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90

第90章 安南——当代“堂吉诃德”

第八十九章 安南——当代“堂吉诃德”

他出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自称非洲人;他被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前任秘书长,他有着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他既有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他就是有着当代“堂吉诃德”之称的安南。

裤兜里的烟头

有一件事,影响了安南一生。

还在安南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伏案审阅一堆材料,或许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就叫一个经理来他办公室。那个经理闻讯急忙赶来,匆忙之中,他忘了掐灭手中的纸烟。当他站在安南的父亲面前时,才意识到手中还拿着纸烟,这是很没礼貌的行为,因为他知道安南父亲讨厌抽烟的人。慌乱之下,那个经理把正在燃烧的纸烟塞进了裤兜。他就站在那里听安南父亲问他问题,裤子在冒着浓烟。

目睹这一切,安南非常震惊。当那人离开后,愤怒的安南忍不住质问父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你知道吗,他把正在燃烧的烟头塞进了口袋。”

父亲回答说:“儿子,你误会了。你瞧,桌子上有烟灰缸,他可以在那里把烟掐灭。当然他也可以和我说一下,然后出去把烟扔了。他甚至可以在办公室把烟抽完。但很遗憾,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烟塞进了裤兜。这没有必要。今天,你看到了以后你永远不应该做的事:不要卑躬屈膝,不要谄媚奉承,要自尊。”

这件事让安南一直牢记在心,在做了联合国秘书长之后,他更是勇敢地担负起了维护联合国自尊的艰巨责任。

有人说,安南最大的敌人是美国。美国人一度以为安南是他们挑出来的人选,所以安南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可每当这个超级大国对他指手画脚时,安南却有着自己的策略:洗耳恭听,但最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办事。

在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政策下,安南没有见风使舵。2003年,美国绕开安理会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令安南一直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辛苦付诸东流,也一下子打击了联合国多年来辛苦建立起的尊严和威望。此时安南勇敢地站出来,批评美国动武不合法。维护联合国的尊严,虽然异常艰难,但安南仍不懈地努力着。

当代的“堂吉珂德”

安南服务联合国的40年,从最下层直到最上层,几乎经历了所有的级别,差不多了解它的每一个角度。他知道在联合国60年的历程中,其命运多舛、历经磨难,有过成功的辉煌,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直到如今,这个机构仍然不能实现创立者们的理想。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以后的7个月,安理会通过1551号决议,接受联军对伊拉克的占领,承认美国可以全权处理伊拉克事务,使占领最终变得合法。当时有一位外交官对此评论道:“联合国的自杀行为,使联合国的脸面荡然无存。”

对此,安南不得不哀叹秘书长是世界上“最不能接受的工作”,一种“地狱般的工作”。他曾自我解嘲说:“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做,现在正好轮到我了。”

实际上,秘书长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否则“会死得很难看”。正如被美国“废除”的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在回忆录中写的:“到最后我才明白,一位秘书长在遇到任何紧张关系的时候,始终必须致力于和美国维持良好的关系。”

有人说,美国实际上只是利用联合国,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比如,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就口出狂言:“不存在联合国这种东西。”他将联合国描绘成“一个巨大的、生锈的超级官僚机构,处理从荒谬到超现实的问题”。而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杰西?赫尔姆斯甚至扬言“恨不得将联合国扔进大海”。

面对美国公开责难联合国,安南忧心忡忡,他曾撰文指出:“联合国一直在努力缩小现实与联合国诞生时的理想之间的差距。正因为至今还存在着差距,珍视自由与和平的人们就更加应该使联合国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不是将其拆毁。”

安南在任的10年,是全球经历最深刻变化的10年,陪伴着联合国历经风雨的安南,也走过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高峰和低谷。有人说,这位温和的加纳人扩大了秘书长的角色职责,使之成为“世界顶尖外交官”;有人说,安南领导下的联合国饱受丑闻困扰,威望日益下降,称他是“世界最差管理者”更为合适;还有人这样说:联合国秘书长听上去像是“世界总统”,可他一无领土二无兵,什么实权也没有,还有超级大国动辄指手画脚。安南这10年,一路像走钢丝,不易。

就像一位当代的“堂吉诃德”,安南努力地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追求联合国的理想。

安南的西装上衣上总是别着一只银色的和平鸽,他还不断提醒人们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别诅咒黑暗,最好还是点上一支蜡烛吧。”

是啊,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物,正因为不完美,才使人类孜孜追求。一位花了两年时间潜心撰写安南传记的德国人对安南的这一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就像“风中的一片树叶”,“不是那种以头撞墙的人,一个基本上是面向世界的人,一个世界公民和世界主义者”。

最忙碌的和平使者

他是世界上最忙碌的和平使者。

安南任秘书长的10年,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最为繁忙的10年。这期间,维和人数达到历史顶点,而安南也成为历任秘书长中出访战乱地区最多的一位。安南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与时间赛跑”。就任后,为了和平使命,他在世界各地不断地穿梭访问,调停斡旋、化解危机,遏制冲突、防止战争,到处呼吁和谈、谴责暴力,足迹遍布五大洲。无论是在伊拉克危机、中东巴以冲突中,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里,都可以见到安南的身影。

与安南共事的联合国维和人员说,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道路多么危险,营地距离狙击手的枪口多么近,他都毫无惧色。为了多争取到一些药品、食物供给,他不在乎身处险境。

安南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1999年他亲临战火纷飞的科索沃进行斡旋。当时,他站在一栋楼房的阳台上,炸弹就在不远处炸响,他却镇静自若地在那里通过手机与各国领导人交谈了两个小时,身上只穿了一件普通的防弹衣。

这份真诚和勇敢,为安南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并使他在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在联合国秘书长中,他是在任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在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看来,在推动联合国改革、加强对艾滋病的应对,以及对解决国际焦点问题的干预等方面,安南领导下的联合国看起来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作为公认的和平使者,“不选他又能选谁”?

安南语录: 虽然有些石头从我们手中脱落并滚下山坡,但我们还是把一些大石头推到了山顶。

画外音: 生活中总会有着诸多的不如意,关键在于如果去看待。

安南小档案:

出生年月:1938年4月8日

学历学位: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

专长:通晓英语、法语和多种非洲语言,擅长演讲、调停和谈判

爱好:爵士乐、古典音乐、足球、跳舞

从事职业: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行动指南:尊严、自信、勇气、同情心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