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036

第36章 2莫搬别人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十一章2莫搬别人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雨瓢泼,接连几天,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个人站在院子中央,指着天空大骂:“你这糊涂、不长眼睛的老天,下这么多雨可把我给害惨了。屋顶漏了,衣服湿了,粮食潮了,柴火湿了……我倒霉对你有好处吗,还不停,还不停……”

这时,邻居出来对他说:“你骂得这么来劲,连自己被雨淋都不怕,老天一定会被你气死,再不敢随便下雨了。”

“哼,它能听到就好了,可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骂天者气呼呼地回答。

“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在那儿白费劲呢?”邻居问。骂天者语塞了。邻居继续说:“与其在这儿骂老天,不如先修好屋顶,再向我借些柴火,烘干衣服,烘干粮食,在屋里做些平时没空做的事情。”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知不觉扮演了那个“骂天者”的角色。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相信每个人都会赞同这句话,然而真正做到不惩罚自己的人恐怕没有吧?也许除了圣贤。可有时候难免会生气。走在路上被人泼了一身水,也不知道是什么水。虽然他一个劲地道歉,你也明白人家不是故意的,可是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衣服,还是忍不住抱怨:真可恶,怎么这么倒霉?于是一整天都在想这件事,又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早点出门,早知道就晚点出门。结果,到头来还是在生自己的气。过后想一想,真是不值得,反正被泼了就泼了,再怎么抱怨、后悔都没用,衣服还是湿的。那么倒不如这样想,也许我穿这件衣服不好看呢,不是常说遇水则发吗?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可生气的了,回家换件衣服,重新开始新的一天。宽恕了他人,宽恕了这件事,不等于宽恕了自己吗?为什么要为了一件已经无法挽回的事而破坏自己一天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坎门说:“人们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世界正逐渐包围他们,这么多的人几乎把他们吞噬掉了。我们感到无能为力。突然之间,我们怀疑任何一人都无法解决我们众多的问题,于是我们生气了。由于挫折失败导致爆发怒气。”

现在,愤怒成了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一个人经常发火,不仅会影响朋友间的团结,影响工作,还容易把矛盾激化,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对此,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降低你的“愤怒商”。

1.保持沉默

有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沉默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当意识到自己要发火时,最好的办法是约束自己的舌头,强迫自己不要讲话,采取沉默的方式,这样会有助于冷静头脑,让沉默成为一种保持身心平衡、抑制精神亢奋的灵丹妙药,不借外力而能化解怒气。

2.容忍克制

俗话说:“壶小易热,量小易怒。”动辄发脾气、动肝火是胸襟狭窄、气量太小的表现。有一位心理学家忠告:“气量大一点吧,如果我们每件事情都要计较,就无法在这个大千世界上生活下去。”要保持克制,就必须有很高的修养,有修养的人才是有克制力的人。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是绝不会为一些区区小事而随意发火的。即使遇有不顺心的事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和风细雨地解决矛盾和问题。

3.注意转移

根据一项心理学研究,在受到令人发火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在大脑皮质里建立另外一个兴奋灶,用它去取代、抵消或削弱引起发火的兴奋灶,就会使火气逐渐缓解和平息。例如,转移话题、寻些开心快乐的事情干,选个令自己愉快的音乐、戏曲,阅读引人入胜的小说、诗歌,或出去走走,等等。

其实,做到不生气并不难。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

我们试着用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在生活的不幸面前,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

降低你的“愤怒商”。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这样,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好起来,你的生活也会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