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梅兰芳——台上女儿身,台下男子汉
他在舞台上留下了一幕幕经典的画面,同时,他还把舞台搬到国外。他为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不仅记住了他的艺术才华,更记住了他的拳拳爱国心。如今,关于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人们在以不同的方式怀念他。
戏剧界的大师,国粹的传播者
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父亲、伯父均为著名艺人或著名琴师。梅兰芳早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梅雨田抚养长大成人。8岁,他就开始学戏,9岁的时候,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那年,梅兰芳首次登台出演织女,14岁在喜连成班演出。
1911年在北京各界举行的京剧演员评选活动中,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梅兰芳是一个懂得吸纳并创新的人,他吸收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的长处并对其进行改良加工,最后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风格。
“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当时,梅兰芳的戏风靡整个江南,巷子里经常会传出这样的话语。1914年,梅兰芳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后来,他又第二次来到上海,出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获得一致好评,一唱就是34天。
梅兰芳从北京唱到上海,又从上海唱遍整个中国,最后唱到了国外。1919年4月,他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的邀请,赴日本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1930年春,又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有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梅兰芳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形成令世界人民瞩目的“梅派”艺术,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身世界戏剧之林。
为抗日尽力,蓄须拒演
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来到香港,深居简出。国难当头,一向视艺术为生命的他再也不愿露面演戏。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他担心日本人会找上门来,怎么办?梅兰芳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蓄胡须,坚决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
看到梅兰芳的胡须,年幼的儿子梅绍武悄悄地问:“爸爸,您怎么不刮胡子了?”梅兰芳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1942年1月,日本驻军司令酒井看到梅兰芳蓄起胡子,惊诧地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艺术舞台呢?”梅兰芳回答:“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龄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已经不能再演戏了,这几年我都是在颐养天年呢!”酒井很不高兴。
几天后,酒井再次派人找到梅兰芳,一定要他登台演出,正巧此时梅兰芳患了严重的牙病,一脸肿相,酒井知道后无可奈何,只好作罢。圈子里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梅兰芳聪明。
美名留后,称颂不止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在北京去世,享年67岁。梅兰芳为京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但留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脍炙人口的剧目,还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还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书,他在舞台上的光辉形象也一直留在人们心里。
文人一般通过文字来悼念,听闻梅兰芳去世的消息,作家老舍写下了感人涕零的文章以示悼念:“我们正在大兴安岭上游览访问,忽然听到梅兰芳同志病逝的消息。我们都黯然久之,热泪欲坠!我们之中,有的是梅大师的朋友,有的只看过他的表演,伤心却是一致的。谁都知道这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梅兰芳纪念馆于1986年10月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纪念。
2008年12月5日,由陈凯歌导演,黎明、章子怡等当红影星出演的影片《梅兰芳》在全国上映,取得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作为梅兰芳后人的代表,梅葆玖先生也非常认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此片进一步了解了梅兰芳本人和他对艺术的热爱。
梅兰芳语录: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画外音: 梅兰芳不但是一位艺术大师,同时是位出名的爱国人士,他蓄须拒演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梅兰芳小档案:
出生年月:1894年
出生地:北京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