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621900000055

第55章 2最“无害”的人往往最“有害”

第二十八章2最“无害”的人往往最“有害”

很多时候,生活并非如看见的那样风平浪静。很多人在表面上善良无心计,但暗地里却阴谋满腹。就像《孙子兵法》写道:“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意思即是: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使得敌方发生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同时也是最“无害”的人往往最“有害”的真实写照。

所以,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笑地对人的人,极有可能是内藏杀机的外在表露。说得好听的,唱得好听的,一切都未必出自真心。或许,他们正在计划怎样害你。外表看来显得很温和谦恭,面带微笑,很是大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中有气量狭小的,有喜欢猜忌的,有阴险狠毒的。总之,有些人利用此计,目的是想让对手服从自己,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行事,以此达到自己繁荣昌盛,发财的真正企图和目的。

春秋时代,郑卫公打算吞并胡国(今安徽省),但他军事装备差,条件有限,不敢直攻,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为妻。这样,郑胡二国联姻,结成了亲家。这仅仅是开头。为了进一步使胡国丧失警惕,制造假象,郑卫公召集大臣商议,他问:“我打算用兵兴国,你们看,攻打哪个国家最有利?”大臣们纷纷发表议论。关其思坦率地说:“依愚之见,攻打胡国最合适!”卫公一听,马上脸色一沉,愤怒地说:“啊!你居然建议向已经同我们结亲的兄弟国家胡国动武,这是什么意思?”马上把关其思给杀了。胡国国君知道此事后,认为郑国对自己非常亲善友好,就再也不对郑国有什么戒心了。可是,就在此后不久,郑国对胡国发动了突然袭击,胡国警戒很松,没有做什么抵抗,就被灭亡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国都是势力强盛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年才被韩国灭掉。

郑卫公先是与胡国联姻,再是怒杀关其思,一点点地令胡国对其放松了警惕。郑卫公的“无害”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可见,“笑里藏刀”的特点是,以表面上的友好、善良和美丽的言词、举止作为假象,掩盖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

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楚王非常宠爱。楚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喜欢这位新来的美人,于是也装出十分喜爱这位美人的样子,待她犹如亲姐妹,无论是衣服玩物、居室卧具,都选最好的给她,甚至有时表现出爱她胜过爱楚王的意思。

看到这些,楚王对郑袖非常满意,他高兴地说:“妇女侍候丈夫,是靠美色,有时妒忌,是因为爱情。现在郑袖知道寡人喜欢美人,于是爱她还胜过爱我。犹如教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啊!”

郑袖一看时机已到,有一天便以很体贴关怀的口吻对那位美人说:“大王对你的美赞叹不已,但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他觉得你的鼻子不太漂亮,如果你以后和大王在一起时,略微掩饰一下子就好了。”

于是,这位美人听从了郑袖的建议,每次一见到楚王,便用袖子掩住自己的鼻子。

楚王觉得奇怪,便问郑袖说:“美人为什么见到我,总爱掩住鼻子呢?”

郑袖面有难色地说:“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不能说出来。”

楚王更加迷惑:“有什么事,居然连我都不想告诉?”

郑袖故意压低嗓子,凑近楚王说:“她是讨厌大王身上的臭味。”

楚王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太可恨了,把她的鼻子割掉,我不想再见到她了!”

可怜这位美人,至死都没有明白她遭此厄运的原因,是那位待自己亲如姐妹的郑袖的妒忌。最可怕的人,并不是面目凶恶的人,而是那些看上去最“无害”的人。平时和你“亲哥哥”、“亲姐姐”地叫着,待到你放松戒备的时候,在暗处狠狠地捅你一刀。

华盛顿说:“衡量朋友的真正标准是行为而不是言语;那些表面上说尽好话的人实际上离这个标准最远。”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行走世间,理应培养一种辨别的能力,至少能从别人脸上的笑容区分哪样人的最“无害”,哪样的人最“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