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620800000073

第73章 5处于弱势,就请先退让几步

第四篇第五章5处于弱势,就请先退让几步

找人办事,一定要在忍耐中懂得进退之法,处于弱势时,就先退几步。进退之法,是许多成大事者都心知肚明的行动要略。

李鸿章在权力的争斗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绝不冒险,所以才有步步高升的机会。

当时大太监李莲英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权倾朝野,人人望而生畏,人称“九千岁”。此人狐假虎威,老谋深算,心狠手辣。李鸿章以军功而升高官后,最初看不起这些奴才,有意无意间就得罪了李莲英。因此,李莲英就想给他点颜色瞧瞧。

不久后,慈禧太后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但苦于筹款无术,时常焦躁。李莲英趁机说:“李伯爷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听到有这样贴近慈禧太后的好机会,岂肯轻易放过?当即满口应承,并马上献计献策,同李莲英商量。李莲英听了大喜,拍手称善,笑容可掬地着实奉承了李鸿章一番。接着李莲英又谦恭有礼地希望李鸿章入园内踏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建,做到心中有数。

可是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却借口有事不能奉陪,只派了个伶俐的太监领着李鸿章,转悠了一整天。事后不久,李莲英又故意捡了个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诬陷李鸿章在清漪园里游玩山水。光绪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竟敢大摇大摆地在他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将李鸿章“交部议处”。

所谓奉旨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既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这“申饬”虽不伤皮肉,却是极使人难堪的侮辱性惩罚。

李鸿章被御批“申饬”后,他自然懂得其中奥妙,于是便立即着人送了银子,免去了当众受辱之苦。李鸿章自然很快悟出了吃亏的原委,从此以后便对这位“九千岁”刮目相看,敬礼如仪。这就是李鸿章的退让之法——不去冒险与人争斗,而以守住自己为重。

善于退让,也能赢得成功,因为这样做一则保住了自己,二则保留了机会。

人与人之间总有强势与弱势之分,因此我们就更需要精通“撤步术”。让步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它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像跳远一样,为了跳出好成绩,后退几步是必然的。求人办事一定要注意,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后退几步,由此你会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