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88

第88章 萨马兰奇——维护体育精神的骑士

第八十七章 萨马兰奇——维护体育精神的骑士

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十点,万众企盼着萨马兰奇念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刻。萨马兰奇在念出城市之前,顿了顿,然后,他平静地说:“Beijing!”这时所有的华人都欢呼起来,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响起华人的喝彩之声。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想去拥抱这个带来好消息的老人——萨马兰奇。

瞬间感动,成就一生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在语言方面就很有天分,精通法语、英语、俄语及德语,曾任大学经济学教授和银行董事,1977年被委任为西班牙驻苏联大使。

萨马兰奇是一名体育爱好者,他曾带领西班牙旱冰球队为西班牙赢得了内战之后的首个世界锦标赛冠军。他爱好乒乓球,在西班牙拿过混双的冠军。

1952年,萨马兰奇作为巴塞罗那一家报纸的特派记者,到芬兰的赫尔辛基参加奥运会。在这届运动会上,捷克运动员萨托佩克先后赢得了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比赛3枚金牌。当萨托佩克在马拉松比赛中最后微笑着跑进运动场时,全场7万名观众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齐声喊着他的名字:“萨托佩克!”这个瞬间定格在了萨马兰奇的心中,他的灵魂被打动。人类这样相互团结、没有隔阂的场面,只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才能看到,他热爱这样的时刻。

此后,萨马兰奇通过体育进入政坛,他加入了西班牙国家奥委会。从1966年起,他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一员,1980年,他获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一直在任至2001年退休。他在奥委会一共度过了35个年头。

在担任奥委会委员期间,他一直铭记着赫尔辛基的那个感动瞬间,他将推广这样的时刻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把奥运会办成世界人民交流的盛会。虽然阻力重重,但他最终做到了。

支持中国,也是在支持奥运精神

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感动和全新的体验却挥之不去。当回忆北京奥运的时候,我们要感谢这位撮合北京与奥运的老人。

1996年,当中国选手邓亚萍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冠军时,还是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他笑容可掬地给邓亚萍挂上了金牌,还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脸颊。这个场景让观看电视直播的中国观众感慨万千,就像是在异国他乡找到一个维护我们的大叔一样。其实,萨马兰奇从1978年起,就开始关注中国。

当时中国还没有恢复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萨马兰奇为此四处奔走,同时还竭尽全力要求中国台湾体育组织予以配合。在他看来,如果奥运会中没有中国,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运动会,奥运会不能忽视世界上1/5的人。最终,中国恢复了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而且从23届奥运会起,海峡两岸的运动员出现在同一个奥运赛场上。

萨马兰奇担任奥委会主席后,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就说:“中国应该把过去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失去的东西赢回来,中国应在国际奥委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萨马兰奇积极支持中国办奥运,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赞中国政府的表现和北京的巨大变化。

当面对西方媒体的采访时,他总是肯定中国的变化:“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5%,如果这个国家被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奥运就没有意义了。由于许多人认为中国太强大,所以对这个国家颇有争议。许多人害怕中国,他们认为必须使中国刹车。批评中国很容易,但中国不仅现在很伟大,未来也很伟大。中国并非前天出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萨马兰奇把见证北京赢得举办权当做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曾说:“我想看北京的奥运会,也希望在奥运会结束之后,所有的人都会说这是最好的奥运会,希望中国队能获得最多的奖牌。”

现在,我们可以对萨马兰奇说:“我们做到了,谢谢您!”

世界因你而美好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行开幕式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向萨马兰奇——夫人在巴塞罗那去世了。本来在奥运会之前,夫人就已经病重,打算办完奥运回家探病的萨马兰奇,不得不面对与妻子的永别。但是他不露声色,镇定地主持完开幕式,才赶回家与妻子告别。

几天后,人们再次看到萨马兰奇在主席台的身影,他回来了。“她休息了,我们把该做的事做完再休息。”这是萨翁对周围的人的一句安慰话。的确,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奥运会,萨马兰奇把个人悲痛放在了最后。

“在顾拜旦之后,萨马兰奇的影响力无疑远远超过了其他历届奥委会主席。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奥运会,而且涉及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上的地位。”战乱曾让奥运会一度中断,“冷战”又让奥运会无法接纳所有的人,萨马兰奇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人,他将奥运会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光辉灿烂的盛事,更重要的是,他唤起了人们对体育精神的敬仰。

对中国来说,通向2008年的道路从第一天起就充满各种矛盾。不仅全国需要为奥运会绞尽脑汁地做准备,一些政治势力也不断干扰。达尔富尔、西藏、空气污染、交通、新闻自由等问题一再被西方媒体大做文章,圣火在伦敦、巴黎差点被抢走。尽管如此,奥运会还是如期举行了。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第一次看到一个繁荣、热情、积极的中国,看到50万热情好客的志愿者的微笑,北京奥运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誉。

融合、沟通、超越,这本来就是奥运会的本质,也是萨马兰奇的追求。当北京遭遇质疑之声的时候,萨翁挺身而出,相信为了下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也会毫不迟疑。我们为奥运流泪,更被萨马兰奇身上的奥运精神感动,世界因这位老人而美好。

萨马兰奇语录: 快乐地运动,快乐地生活。

画外音: 运动可以带给人们快乐的体验,投入运动,让你的生活因运动而更加快乐!

萨马兰奇小档案:

出生年月:1920年7月17日

身份: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

爱好:射击、足球和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