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171

第171章 2逼他人上“梁山”,自己没好果子吃

第四十九章2逼他人上“梁山”,自己没好果子吃

为人处世时,不要将事情做绝了,给别人理由余地,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将他人逼上“梁山”,自己必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故事一:一个人扛着锄头走上一个长长的独木桥,他边向前走边用锄头砸坏身后的桥,他不想给别人留下路。结果,走了不久,前面的桥被洪水冲断了,他想折回,但身后早已无路。于是,他被困在桥上,成了一头困兽。

故事二:一个背着行囊的人爬上了一座岔路很多的山,他边走边用石头在路边留下记号,为别人也是为自己。后来,他的面前出现了一道悬崖,但他靠着自己留的路标,安全地返回原路。

同样是行路之人,为什么结果大相径庭?原因很简单——后者为他人更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而前者是自欺欺人,自食其果。其实,不管是行路还是干任何事,说任何话,都应该留有余地,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一家百货公司的一位顾客,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解释说“绝没穿过”,并要求退换。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明显有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决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地伪装过。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成员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那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已经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于是,她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故事中的售货员之所以能顺利解决这起小事件,避免起纷争,关键之处就在于她事先替那名顾客找好了借口,留足了余地。

我们都知道,由于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是难免的,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或是是非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尤其明显。

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时时处处与他人争斗的人,在他们的不断攻击下,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争斗的漩涡,并因此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暂时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也很可能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失去的面子和利益,他当然要“讨”回来。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他(她)一定会加倍地反对你,与你为敌,这样下去的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实,面对处处与你竞争的人,最好以容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对方的反对。虽然“得理不饶人”是你的权利,但何妨“得理且饶人”。放对方一条生路,让对方有个台阶可下,为其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

人与人之间总有见面的机会,事情做得留有余地,也就为将来见面留有了余地。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因此,竞争总是存在,而“见面”的机会也总是存在的。生意场上有这么一句话“给人一活路,给己一财路”,做人也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人生之路才会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