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624100000020

第20章 从对方弱点入手是战胜他的捷径(1)

把自己的恐惧变成对手的恐惧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面对强悍的对手,我们必须善于观察对方的弱点。成功的不一定是那些有实力的强者,抓住对手的弱点,重点攻击,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夏天,赤日炎炎。一只蝉躲在树枝上不停地鸣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螳螂轻轻移动脚步,悄悄向蝉逼近,蝉却一点也没有发觉。螳螂见蝉就在眼前,迅速用带刺的臂膀“嚓”一下把蝉紧紧钳住了。

黄雀早就注意到了螳螂在捕蝉,一直紧跟在螳螂的后面。黄雀见螳螂抓住了蝉,十分高兴,用他的脚爪压着螳螂和蝉,得意地对螳螂说:“你只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没有料到我早就在你的身后吧。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

螳螂回头看了黄雀一眼,冷静地说:“我不仅知道这个成语,还知道这个成语后面的还有一句话,你知道吗?”

黄雀想,这只螳螂死到临头还很幽默,我倒要听他说些什么,反正他逃不了。黄雀问道:“快说,成语后面的那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螳螂不紧不慢地说:“好吧,我就告诉你,这叫‘黄雀抓螳螂,花蛇在后面’。你回头看看,你身后有一条张开大嘴巴的大花蛇正盯着你呢!”

黄雀最怕的就是蛇,听螳螂说他身后有一条大花蛇,吓得尖叫一声,“扑棱”一下飞了起来。螳螂等黄雀的脚爪一松,抓着蝉敏捷地钻进了树洞。黄雀定神细细一看,树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花蛇,螳螂也不知去向,知道自己中了螳螂的脱身之计,十分懊恼。

螳螂把自己脱险经过告诉了他的伙伴们,大家听后都说他了不起。螳螂平静地说:“这算不了什么,我只是吸取了螳螂家族在黄雀面前束手就擒的惨痛教训而已。我觉得,只要有了勇气和智慧,就可战胜强敌!”

人生是不可预知的,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潜伏着危机;山重水复的时候,柳暗花明也许就在下一个转弯。不可预知的人生充满了挑战,这其中可能危险重重,面对突如其来的转折,我们可能没有准备,于是,很多人会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候,冷静地观察你所面对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事物不是完美的,都能够找到突破口,看似强大的敌人,其心理可能无比的脆弱。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找到对手的弱点,才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螳螂在捕蝉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身后的黄雀,陷入了濒临死亡的绝境,但是它没有慌乱,而是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衍生出了“黄雀抓螳螂,花蛇在后面”的典故,用黄雀的天敌——花蛇来扰乱黄雀的心绪,把自己的恐惧变成了黄雀的恐惧,从而成功地帮助自己脱险。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必须自己救自己,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够战胜强敌。

在竞争的环境里,我们要学会抓住对手的弱点打击敌人,遇到问题千万不能慌张,自乱阵脚,给敌人可乘之机。螳螂虽然成功脱险,它也启示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乎所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患,要保持缜密的头脑,力求万无一失。胜利往往不属于那些本领高超但弱点暴露无遗的人。

对爱猜忌的人,要学会利用他的“不安”

读懂爱猜忌的人内心的不安,才能抓住对方的心,使他们放松警惕,在人际交往中,许多人都将自己包裹得像个刺猬,对一切都是那么的小心谨慎,抱有怀疑态度,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安全。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怎样去与他们成功地交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自己成功呢?

其实很简单,这些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安”占据着他们的内心,我们可以针对这种“不安”来劝解对方,以达到让对方解除心里戒备的目的。

那些对任何事都很谨慎小心的人,大部分都曾经有过被骗的经历,所以才会变得猜疑心重。因此,解除对方的心理戒备是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在与我们交往的人中,有爱猜忌的人,而我们又能一眼看穿他们心中的不安时,不妨开诚布公地将心中的疑惑一一分析给他听,让其觉得彼此之间在交往时没有任何问题时,才能将“不安”转化为一种信任。

例如,两个厂家进行合作,在谈判的时候,有一个厂子的负责人总是过分不安,怀疑合同里面有些对他们不利的条款,迟迟不签字。

这时我们就可以拿着合同逐条给他解释利弊,让他内心的那种不安与恐惧迅速地烟消云散,只有抓在点上,让对方吞下“安心丸”,成功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

解除爱猜忌人的心理戒备,需要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为他解说,直至对方确知有利可图,对方才会将“不安”抛弃掉。

找准对方“软肋”,让他主动让步

在对方最重要的地方下手,在对方最害怕的地方下刀,只要位置找得准,再顽固的对手也只得举手投降,任你摆布。

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是一个令记者头痛的人物,他从来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往往使很多记者失望而去。有位叫安妮·罗亚尔的女记者一直很想了解总统关于银行问题的看法,可屡次采访都没有结果。

后来她了解到总统有个习惯,喜欢在黎明前一两个小时起床、散步、骑马或去河边裸泳。于是她心生一计。

一天,她尾随总统来到河边,先藏身树后,待亚当斯下水以后便坐在他的衣服上喊道:“游过来,总统。”

亚当斯满脸通红,吃惊地问道:“你要干什么?”

“我是一名女记者。”她回答道,“几个月来我一直想见到你,就国家银行的问题作一次采访。可是你从来不给我这个机会,现在我正坐在你的衣服上。你不让我采访就别想得到它,是回答我的问题还是在水里待一辈子,你自己选吧。”

亚当斯本想骗走女记者,“让我上岸穿好衣服,我保证让你采访。请到树丛后面去,等我穿衣服。”

“不,绝对不行”,罗亚尔急促地说,“你若上岸来抱衣服,我就要喊了,那边有三个钓鱼的。”

最后,亚当斯无可奈何地待在水里回答了她的问题。

名誉和地位是总统最致命的地方,在他的心中,好名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女记者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目的。

事实证明,在一个人的“软肋”上痛下杀手,能获得比正面迎击好千倍的理想效果。抓住某人对某事物的珍爱心理,不惜一次又一次使用破坏性的手段,对方一定会主动让步,接受你的操纵和牵制,最终为你所用。

拿住对方把柄,让其服服帖帖地就范

抓刀要抓刀柄,拿人要拿把柄。以人的弱点或劣迹相胁,人岂有不从之理?

汉代的朱博因善于巧妙利用恶人为之效力而为人称道。

当时在长陵一带,有个名叫尚方禁的人,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而没有被革职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传见尚方禁。尚方禁心中忐忑不安,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让左右退下,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愿意吗?”

尚方禁自然极为愿意,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当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的言论,及时向朱博报告。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亲信、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做起事来特别卖命,工作十分见成效,使地方治安大为改观。朱博遂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又过了相当长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收受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他把自己受贿的事通通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位功曹早已吓得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往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一软,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三两下将其削成纸屑,扔到纸篓里去了。

此后,那位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工作起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