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格局决定命运
622000000036

第36章 小赢靠智,大赢靠德(1)

一、以德立身,立命之本

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震慑邪恶、净化环境、吸引财源的动力。德能使人内功强劲,无往而不胜。所以,以德立身,成功与德行的修养成正比。

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

人的一生中,大多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不幸。而成功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在每次挫折面前都会动摇胜利的信念;成功者则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会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没有成功。”一个人在失利后如果继续努力,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是暂时的;相反,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真的输了。

美国著名电台广播员莎莉·拉菲尔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

最初由于美国大部分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观众,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莎莉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也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去大胆地尝试了。她对广播早已经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大谈即将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种意义,还请观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因此而一举成名了。

后来,莎莉·拉菲尔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她说:“我被人辞退18次,本来可能被这些厄运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但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这样就很难抽出时间来想一想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一个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睁得大大的,才能够看清楚敌人,才能够有机会击败对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要挨拳,恐怕连命都难保!”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还要睁大眼睛面对受伤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会败得很惨。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哲学家尼采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已经受苦了,为什么没有悲观的权利呢?因为受苦的人,必须克服困境,悲伤和哭泣只会加重伤痛,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别人更积极。在冰天雪地中历险的人都知道,凡是在途中说“我撑不下去了,让我躺下来喘口气”的同伴,很快就会死亡,因为当他不再走、不再动时,他的体温就会迅速降低,接着很快就会被冻死。在人生的战场上,如果失去了跌倒以后再爬起来的勇气,我们就会彻底失败。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不曾受到挫折。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不幸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坎坷和泥泞,不足以停滞前行的步履,挫折中同样浇铸着辉煌,即使是一段阳光和坦途,也需要有奋进的决心和勇气。人生,就是这样,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最终走向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不能失败。做事失败,可以从头再来,做人失败,只能永远趴下。

舍小利,成大德

唐代宰相张公艺的家族一向以九代同堂、和睦相处著称于世,为世人所艳羡。一天,唐高宗亲自去他家,向他询问维持这么一个大家庭的和睦的道理。张公艺没说话,只是让家仆取来一纸一笔,一口气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高宗看后不禁连连点头,赏赐了他许多绸缎与玉帛。

俗语讲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舍小利亦可以成大德。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在外地做官,忽然有一天,收到在老家务农的弟弟郑墨的一封来信。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却非同寻常。原来弟弟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说情。这一下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这郑墨粗识文墨,原也不是个好惹是生非之徒,只是这次明显受人欺侮,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掉。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双方都想求人说情。郑墨自然想到了做官的哥哥,想来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官官相护嘛,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郑板桥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写“吃亏是福”四个大字。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氏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吃亏的是财,最难忍受的是气,往往被气所激,被财所迷,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为人耻笑,自己倾家荡产。两相争必相伤,两相和必各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种下深仇大恨。

《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心胸开阔、宽容待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别人也就会努力工作,尽心为你效劳。有德之人更能明白别人所追求的利益,并能尽力给予最大的满足。人之生于世,一为名,二为利,三为尊重。综观历史,有大成就的人必然有德行而能令人为其舍命效劳。

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一种格局,是一种震慑邪恶、净化环境、吸引财源的动力。德能使人内功强劲,无往而不胜。所以,大胜靠德,人生的成就往往是与德行的修养成正比的。我们要想取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必须把自己的德行修养做扎实。

在大草原上,羚羊如果跑不过狮子,肯定会成为狮子的美餐;如果狮子跑不过羚羊,也会被饿死,这是自然界的竞争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原来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落后就要出局,这是市场的竞争法则。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靠什么才能站稳脚跟并做大做强呢?一言以蔽之: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人品比才华重要

在美国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

美国加州的数码影像有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技术工程师,有一个叫史密斯的年轻人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史密斯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史密斯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史密斯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人一把抓住史密斯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可能就再也看不到我女儿了。”

“对不起,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史密斯一脸迷惑地问道。

“上次,在中央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老人肯定地说道。

史密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老人把自己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史密斯面对这个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努力解释:“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史密斯:“难道我认错人了?”史密斯安慰老人:“先生,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史密斯接到了寻取通知书。有一天,他在公司里又遇见了那个老人。史密斯关切地与他打招呼,问他:“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史密斯心情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司机师傅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司机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女儿!”

“噢?”史密斯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史密斯被录用后,兢兢业业,不久就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一年为公司赢得了3500万美元的利润。当总裁退休的时候,史密斯继承了总裁位置,成为美国的财富巨人,家喻户晓。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一辈子做有德之人的人,绝对会赢得别人永久的信任!”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用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品格可立一生。这就是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或希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道之以德”,“德者得也”。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最上等的,是确立高尚的品德;次一等的,是建功立业;较次一等的,是著书立说。如果这些都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就是不朽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得到人生的乐趣、生命的精彩。

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人品,使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都成为荣耀,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岗位都受到鼓舞。它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它伴随着时时可以奏效的影响,因为它是一个人被证实了的信誉、正直和言行一致的结果,而一个人的人品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敬。

人生路上,不管你是用人还是为人做事,都要牢记“最重要的是人品”这句箴言,这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道。

二、品格宜仙果,精光称玉壶

为什么有许多公司都愿意以昂贵的代价使用已经去世数十甚至数百年的人的名字来命名呢?因为在那些逝者的名字,代表了正直的品格,代表了信誉,这就是人格的价值。

修身赢长远

中国古代士人特别强调修身。荀子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到了宋代,更是有人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一个基础地位,先有高尚的品行,然后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青年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很难结识到真正的朋友,也很难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令人无法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给另一方和孩子带来痛苦和不幸;他们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

我们修身的目的,是以德立身,把事业做成功。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要抵得住享乐的诱惑,要抵得住金钱的勾引,不要有非分之想,不为别人的行为而动,不为别人的言论而动,也就不可能有任何诱惑和利益使你去做你明明知道是邪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