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格局决定命运
622000000031

第31章 选择放下,清除生活中的系统垃圾(2)

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谓的对与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纷繁琐碎中学会搜索与选择,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个选择或结果,就应该立刻摒弃,重新进行新一轮的选择并获得新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总是舍不得放弃一些陈旧的想法,在新的思路前敲门的时候,常常视而不见,也因此错过了很多改变现状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每天思考,哪些现状在走下坡路,哪些新事物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哪些该放下、哪些该努力。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开始新的生活。

一只翅膀挂满金子的小鸟是飞不起来的。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懂得放弃,才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给生活状态来个“门户清理”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但仔细回想一下,又觉得自己这一天并没有做什么事。这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无谓的小事上,泛滥的忙碌只会让我们失去自由。

《时代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总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的笑话,而是极为严肃的话题。

仔细想一想,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每天熬夜、加班、开会,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时间。有多少次,你可以从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顿晚饭?有多少个夜晚,你可以不担心明天的业务报告,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许多人整日行色匆匆,疲态毕露。放眼四周,“我很忙”似乎成为一般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试问,还有多少人能在行程表上挤出空当?

奇怪的是,尽管大多数人都已经忙昏了,每天为了“该选择做什么”而无所适从,但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自己“不够”。最常听见的说法是:“我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我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很少有人说:“我已经够了,我想要的更少!”

事实上,有太多选择的余地,结果往往会变成无可选择。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因为有太多的选择而在拼命消耗人们的精力。根据一份调查,有50%的美国人承认,每天为了选择医生、旅游地点、该穿什么衣服而伤透脑筋。

如果你在生活中不自觉地陷入这种境地,你要来个“门户清理”的行动。下面有两种方法:第一,重新整理。改变事情的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慢慢再说。第二,丢弃。你会发现,丢掉的某些东西,其实你一辈子都不会再需要它们。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

放弃,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当你发现自己被四面八方的各种琐事捆绑得动弹不得的时候,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是谁让你昏睡不已?其实很简单——正是是你自己,不是别人。

昏睡中忙碌着的你我,必须学会割舍,才能清醒地活着,也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坚持容易碰壁,放弃也是一种变通

人生如棋,变幻莫测,既要有执著于目标的勇气,又要懂得灵活变通。有时候,在险境面前,不妨明智地后退一步,可能就会化险为夷。所以,对自己的目标一定要认真努力地追求,同时也要学会变通,若一味刻板,往往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从前,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砍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几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上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还是那“不想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是不是真的,劝背麻布的樵夫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两人走到山下时,突然下了一场大雨,两人被淋得湿透了。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一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无法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那个背棉花的樵夫固然执著,但他太不会变通了。

我们形容顽固不化的人时常说他是“一条路跑到黑”、“头碰南墙不转弯”。这些人有可能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他们注定不会成大事。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方向稍有偏差,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住脚步,检查其原因,调整原来的方向,从而突破桎梏,拓展新的思考空间。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即要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合乎社会道德,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

人生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重新去把握机会。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改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正确抉择。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上通往成功的坦途。

四、成功有时就是一种放弃

不舍得放弃昨天,你就会将生命白白耗在这一刻的踟蹰不前中;不能摆脱枷锁,你就容易陷入生活的误区。有时候,适当的放弃和改变,你会向成功更近一步。

追求完美是一种愚拙

每一个人在心中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冲动,当一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体会得越深时,他对完美的追求就会越强烈。这种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充满理想,但这种追求一旦破灭,也会使人充满绝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的总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它更完美一些。智者告诉我们,凡事切勿苛求,如果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你会活得更快乐!

人生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只有放弃一部分,我们才会得到另外一部分;只有放弃某种我们凭“惯性”而固守着的东西,才会得到另一些真正有益于人生的东西。

要适应一种生活,就必然要放弃某些观念和欲望。放弃得当,我们才会解脱种种有形或无形的羁绊,打破种种思想上和行动中的禁锢,甩掉“包袱”,轻装前行,更快更好地进入“适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