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权博弈
622200000052

第52章 5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的跳板

第九章5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的跳板

在国外,我们的外交政策只能利用金钱和物资来进行。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0年曾经直言不讳地说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新一代的霸主美国荣登历史舞台。于是乎,纽约成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全球经济围绕着美国形成了新的格局。而几大强国间的利益冲突,也由美国代替英国作为主事者进行裁断调节。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其他国家的政府首脑们意识到,美国是这两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获得“渔利”最多的那一个。

由于地处大西彼岸,远离欧亚大陆,美国往往不会在其他世界列强陷入拼杀时受到任何波及。相反,还有机会和便利从战争的商务中牟利。眼看其他国家深困疆土、殖民地、利益之争,美国却能利用两大洋的“天然屏障”,一次次将战火阻隔在家门之外,只等坐战后之利。单凭这一点,就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精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都深陷血腥之中时,只有美国懂得保持“中立”,并“适时地”利用军火交易和大宗贷款来丰盈国库;在各方疲惫不堪之时,只有美国捏准时机,向德国宣战,从而在世界列强瓜分版图时,掠了一杯羹。同时,相较他国的稳定局面,也只有美国在一战中得到了较好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据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的战争物资采购强烈地刺激了美国各个行业的发展,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239 亿美元增加到620 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由1913年的390亿美元增长到1918年的770亿美元。1914―1918年,美国生铁产量增长幅度为70%,钢产量增长幅度为90%。

同时,美国为了方便对外借贷,在1914年到1920年向经济领域投放了大量货币,纽约联储利率由1914年的6%降到了1916年的3%。而这些还远远不够,1917和1918年,纽约的银行家为了帮助欧洲的“朋友”,曾进行了历史上规模堪巨的“自由债券”募集,这些债券的钱,让英法打了底气十足的胜仗。

在这段岁月里,美国工人的工资得到普遍提高,农民的粮食也获得较好的收益。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大战中聚敛的各种资本,让美国民众手中普遍握有大量的现金。

等到一战结束,美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又一个有利的机会。由于欧洲各国恢复经济都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美国的资本输出立即供不应求。结果,战前美国是其他国家的债务人,战后美国却成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债主,其中欧洲各国欠美国债务达94亿美元。而在1919年时,美国已拥有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0%。连列宁都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几乎是最富的,并且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全的地位。他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经济的繁荣,促生了美国政局的安定,出现了“柯立芝繁荣”,而其对外交往的实力也因强大金融后盾的支撑而越来越强大,国际大国地位的日益确立。

几乎是上一次的重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依旧成为了各个参战国的兵工厂,军火物资提供基地。强大的军火生意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让山姆大叔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火大国。也是一摸一样的“审时而战”,美国派战略家艾森豪威尔率军出征,以迅猛果断地战斗手段,击垮了嚣张的德国。

二战之后,欧洲的老牌世界强国——英国、法国等则再次被债务所累,美国依旧通过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扶持和控制。结果,美国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债主,是经济实力空前高涨的超级大国。据悉,美国拥有西方世界工业产量的 52 .4%,占有西方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 32 %,拥有西方世界的黄金总储备的 74 .5 %,黄金储备到 1949年高达 246亿美元。难怪有经济学家说,二战后美国所拥有的财富,可以买下世界上其他任意一个国家。

为了扫清自己日后经济发展的障碍,美国还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机构上积极行动,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据这个体系中的几个规定(《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美国将从由英国控制的体系中挣脱,并在新的体系中拥有绝对的特权和实力。因此,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有 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中占有 24%的投票权,而这也方便了其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西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掌控。除此之外,美国还要求美元同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一盎司),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这样,美元就成了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众国承认的“硬通货”。通过这些金融机制的作用,美国日后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达到国家发展的巅峰时期。

可见,对他人来说残酷的两次大规模战争,无意中却成了美国经济腾飞的跳板。不过,倘若美国当初没有抓住时机,恐怕也就没有今日的超级大国。所以,在外在机遇同内在积极地运作之下,美国彻彻底底地赢了两大笔财富,并夺得了一个受到万人钦慕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