常有力量的手势,说明这是一个有勇气,有魄力,凡事敢作敢当,能够承担一定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大多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一旦想做,就会付诸行动,而且有一定的韧性和毅力,不会轻易放弃。

习惯于把手指放到嘴边咬指甲或是吮吸手指的人,这种形象很难让人舒服和自在的感觉,甚至是恶心,这样的人无论外表多么高大健壮,但他们在精神和心态上还是比较幼稚的,因为心理成熟的人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行为。

在交际场合中,突然用两手紧紧地抱住胳膊,身体稍微有些向后抑或是双手叉腰,身子前探,这都表示对对方的话持不赞成的态度。前一种姿势动作含有不以为然的意思,而后一种则表示欲与对方辩论,争出个是非对错来。

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把双手插进口袋里,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表现,会让对方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

在说错某一句话时,赶紧用手捂住嘴,作遮掩之势,这样的人性格绝对不会外向。他们大多非常腼腆,说错话以后会非常后悔,并感觉不好意思,而耿耿于怀。

把手放在腹部,并且无意识抚摸腹部的人,多有些神经质,多疑。

下面是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手势:

1.圆圈或OK手势

用大拇指和食指合成圆圈这种手势,在19世纪初的美国开始流行,首先由报纸大量使用,当时的报纸正狂热地使用缩写来简化日常用语。

如果你到国外旅游,最保险的方法则是入境随俗,避免发生尴尬的场面。

2.V字型手势

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带头以V字型手势代表胜利,后即风行各地。但上述手势是掌心向外,如果掌心朝向说话者自己,就会有侮辱的意义。这个手势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普遍代表“去你的!”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手掌朝内仍然代表胜利,所以如果一位英国人想用手掌朝内来对一位欧洲人表示“三字经”类的粗话,可能这位欧洲人会怀疑英国人对于“胜利”的定义。此外,这个手势在大部分欧洲地区也表示二,所以如果这位被侮辱的欧洲人正巧是位酒吧侍者时,他的反应会是给这位英国人端来两大杯啤酒。

3.翘大拇指

在我国,翘大拇指并轻轻摇动,表示赞赏,意思为“最好”、“真棒”等。而在英语国家,翘大拇指有三重意义:搭便车、表示OK,但是大拇指突然向前点时,就表示侮辱,像是说“去你的”或“小心我扁你”!在某些国家,如希腊,翘大拇指却代表“三字经”类的粗语。

试想,一位澳大利亚游客在希腊公路上想搭便车而翘大拇指时,会陷入怎样的困境?意大利人从1数到5时,大拇指翘起表示1,然后食指表示2;但是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却用食指表示1,而中指表示2,拇指则表示5。

拇指也和其他姿势合并使用,作为权力和优越的记号,或在压制别人时使用。稍后一章将详细讨论拇指的特别用法。

4.塔型手势

其实充满自信、优越感的人和使用否定、局限的身体姿势的人,都一样会经常使用塔型手势显示坚决的态度。

塔型手势经常用在主从互动中,是表达“自信”或“了解一切”的单独姿势。专业人士指示属下时常使用塔型手势,特别是律师、会计师、经理使用得最多。

高举的塔型手势,通常在发表意见时使用,如果头同时向后倾斜,则显示志得意满或狂妄自大。放低的塔型手势,通常在倾听时使用。女性较常使用这个姿势。

5.象征优越与自信的姿势

有人注意到英国皇室的男性成员,走路时习惯抬头,下颚抬高,双手背后交叠。不只英国皇室使用,许多其他国家的皇室也普遍使用这种姿势。其他如警察巡逻管区、地区中小学校长巡视校园、军官和其他权贵人士……都使用这种象征优越与自信的姿势,因为他们暴露人体前方脆弱的腹部、心脏和喉咙,下意识地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在高度压力下的人物也作出这种动作,例如接受记者采访的人或在牙医候诊室中等待的病人,这个姿势帮助人放松、增强自信。

根据我们对警察的观察,不带手枪的警察经常采用这个姿势,而且双脚来回走动;带手枪的警察则很少使用这种姿势,而以手叉腰攻击姿势取而代之。似乎武器本身已经提供佩戴者足够的权威感,所以抓住手臂展示权威的姿势也就没有必要了。

你不要把交握和手掌抓住手腕的姿势混淆,手掌抓住手腕是遭遇挫折而试图自制的信号。一只手紧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或手臂的情形,仿佛要防止另一只手突然离开似的。

有趣的是,手越往上移表示越生气。这种手势看起来更费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的手抓住上臂,而不只抓住手腕。这种姿势在无声诉说:“冷静下来!”假如他改成了交叠的姿势,将给人冷静、自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