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格局决定命运
622000000023

第23章 好心态塑造好格局(3)

但最初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他想通了,认为董事长对他的批评是对的,在公司里,任何人都没有成绩、都没有过去,一切都只从现在开始,为将来努力。于是年轻人将辞职报告撕了,写了一份检讨书。

从辞职书到检讨书,年轻人勇敢地倒掉存在于大脑中的“脏水”。经过这次事件后,年轻人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成为这个公司的董事长。

一个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封闭境地,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内存有限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在周围的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下定决心,勇敢地倒掉存在于自己脑中的“脏水”,克服骄傲自大心理。只有全面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与时代同行。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第二次却不容易,这是为什么?

一位集团老总曾经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它曾经的成功,过去成功的理由是今天失败的原因。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经济学讲资产重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新再来。不归零就不能进入新的资产重组,就不会持续发展。

你可能有很高的地位,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具有渊博的知识,但是当你想要获得更大成功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归零的心态。只有心态归零你才能快速成长,才能学到更多的成功方法。

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就必须把杯子里的茶先倒掉,否则把咖啡加进去之后,就茶也不是,咖啡也不是。毛泽东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本田宗一郎原本是一个自行车修理工,他在老家静冈县开了一个自行车修理店,目标是可以自给自足。三年不到,他就实现了目标,并雇用了50多人。

但这样过了几年,他不满足于只是做单一的自行车修理生意,改修摩托车。在一次摩托车大赛中,他自行改装的福特摩托车竟然凭借其良好性能夺冠。此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下决心走进摩托车生产行业。他自觉才疏学浅,决心进汽车专科学校,专学知识,却不要学位。毕业后,他成立东海精机公司,二战之后改为本田技研株式会社,自任社长。

一次,本田找到一个得到便宜小型发动机的渠道,他将这些小型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但由于技术不到位,这种简易摩托有很大缺陷。于是本田到欧美进行考察,学习其先进技术。前后不到三年时间,本田摩托车已超过欧美,在世界摩托车大赛中11次蝉联冠军。

几经发展之后,本田认识到摩托车的市场空间已经很小,必须要扩大生产,向汽车业进发。他意识到第一要条是找一位具有专职经营能力的人来管理公司,让自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开发先进技术上,以便公司有更好的发展。于是他特邀藤泽武夫担任总经理,承担全部经营重任,自己则全力开发汽车技术并兼任技术开发部主任。1936年,第一部本田汽车下线。其后,本田以赶超福特为目标向世界一流汽车生产商学习优势技术,创造了本田独具特色的少污染又省油的汽车,并占领了美国市场,一时引起世界轰动。

正是由于本田宗一郎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技术,才促进了本田公司的发展,让本田公司走进了世界一流汽车公司的行列。

由此看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要有资本。资本在哪里?它就在你自己身上,只要你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就能为自己的事业成功增加砝码。

成功,并不只是战胜别人,更在于战胜自己。你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你不可能也不可以去阻止别人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改变外在的处境与地位。“欲胜人者必先自胜。”一个对知识和技能马马虎虎,不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的人,失败是必然的。那么怎样才能学习知识与技能,怎样才能战胜自我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努力学习。有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用心学习,才能达到持续更新、持续发展的高境界。

有很多成功者,时时都扩充自己的学识与经验,从不浪费时间,凡是与他们的事业有关的信息,他们都会积极地学习、吸收,纳为己用,这些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所在。不断努力学习逐步积累起来的学识与经验,是成就事业的资本,它将使你终生受用。你要储存这些资本,就必须集中精力、毫不懈怠、长年累月地去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不要让你的人生充满空虚和遗憾。

四、开放格局,汇集智慧与力量

螃蟹离开水的时间不能太久,所以它们就不停地吐泡沫来弄湿自己和伙伴。几只螃蟹一起吐泡沫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泡沫团,它们也就营造了一个能够容纳它们的富有水分的生存空间,彼此都争取到了生存的机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荷兰有一位花匠得到了一种非常珍稀的花种。他的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这位花匠害怕大家都种这样的种子而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邻居们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种原来的种子。谁知,收获的时候,这位花匠的珍稀植物却没有开花。为了寻找原因,花匠去请教一位专家。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了植物不开花的原因:这种植物的花粉很少,必须大规模种植才能有足够的花粉进行授粉。

于是,花匠改变做法,将这种植物的花种分发给大家。一年后,花匠附近地区的花田里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花的海洋。这一年,花匠和他的邻居们所种的珍稀植物大卖,并且有很多媒体采访花匠,问他的成功经验。

“你为什么将你最好的花种与你的邻居们分享呢?”记者问道。

“嗨,先生,”花匠说,“你不知道,这种植物的花粉量很少,我一人来种,是产生不了足够的花粉进行授粉的。而我与邻居分享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大家都得到了实际的利益,这一片都被这种美丽的花儿所装扮,你不觉得这样更好吗?”

在这个故事中,花匠原来存有一种非赢便输的单赢思想,结果使自己遭遇到失败。后来,他改变做法,与别人共享花种,使自己的邻居都得到美的享受和丰厚的收益。这就是共赢思想所带来的成功。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人类智慧发展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共赢思想的产生是人类又一次智慧结晶的重组。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摈弃固执的敌视、对抗反而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共赢。唯有共赢,人类与自然才能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唯有共赢,人与人才会互惠互利,利益互享。而在传统的思维过程中,人们所尊崇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己赢,不管他人如何。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竞争双方为了争取“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付对方,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利。因此,改变传统的“输赢”观念,树立全新的“共赢”观念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质。

由此可见,共赢是一种卓有远见的和谐发展,改变了单赢的格局,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比赛,又相互激励。共赢让自己与分享者得到更多的利益,更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

找一个竞争对手“叮”自己

一个具有强者心态的人,其基本标志就是有向强者挑战的雄心。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找一个竞争对手“叮”住自己。这样,自己的速度才会更快,潜能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生活并不如意,你也没有什么前进的动力,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的人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不妨找一个竞争对手,把他放在背后“叮”紧自己,使自己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