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623400000059

第59章 1 淡定“灰色”:与人交往,适当保持距离

第七篇“灰色”观察者:冷眼旁观的裁判

第一章成功只是期待你的一点观察

1 淡定“灰色”:与人交往,适当保持距离

九型人格中的观察者就像是一位冷眼旁观的裁判,用他的世界观来替整个世界评断。他们的性格如果用一种颜色表示的话,应该是灰色。他们如灰色一样无所不包,也像灰色一样低调不张扬,还像灰色一样与周围的世界保持距离。他们总是一副不愿意与别人“深交”的样子,保持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习惯。有的人喜欢和人“自来熟”,他们看不惯观察者的交往艺术,认为这是种冷漠。其实,这恰是观察者深得与人交往艺术的地方,因为保持距离是一种安全,也是让友谊长久的“保鲜法”。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则是被人们说成是随时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籍秘鲁裔作家。他们堪称世界文坛最令人瞩目的一对冤家。他俩第一次见面是在1967年。那年冬天,刚刚摆脱“百年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应邀赴委内瑞拉参加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

当时,两架飞机几乎同时在加拉加斯机场降落。一架来自伦敦,载着巴尔加斯?略萨,另一架来自墨西哥城,它几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专机。两位文坛巨匠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历史性会面。因为同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主帅,他们彼此仰慕、神交已久,所以除了相见恨晚,便是一见如故。巴尔加斯?略萨是作为首届罗慕洛?加列戈斯奖的获奖者来加拉加斯参加授奖仪式的,马尔克斯则是专程前来捧场。他们几乎手拉着手登上了同一辆汽车。他们不停地交谈。马尔克斯称略萨是“世界文学的最后一位游侠骑士”,略萨回称马尔克斯是“美洲的阿马迪斯”;马尔克斯真诚地祝贺略萨荣获“美洲诺贝尔文学奖”,略萨则盛赞《百年孤独》是“美洲的《圣经》”。此后,他们形影不离地在加拉加斯度过

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四天”,制定了联合探讨拉丁美洲文学的大纲和联合创作一部有关哥

伦比亚与秘鲁关系小说。略萨还对马尔克斯进行了长达30个小时的“不间断采访”,并决定

以此为基础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也就是后来那部砖头似的《加夫列尔?加西亚?

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1971)。

基于情势,拉美权威报刊及时推出了《拉美文学二人谈》等专题报道,从此两人会面频繁、笔交甚密。于是,全世界所有文学爱好者几乎都知道:他俩都是在外祖母的照看下长大的,青年时代都曾流亡巴黎,都信奉马克思主义,都是古巴革命政府的支持者,又有共同的事业。

作为友谊的黄金插曲,略萨邀请马尔克斯顺访秘鲁,后者谓之求之不得。马尔克斯在秘鲁期间,略萨和妻子为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举行了洗礼;马尔克斯自告奋勇,做了孩子的干

爹。孩子取名加夫列尔?罗德里戈?贡萨洛,即马尔克斯外加他两个儿子的名字。

但是,正所谓太亲易疏。多年以后,这两位文坛夙将终因不可究诘的原因反目成仇、势不两立,以至于1982年瑞典文学院不得不取消把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授予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决定,以免发生其中一人拒绝领奖的尴尬。当然,这只是传说之一。有人说他俩之所以闹翻是因为一山难容二虎;有人说他俩在文学观上发生了分歧或者原本就不是同路;更有甚者是说略萨怀疑马尔克斯看上了他的妻子,这听起来荒唐,但绝非完全没有可能。后来,没有人能再把他们撮合在一起。

这个结局让我们惋惜,也更加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是友谊天长地久的保证。如同两个刺猬,为了取暖它们不得不靠近,但是太近了就会刺痛彼此,于是远离,太远了又觉得寒冷。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既能取暖又不至于伤害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