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格局决定命运
622000000017

第17章 打破思想的硬土,露出生命的绿意(2)

这种失衡又反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中国社会上流行的那句俗语“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实在是充满了无数次失败后的无奈。谁都明白,这句话所说的不是躲盗贼,不是躲灾害,而是躲小人。

难道我们真的要怕小人吗?其实“邪不胜正”这句话一直就是历史的见证。只不过,能尽量不与小人产生直接冲突就尽量避免。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格局。你在无意中的一些言语或行为可能就刺痛了小人心中的某根神经,燃起了他的报复之心。如果真的被小人陷害,那就起来反抗,不要害怕与他直面相对,也不要害怕被他缠上,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做事不怕人说,那么小人始终还是奈何不了你的。这里不是提倡要让小人猖狂,而是说要注意与小人相处的艺术,以柔取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怀才不遇”时,要质疑自己到底有没有才

如今,“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很多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他人,有时也会显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批评一顿。

当然,这类人中有的的确是怀才不遇,由于客观环境无法与之适应,“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委屈自己,所以生活得十分痛苦。

难道现实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出现千里马无缘遇伯乐的情况,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与伯乐无缘,大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确实有才,但他们常自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较低的人。可如今的社会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想办法排挤你。在人性丛林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大都是这样,最后的结局就是,你慢慢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们其实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因为他们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他们。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没用,反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还是无才,怀才不遇者只会骂人,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自己。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怀才不遇”之感强的人,就会把自己孤立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每个人都怕惹麻烦而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一个人如果给众人的不良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贵人大力提拔,否则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无论哪种“怀才不遇”者,都是格局小的人,都要不得。

不管一个人才干如何,都会碰上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难道我们就这样一辈子“怀才不遇”下去?下面几点可供参考:

1请别人来客观地评估自己

人应该有一个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你怕自己评估自己不太客观,可以找个朋友或较熟的同事帮助你一起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的结果要低,那你就要虚心接受。有些情况下,别人可能对我们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那何不接受他人的评价?

2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为何无法施展

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受大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的原因,那就继续等待机会;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离开这一环境;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你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你可与人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他人之处。

3亮出自己的其他专长

如果你有第二专长,可以要求他人给个机会试试,说不定你可以为自己开辟一条新路。

4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应该以你的才干主动协助同事。但要记住,帮助别人时不要居功,否则会吓跑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待人,广结善缘,将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5继续强化你的才干

也许你在某一方面有才,可能由于才气不够,所以没能让人看出来。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更加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只有当你的能力和展示的时机都已成熟时,你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别人自然会看到你。

不管怎样,你最好不要成为一位怀才不遇者,勤恳地做好自己的事,即使是大材小用,也比没用要好。从小处开始,也许有一天你能得到重用。

二、把握成功人生的五种格局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拥有刚柔相济、能方能圆的格局,随和地展露最合宜的姿态,却不改本质。正如中国古代政治家张居正所说:“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成功的人应该知晓变通,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懂得变换自己的格局以应对不同的局势。

苹果熟了才能采摘

有的时候“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遍”,可是有的时候“机会似乎是很诱人的,而事实上却有很多遥不可及和美好的事物都是骗人的幌子”。当机遇向我们迎面而来时,我们迎接它的手应该是慎重的,而不是草率的。

苹果青的时候是不能摘的,它熟的时候,自己会落,但你若在它青的时候摘取,便是损害了苹果和树。不过,在摘苹果的时候等一等,并不是守株待兔,当断不断,一旦把犹疑当做慎重,错过熟苹果掉落的时机,你就只有眼睁睁地看苹果腐烂了。

富翁家的一只狗跑丢了,于是富翁就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1万元。

启事刊出后,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的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捡狗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就把电话打到报社,把酬金改为2万元。

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在报摊看到了这则启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窑洞。因为前天他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捡到了一只狗,现在这只狗就在他住的那个窑洞里拴着。那只狗正是富翁家丢的。

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出了门,准备去领2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个小报摊的时候,无意中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3万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儿,静等酬金再涨。第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天天浏览当地报纸的广告栏。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准备把狗送给富翁,然后再去领赏金。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于乞丐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东西根本消受不了。

乞丐的待价而沽并不是没有道理,慎重是审度时宜,在该出手的时候再出手。但错过了出手的最佳时机,你依然摘不到苹果。

所以,我们在开始做事时要高瞻远瞩,具备一定的大格局。正如培根所说:“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再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生活就是这样,我们要学会等待,也要学会捕捉,在别人卖水果时,你抢先一步卖盛水果的筐,时机就这样被你捕捉到了。

中国古代政治家张居正说:“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在纷纭的世事中,好的时机也许只出现一次,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它而不是滥用它,审慎地抓住它而不是被它绊倒。

把自己的得意事放在心里,把别人的得意事挂在嘴边

一个懂得做事的人都知道,当自己正春风得意时,千万别将得意之事在那些此时正处于人生低谷的人面前显露,这样你才能不伤害别人,也不会被伤害。反之,当把自己的得意展现无遗时,很可能就会招来别人的怨恨。为什么?因为你拿自己的成功对比了他的失败,最起码,他会认为,他输给了你。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事事比人强。这样,他们就总喜欢把得意挂在嘴上,逢人便夸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富有,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没有顾及当时的听者是不是一个正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他们夸夸其谈后总以为能够得到别人的敬佩与欣赏,而事实上,别人并不愿意听你的得意之事,自我炫耀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王昭的母亲就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不论谁到她家去,椅子还没有坐热,他母亲就把自己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告诉人家,说话的表情还是一副十分得意的样子。王昭一个同学的父亲下岗了,经济上有点紧张,他母亲知道了,非但没有安慰人家,反而对这位同学的父亲说:“我爱人每月工资3000元,我们家花也花不完。”王昭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因为很值钱,她就跑到人家那里去炫耀:“这是我女儿在上海给我买的衣服,猜一猜多少钱?1800元。”说完,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意思是:怎么样,买不起吧?就因为她这个毛病,到她家里去的客人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她的长篇大论,充当她炫耀自己的陪衬。

在别人面前一定要多一点谦虚,少一点炫耀,尤其不能在失意者面前炫耀你的得意,因为你的得意往往会衬托出别人的失意,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让失意的人更加恼火,讨厌你。

胸怀大格局的聪明人会将自己的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

当你和朋友交谈时,最好多谈他关心和得意的事,这样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从而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

有一个人刚调到市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自己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

原来,这个人认为自己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使劲向同事们炫耀他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那个几乎说不出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得意”,心中还很不高兴。

后来,还是他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以后,每当他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让对方把自己的得意事说出来,与其分享,久而久之,他的同事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生活中,与人相处,一定要谨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