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621900000141

第141章 1不显山不露水才能出头

第七十一章 为自己涂抹一层“保护色”

当敌人突然发起进攻,是攻好,还是守好?当有人恶语相击,是以牙还牙好,还是一忍再忍好?当他人激烈争执,是据理力争好,还是俯首赞同好?……世事纷繁芜杂,面对诸多荆棘和未卜之事,我们要安全地长久地生存,就要给自己涂抹一层“保护色”。

第七十一章1不显山不露水才能出头

聪明人为了实现内心的远大抱负,当处于不利状态时常能隐藏自己的目的,能忍受巨大的屈辱和磨难,以求得最终的胜利。

春秋时期,夫差把勾践打败,吴国便趁机要越王勾践夫妇到吴为奴仆。勾践将国事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随他到吴国。

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践亲自去见夫差,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告诉夫差:“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头,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几天后,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从此他对勾践有了很好的印象。

勾践在吴国吃尽了苦头。为此,文种贿赂伯嚭,送去珍宝美女。伯嚭进宫见夫差,说道:“勾践事吴两年,服侍大王也殷勤周到,现在您可知道他是真心归顺了吧!大王不如放他回去,要他多多进贡就是了。”

勾践回到国后,他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用绳悬一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以前受的凌辱与苦难。勾践亲自参加耕种,王后也亲自织布,以此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文种精通经济内政,范蠡擅长外交和军务。勾践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各司其职。

夫差好色,伯嚭贪财,勾践让人尽量满足他们,还派范蠡物色了越国最美的女子西施,给夫差送去。夫差果然一见倾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姑苏台,取悦西施。勾践以为时机成熟,想发兵攻吴。文种进谏道:“吴国府库尚余,加上伍子胥在,足以抵挡三万越甲,伐吴时机未到。”勾践虚心纳谏。

面对越强吴弱的发展态势,伍子胥忧心如焚,劝谏夫差:“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吴患。”夫差充耳不闻,伍子胥愤然道:“大王不听劝阻,不过三年,吴国必为越国所破。”

伯嚭巴不得夫差杀伍子胥,就进谗言道:“伍相国不顾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自己一个人逃命,为报私仇又覆灭了自己的国家。”在伯嚭的谗言迷惑下,夫差疏远了伍子胥。又过了两年,夫差带兵攻齐,获胜还师。

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伍子胥在夫差兴头上批评说:“此次攻齐,不过是偶获小胜而已;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令他自裁。伍子胥自刎之前说:“我死后,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放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我将看着越兵攻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着精兵强将在黄池会盟中原诸侯,勾践乘机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攻吴,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势单力薄,派公孙雄袒胸露背,跪行至越军求和。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谏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王不取,以致有今日;现在夫差兵败姑苏,天又以吴赐越,越岂能不取?大王卧薪尝胆,不就为有今日吗?愿大王三思!”不待勾践点头,范蠡果断地下令擂鼓进兵。

不久,越军灭吴。夫差痛悔自己误信伯嚭之言,对伍子胥的忠言逆耳却听不进,于是他以布蒙面,伏剑自杀,临死前大叫一声:“伍相国,我没有脸面见你啊!”

勾践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于他能隐藏自己的真实用心。在吴国受尽的千辛万苦也毫无抱怨,就是因为他明白当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时,为了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而采取了一种低调的策略保护自己。这样才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才可以蓄积力量,最后一举成功。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也是如此,聪明的人要学会谨慎,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低调做人做事,等待时机到来再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