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623400000026

第26章 3 将完美传染给别人,成就完美影响力

第三篇第一章3 将完美传染给别人,成就完美影响力 

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在IT行业他的大名与盖茨一样闪光,他是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引领了电脑时尚的潮流;他创立了皮克斯,拨动了娱乐业的风向;他创造了iPod,又通过它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他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要做成一件事,你就要对它十分热爱,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成为他的名言,也成为他个人性格的宣言。他执掌苹果的年代,也将这种完美主义作风带到了公司,并让周围的人深受影响。

乔布斯的讲演总是给人意外,其轰动效应全球数一数二。他一袭黑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的便装,轻松活泼的推演令人迷醉,严肃主题在温馨感人或诙谐有趣之中直接触及每个人的神经,尺度拿捏得刚刚好。不知情者可能以为那是演讲天才的即兴发挥。而实际上,乔布斯每一场讲演都需要几个星期的预先准备,上百人的协同工作。

工作小组会从公司内外收集充足的视频和图像,从中选出最满意的给他。乔布斯会毫不留情地砍掉其中的大部分,以至于工作小组不得不数次返工。虽然有些不可理喻,但是最终拍板定下的资料是最棒的。然后再进入彩排,每回彩排参与者都会毫不例外地受到乔布斯痛责。他迫使小组更玩命工作,除非他自己和大家做得堪称卓越。每段演示都要精确无误,每一个图片和手势都要寻找最佳的契合处。乔布斯的演讲,聚合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能量与天分,依靠精确的细节控制,在若干次秘密彩排之后才会呈现给苹果的狂热爱好者。

这种残酷的完美主义,更多体现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在许多公司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往往会以“做不来”为由,进行缩水处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将“no”变成“yes”。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超越了理性、超越了现实的直觉判断力。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得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能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

时过境迁,人们多会赞叹乔布斯的先知先觉。可是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技术尖子,却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一次,乔布斯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麦金托什电脑时外表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那名设计师设计的模型里有一颗螺丝露出了一点,结果乔布斯立马就把他开除了。

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与空间的组合,而是一种审视世界的态度,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就不可能是苹果急需的人才。这就是乔布斯的理念。

对人性至察而又通明,使得他能够最真切地把握住用户潜在的需求;对图文象形表达得痴迷,又使得他对那些让人们醉心的小物件慧眼识珠;还有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无疑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天赋和意志力完美结合,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使得乔布斯这个不懂技术的人,却能够成为苹果技术创新的灵魂。

这位现代科技中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将完美的典范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存在让苹果的设计总是超出工作人员的预期,这或许就是完美主义者的影响力,他以身作则,他用自身卓越的标准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不得不跟着他奔跑。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完美主义者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个性带给周围人的多数是正面影响。正因为大家害怕被完美主义者批评,也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情与完美相去甚远,因此反躬自省常常能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完美作品。这种完美传递的结果让完美主义者最为欣慰,也是其最希望的事情——完美主义者总想要别人跟随自己的脚步,让世界多一分完美少一分糊弄与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