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624100000016

第16章 方圆处世,让每个人都找不出你的漏洞(3)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慎谈他人忌讳的话题

常言道,当着矬子,不说矮话。朋友中有一个“秃”顶,就不能对着人家说什么“秃头”或“光头”的;如果家里来了个客人,体形又矮又胖,就不能说“矮子”、“胖子”,否则会挫伤人家的自尊心。言谈中,淫词秽语、不健康的口头禅更应禁忌。见到青年女子,一般不应问对方年龄、婚否。径直询问别人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易使人反感。切莫对心情惆怅的人说得意话、得意事。若对方曾犯过错误或有某种缺陷,言谈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话语。对别人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要刨根问底,如果一旦触及,应立即表示歉意,巧妙地转移话题。

人总是有自尊心的,总希望受别人的尊重,人人都不愿意人家触及自己的憾事、缺点、隐私和使自己感到难堪的事,这也是一般人所共同的心理。因此,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交谈时千万不要涉及别人所忌讳的问题,不然就会使人际关系恶化,导致交际的失误。

生活是复杂的,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说话还非要涉及别人忌讳的话题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讲究语言技巧了。要尽量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些,在遣词造句时,要避免那些带有直接刺激感官的字眼,这样就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同一位较胖的顾客去布店买花布做衬衫,在选择大花图案还是几何图案上拿不定主意,售货员根据顾客的特点,帮她选择了几何图案的花布,并且介绍说:“这种大花图案带有扩张感,适合瘦人穿,你穿不太合适。这种几何图案花布艺术大方,颜色也好,一尺才8元,你买八尺就够了,花钱不多做件衬衫穿,能使人显得年轻,瘦溜。”胖顾客听了就很舒服。

探望病人,是每个人都要碰到的事,这完全是出于对病人的关怀,这时更要注意病人的忌讳,否则会好心办坏事。有个女青年去探望久病的姨妈,她关切地询问:“您饭量可好?”不想这一句问候话,却使病人的脸上立即堆满愁容,她忧心忡忡地说:“唉,不要谈它了!”接着就没词了,结果造成了很尴尬的局面。原来,病人病情严重,最苦恼的就是吃不下饭。探视病人时,当看到病人面容憔悴时,切不可问:“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之类的话,否则,除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方圆有道,原则性问题绝不能让步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以平等互利的方式来解决都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如果矛盾涉及了原则性问题,那么就必须站稳脚跟,寸步不让,即使是细节也不能让。方圆之人懂得如果原则的问题也要让步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方向。

人们所说的原则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尊严,一是应得的利益。尊严是精神上的原则性问题,一个人格健全的正常人是不能允许别人轻易冒犯.自己的尊严的,尊严受到损害有时比物质利益的损失更能让人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一个人的素养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正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在尊严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但在很多情况下是自己的尊严已被人严重地侵犯了,却还不知如何申辩,结果只能白白地受气。其实,别人侮辱我们的人格,并不就意味着他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对方,稍稍使用一点“心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为自己讨回尊严,出一口恶气。

在某大城市的一户人家,有一位乡下来的小保姆,由于性情实在,干活利索,给女主人的印象颇佳。但是,生性多疑的女主人还是担心这位乡下姑娘手脚不干净,于是在试用期的最后几天想出个办法来试一试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随手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谁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了一张五元的钞票,这让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试探我吗?”小保姆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她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女主人是位刚从科长位子上退休的体面人,怎么会做出这样侮辱人的事情呢?这样想着,她就把钱放进了茶几底下,但心里面还是留了个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装睡下,从卧室的窗户窥看客厅中的动静。正当她困意袭来,准备放弃这一念头时,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几前取钱来了。小保姆彻底惊呆了,怒火冲上了她的心头:怎么可以这样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个决心。

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发现了一张钞票,这次是十元钱。她笑了笑,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楼去练气功之前把这十元钱悄悄地放在了楼梯上,准备也测试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怀疑别人手脚不干净,正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自私而贪心的人,她在下楼时看见了那十元钱,当时就眼睛一亮,然后趁着左右没人把钱塞在了口袋里。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窥的小保姆看到。

当晚,女主人就像科长找科员谈话一样找到了小保姆,严肃而又婉转地批评她为人还不够诚实,如果能痛改前非,还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问:“你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小保姆摇了摇头:“不,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因为我已经将那十元钱还给您了。”女主人一脸诧异:“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小保姆大声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楼梯……”女主人一听到“楼梯”两个字,登时像触了电一样浑身一颤,狼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聪明的小保姆利用了一些“心机”为自己找回了面子,女主人自然也不该再侮辱她的人格和尊严。试想一下,如果她正面反击,不讲策略又会是什么效果呢?使用一点“心机”,就可以方圆有道,一劳永逸,可见,做人还是要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