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620800000004

第4章 3一个扫地、倒夜壶的杂役如何翻身成为红顶商人

第一篇第一章3一个扫地、倒夜壶的杂役如何翻身成为红顶商人

人脉投资之道,其实中国的古人早就悟透了这个道理。清道光年间的胡雪岩正是掌握了人脉投资之道,从一个扫地、倒夜壶的杂役翻身成为名震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先后经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胡雪岩生长的时代正是清廷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急需商人扶危之时。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当学徒。他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

王有龄,字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已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有龄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捐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在有了自己的钱庄之后,胡雪岩的第一个举措便是免费为一些特殊身份的太太小姐开设户头,这些特殊的客人就是巡抚布政使司的家眷。在阜康钱庄开业之初,胡雪岩曾专用一笔银两,分成若干份,每份20余两,分别开立存折,送给巡抚布政使司的家眷。官员家眷平白无故得了胡雪岩存折馈赠,一方面见情,以后有钱就存入阜康;另一方面这档事口耳相传,都知道阜康钱庄有抚台、藩台内眷撑腰,招牌靠得住,钱庄生意越来越红火。

胡雪岩的这一招借了巡抚布政使司的势力,长了钱庄的人气。他对什么人能做什么事,看得很清楚。同时,香饵诱鱼,引鱼上钩,亦是现在商业营销中常用的手段。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当一种新产品一时不能被认识时,诱导也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一种促销良策。钱庄开业之初送存折,也是一种促销手段。

钱庄的兴盛,有一部分功劳应归于王有龄,更重要的是胡雪岩的投人之道。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

胡雪岩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饷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这一重大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本领,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塾,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雪岩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投资人脉是胡雪岩成功的原因之一,王有龄和左宗棠都是他取得成功的贵人,使他一跃从扫地、倒夜壶的差役变身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名震四方。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任何一个人都在人类社会中打拼,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与人接触是人世间最大的学问,投资人脉是所有投资中最值得推崇和尝试的一种核心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