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104

第104章 1 避免拿破仑式的失败

第十一篇 做事也当“七十二变”

第三十一章 无招胜有招,怪招是高招

第三十一章1 避免拿破仑式的失败

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把存在的东西比做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环境在不停地变化,相应地,我们不能用陈旧的手段应对变化的生活,“一招鲜”在成功的领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历史上有很多因复制成功模式而失败的例子。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擅长内线作战,靠卓越的运动战同时与两处敌人作战,分头击灭,获取胜利。整个欧洲都被他征服,但最后,因为欧洲联军采用敌进我退的战术,不与拿破仑的部队决战,然后加上敌退我进,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全歼当时全欧陆最强的劲旅。欧洲联军之所以能想出这样灵活的招式,完全是起因于拿破仑用兵的模式太僵化,只要将其识破,就可占据先机。

杰出的人物,从来不机械模仿,互相抄袭。能开辟新途径的人,总是先例之破坏者。习故蹈常,是杰出人士们所绝对不能容忍的。格兰特将军在作战时,不按照军事学书本上的战争先例,而为其他人所耻笑,然而结束美国南北战争的到底是他。对于罗斯福总统,白宫的先例、政治的习惯,全都失其效力。无论在什么位置上,警监、州长、副总统、总统,他总坚持着“做他自己的人”,坚持自行其是。他的惊人的力量大半从这点上得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不可简单复制。审时度势,制定你的成功方案才是明智之举.踩着别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前进,一切以所谓的成功经验为先导,自以为安全可靠,结果却适得其反。

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问,一个喜欢军事。爱好学问的用他的学术去齐侯那里谋求官职,齐侯录用了他,叫他担任诸位公子的老师。喜欢军事的到了楚国,用他的兵法向楚王谋求官职,楚王很喜欢他,让他担任军队的执法官。

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学习的内容也与施家的两个儿子相同,却非常贫困。他们很羡慕施家,就向施氏请教做官发财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孟氏。

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去秦国,用学术向秦王谋求官职。秦王说:“目前各国诸侯都在运用武力争夺天下,当务之急在于扩充军队,广积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治理我的国家,这是自取灭亡的道路。”于是对他处以宫刑。

孟氏的另一个儿子去了卫国,用兵法向卫侯谋求官职。卫侯说:“我国是个弱小国家,却夹在大国中间。大国我们侍奉它,小国我们安抚它,这是求得国家安全的办法。如果依靠兵法权谋,我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如果让你完好无损地回去,到了别的国家,一定是我国不小的一个祸患。”于是就砍掉了他的双脚。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家后,他们父子愤怒地责备施氏。施氏说:“你们都失掉了时机,并不是你们的做法有什么错误。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也没有永远错误的。先前使用的,现在或许被抛弃;现在抛弃的,以后或许被使用。这或用或不用并没有固定的是非。迎合时机,及时行动,处理事物,没有固定的方法,这种能力属于智慧。如果智慧不足,即使像孔丘那样博学,像吕尚那样有韬略,到哪里去会不碰壁呢?”

论才学,孟氏的儿子未必输给施氏的儿子,可是论做事的,孟氏的儿子比施氏的儿子何止差之千里!做事要与时俱进,顺势而动,一味机械模仿,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没有一个一味模仿他人的人能够成就大业。抄袭不能获得成功,模仿也不能获得成功,能使人获得成功的,唯有创新。愈是模仿他人的人,愈容易失败。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让你的心看清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潜伏于每个人的身体里面的,只有通过创新发挥潜能,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