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权博弈
622200000019

第19章 1堕落人性的金融城:纽约

第四章 金钱权贵——汉密尔顿荣登历史舞台

本章导读

历史上,美国引以为傲的独立战争,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围绕着“钱”展开的。因为,当时的金融家都懂得,美洲殖民地只有拥有了独立的货币发行权,才可能彻底摆脱英国的经济制控。所以,出于对自由与金钱的向往,美国产生了彻底独立的想法,而为了这个目的,它甚至愿意以发动一场战争作为代价。

很快,美国与英国就卷入了一次残酷的角逐,展开了一次生死对决。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仅有战场上的拼死搏杀,实际上其后还隐藏着自由人士同英国银行家的暗中较量。结果,一条独立之路走得惊心动魄。

最终,美国奋力一搏,挣断枷锁,从此宣布了联邦的独立。但就在人人们举杯欢庆的同时,建国初期的美国也暴露出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战争原因,美元通货膨胀的压力骤增,致使政府面临最大的执政危机。恰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代金钱权贵汉密尔顿,踏上了纽约的金融舞台。

为了稳定美国的经济,汉密尔顿大胆提出要发行国债,建立国家的信用体系!但没想到,此举一出,便在政界引起惊涛骇浪!也让汉密尔顿和杰斐逊——这对“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冤家”从此势不两立!

第四章1堕落人性的金融城:纽约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人类在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同苦难抗衡的过程中寻找生存的天堂。所以,不奇怪,当1620年“五月花号”将首批102名英国移民送到普利茅斯港时,那些浑身疲乏旅客在看到这块崭新的大陆后,拥有怎样的喜悦!丰富的资源和温和的环境,让历经磨难的人们以为找到了人间天堂!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让饱受暴风雨洗礼的人们对美丽的未来充满幻想……从此,这处生态原始的土地,便迎来了一代代的开拓者。

英国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在后来的一百多年里,不断有移民迁入。

各个国家争先恐后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殖民地的同时,也将各自浓郁的商业气氛带到了这里。例如,英国,法国,以及荷兰等等。

尤其是具有先进的经济思维荷兰人。当时,他们在国际贸易和股市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非常擅长做生意,常常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

1626年,一个荷兰人用仅价值24美元左右的布料和珠子,从当地的印第安人手中买到了一个岛屿——曼哈顿。这笔生意,可让荷兰人大赚了一笔!因为,他们用区区几十美元,就为荷兰增加了一个世界上少有的优良港湾,一个难得的贸易集散地!在兴奋之余,新主人更是对这里的发展充满的期待、寄予厚望,他们根据荷兰首都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从那之后,荷兰人的投机理念便开始在当地植根,无数的金融思想也由荷兰的商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当地。在这些外来思想的带动下,当地人也开始对如何赚取金钱着迷,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投机文化。以至于,在这里,每个角落都飘荡金钱的样子,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高度”的商业精神。

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氛围,这个小港口变得愈发的繁荣,在经济上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这也招来了英国殖民者的觎窥。

为了将新阿姆斯特丹纳入自己囊中,英国人先发制人,掀起了一场岛屿争夺战。

1652年,英荷大战爆发!

硝烟中,荷兰人为了守卫新阿姆斯特丹,首席长官彼得?斯度文森命人们花费6000荷兰盾,用原木铸造了一堵长达713米的城墙,以抵御敌人的进攻。但,这堵墙却没能改变岛屿被夺的命运。因为聪明的英国人早发现就发现,这座高墙只能防止陆地上的进攻,却根本不能阻挡海上的劫掠!

结果,侵略恰恰从海上开始!斯度文森自然没有预料到这点。在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非常强大,荷兰却占据劣势,若是硬拼,荷兰人也是必输无疑。所以,当英国军舰包围了新阿姆斯特丹后,整个新阿姆斯特丹都一片惊恐!此时,斯度文森才意识到,危机已经降临。因为,在衡量双方力量之后,他发觉,要想获胜简直是天方夜谭!最终,斯度文森不得不放弃反抗,举城投降。

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占领,改名为“纽约”,英文意思是“新约克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这片地方分封给自己的弟弟——当时的英国约克郡的公爵詹姆士。

至此,新阿姆斯特丹正式成为英国的领土。但,很奇怪的是,战争似乎对这座城市产生多大影响。没有人因为“江山易主”的做过多的反抗。相反,整座城市的市民,很快又投入到对金钱和财富的追逐中……

1666年,在接受管辖的第二年,纽约出现了北美洲历史上第一场金融操纵案。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是个地道的荷兰人。他在1647年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并在一个木匠家中做学徒。不过,菲利普斯的脑袋里琢磨的可不是木匠活,他认为那样赚钱太慢了,要是能有更快的法子,“少奋斗二十年”就好了。

很快,解决的方法很快出现了。菲利普斯结识了当地一个很有钱的寡妇。倘若他能与这样的人通婚,无疑是踏上了一条取得财富的捷径。菲利普斯自然没有放过这大好的机会,没多久就掠夺了寡妇的欢心,并与她结婚。

在掌控了妻子的财富之后,他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经营:主要同当地的印第安人交易各种商品。

在当时,印第安人依靠售卖皮毛来维持生计。但在同外来商人的交易中,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和社会的原始,他们并不要外来的金币或者银币,相反,只要用贝壳串成的珠串。(这种贝壳串珠通常是用复杂的方式将蚌壳中的小珠穿起来。)

1650年,1个斯图弗(当时的荷兰货币单位)可以同6颗白色珠子或者3颗黑色珠子相互交换。而后来,因为通货膨胀,1个斯图弗要同16颗白色珠子交换。于是,当地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交易市场变得异常混乱。

趁着市场混沌之际,菲利普斯悄悄买进珠串,并囤积居奇。为了不惹人注意,他用桶将积攒的贝壳串珠装好,埋在地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菲利普斯就已经掌握了整个串珠市场。市面上贝壳串珠奇缺,价格一夜之间提升。到1666年1个斯图弗只能同3个白串珠交换。见时机成熟,菲利普斯再放出珠串,大赚一笔,从此发家。其生意范围甚至还广涉东印度群岛和马达加斯加。

菲利普斯的故事,只是纽约金融历史上的一个小片段。但是,他却在比中央银行早30多年的情况下,就学会了运用控制“真正的货币”——贝壳珠串,来调货币供应的方法。尽管,获取财富的手段并不光彩,但并不能否定他策划这场金融操纵案的巨大意义。菲利普斯的示例效应,也使得这个小小的贸易港口,在逐渐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及追逐财富的冒险精神的情况下,变成当时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但,任何人也没有想到,这个集聚冒险精神的城市,正逐渐变得难以管理。人们对金钱的过度痴迷,致使很多人在对财富的贪婪中堕落。

17世纪末,这里已衍生出的“金钱之上的理念”,并出现肮脏的权钱交易、逃税漏税、乃至凶残的谋杀……或许对荷兰人投机理念继承得太彻底,纽约当时的社会已是物欲横流,到处都是为了金钱而甘愿堕落的群体。结果,这个城市在富有无穷的金钱魅力同时,也成为了一座让人性堕落的金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