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623400000080

第80章 2 学会使用你人生的第一笔财富——苦难

第九篇第三章2 学会使用你人生的第一笔财富——苦难

享受主义者随不了苦难,他们认为人生苦短,还是及早寻欢为好。作为享乐主义者的7号也并非不能吃苦,只是他们习惯逃避苦难。这样的他们常常让周围人觉得“玩世不恭”,不能够挑重担。这是7号性格者的短处,也是其应该正视的。李敖曾经说过“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的话。事实上,很多事情如果真的降临到7号的头上,他们在刨除畏惧心理之后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若我们纵观全世界伟人的成长史,就不难发现:几乎伟人都在苦难中成长。可以说苦难与伟大常相伴,简直就是一对孪生儿。吃苦也许算不上是乐趣,但是当你实现你的目标之后,你会笑对人生,会感慨曾经吃的苦是一种乐趣和财富。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伟人之一,但他的身高曾经让他一度自卑,再加上他的父亲是一个极高傲却落魄的科西嘉贵族,少年时的拿破仑受到了贵族学校里许多学生的讥讽。

周围人讥讽他,虽然引起了他的愤怒,但他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后来实在受不住了,拿破仑写信给父亲,说道:“为了忍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唯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高尚的思想,他们远在我之下。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的人之下谦卑下去吗?”

“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读书。”这是他父亲的回答,因此他忍受了五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在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使自己得到技能、财富、名誉和地位。他到了部队时,看见同伴用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让自己抬不起头的体格使他决定改变方针,他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有了很大的收获。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以读书来消遣,而是为自己理想的将来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

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是他不停地读下去。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这使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示他能做什么。

他的长官看见他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工作,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又获得了新的机会,拿破仑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都涌到他面前,想分享他得的奖励金;从前轻视他的,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揶揄他是一个矮小、无用、死读书的人,也都改为尊重他。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护者。

难道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异改变吗?抑或是因为他不停工作而得到成功?拿破仑确实聪明,也确实肯下工夫,不过还有一种力量比知识或苦工更重要,那就是他那种想超过戏弄他的人的野心。

假使他那些同学没有嘲笑他贫困,假使他的父亲允许他退学,他就不会觉得那么难堪。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是因为他曾有过坎坷经历。他学到了由克服自己的缺憾而得到胜利的秘诀。

伟大的人物从来不认为生活是不能改造的,他们也许会对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们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们抱怨和不快乐,反而会使他们充满热忱,想闯出一番事业来。所以,喜欢享受但是讨厌承担责任的享乐主义者,需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咬紧牙根挺住,然后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辩证地看,并非苦难成就天才,也不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苦难很多人都可能会碰到,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克服了。退缩的人就此沉没,克服的人成了天才。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天赋,就搭配几倍于前的苦难。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种馈赠又善于用琴弦把音乐演奏到极致的人。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四岁时麻疹和强直昏厥症,险些使他白布裹尸装入棺材;七岁他险死于猩红热;十三岁他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四十岁他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齿;牙病刚愈,他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手中拐杖;五十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身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五十七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八次。

但帕格尼尼似乎觉得这些还不够,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旋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个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十三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他一生和五个女人发生过感情纠葛,其中有拿破仑的遗孀和两个妹妹。他们为他展开激烈争夺战。但他不齿于上流社会生活,认定人该受苦受难。在他眼中这也不是爱情,而只是他练琴的教场和获得唯一儿子的公平交易。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他是一位天才。三岁学琴,十二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

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 “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人们不禁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这问题一时难以回答。但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西方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居然分别成了瞎子、聋子和哑巴!或许这正是上帝早已计算搭配好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