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623400000068

第68章 2 推倒那堵墙,才能看到更好的局面

第八篇第一章2 推倒那堵墙,才能看到更好的局面

怀疑论者身上最突出的问题是喜欢怀疑一切,他们难以信任别人。原本怀疑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事事都怀疑会让他们损失更多。局面再好,也被最坏的一面墙挡住。这最坏的一面就是疑心太重。

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领导法则相反,有些领导者对下属全然不信任,疑神疑鬼,总担心下属内神通外鬼,担心下属夺权、造反、贪钱,不敢授权,于是,防弊重于兴利。人才再多,也是徒然。有些领导之间,平日看似合作无间,实则互信基础不稳,一旦患难危急,信赖感全无,铸下悲剧。三国时代的猛将吕布,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吕布,字奉先,可谓是三国前期的第一猛将,其父早亡,曾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董卓为相国时,吕布被其重金收买,遂杀掉丁原归顺董卓,而后在曹操大败董卓之后,又被曹操以同样的方式收买,背叛董卓,投靠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征吕布。吕布据守下邳城,虽曾多次突围,但每战必败,被迫退守城内。吕布手下第一谋士陈宫献计说:“曹操远道而来,必然支撑不久。将军您如果率领步、骑兵屯驻城外,我率领其余军力防守城内。曹操攻打将军,我就出城袭击他的背后;曹操如果来攻城,将军便由外率军来救。如此互为犄角,互相呼应,不超过一个月,曹军粮尽,我们再伺机反击,必可破曹。”

吕布同意,命陈宫和另一名大将高顺守城,自己准备率骑兵出城,截击曹操。

奈何吕布的妻子有意见,她不放心让陈宫、高顺守城。她说:“陈宫、高顺一向不和,将军出城,两人必然不能同心守城,万一局势生变(内斗),将军要在哪里立足?”

一句话说得吕布心惊胆跳。吕夫人接着又提醒吕布:“当年曹操对陈宫,就像父母对怀抱中的幼子一样,到头来陈宫还舍弃曹操,前来投靠我们。你待陈宫之好,并未超过曹操,却把整座城交给他,一旦有变,我还能再做你的妻子吗?”

吕夫人的两段话,吓得吕布取消出城计划。起死回生的机会破灭,只能坐困城中,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吕布:“虽骁勇,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因为吕布对部将有疑虑而放弃陈宫提出的突围奇计,所以不得不坐以待毙。由此可见疑心重必将贻误大事,再多的努力,在关键的时刻,只需一个“疑”字便会前功尽弃。

也许怀疑论者在做事情的时候已经把各种条件都创造好了,也就是“局面”被控制得很好,但是当关键时刻来临的时候,他们“疑邻偷斧”的本性又出来捣乱,结果所有的努力全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