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明星学习
620500000019

第19章 李连杰——懂得选择,用电影传播武术文化1

第五章李连杰——懂得选择,用电影传播武术文化

1“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从实际出发确立奋斗方向

1982年,李连杰被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这部影片上映后,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甚至在当时一毛钱一张票价的时代里,创下了上亿元的票房神话,而李连杰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每一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对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他们对武侠最早的认识,并不是来自金庸的博大隽永,也不是来自古龙的痛苦心路,而是一部叫做《少林寺》的影片。“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每当人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少林寺》的主角觉远的扮演者——李连杰。

一部《少林寺》让李连杰在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在拍摄《少林寺》之前,李连杰已经是名动京城的少年明星,那时的李连杰,在武术队领导、妈妈和老师的安排下勤奋习武。并且已经连续拿了五届全国武术冠军,去过多个国家进行表演,被公认为是中国武术界的奇才。

但是,天才也有自己的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李连杰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曾说过:“我8岁的时候开始练武术,为什么练?全世界的记者问过我无数遍,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练武术,因为那个时候就被学校介绍到那个体育学校,教练说你是练武的材料,所以在那个时代,是幸运之星选了我还是我选了幸运之星,搞不清楚……其实没有什么自己个性或人生观的表现,完全是听从领导、大人、老师的安排,一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连续拿了五年的冠军,但是幸运的是,在这五年当中,从11岁开始,我有幸代表中国开始去全世界访问,比如去美国,在1974年的时候见到尼克松,在1974~1979年这五年当中,我去过非洲十几个国家,欧洲很多国家,伊拉克、叙利亚都去过,亚洲大部分国家都去过。从我看到的人的感受当中,我从 11岁开始,不完全相信大人讲的话,因为大人给我讲的是某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大人没有讲的我也看到了。一个小孩子,11岁,中国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北冰洋汽水,只有一种冰淇淋,你到美国看到十几种冰淇淋的时候会心动的,都会有一些想法。”

而更让他困惑的是成了全国的武术冠军后,下一步怎么走呢?李连杰成为五届全能武术冠军后也是如此,他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栏目中说:“在我第五次拿冠军之前,我就想说,不行,冠军不是我一生要追求的东西,因为我已经证明了我五年当中的冠军,我能证明到什么时候,我能证明到十年吗?不可能,二十年吗?不可能,你总有老的时候,总有改变的时候。”最后,李连杰决定转行。

就是这时,《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焱找到了他,和他分析了他的优势与发展,这次谈话让李连杰明白了如何给自己定位,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于是便有了开创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时代的《少林寺》。

李连杰所遇到的困惑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在小学时要考初中,中学后又要考大学,而大学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每个人都会感到困惑和恐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时,便需要你为自己定位。正确地看待自己和给自己一个定位是很重要的心理调节过程。

人生的定位非常重要,不要去刻意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满足于现有的荣耀和光环。因为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因为你的人生在不断超越。如果李连杰当年没有去拍电影,而是继续做一名运动员,或许他不会有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正因为他主动地舍弃了武术冠军的光环,思考着接下来的生活,接下来该怎么做,才使他能够和电影结缘,从而成为国际巨星。

小编点评

其实,人生就像观看一场大电影,荧幕的周围都有座位,相信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前排也好、后排或中间也好,即使没有空座我们也可以在后排或过道里站着,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位,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地努力。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努力地去做好每件事,相信我们就一定会在自己人生旅途中谱写出自己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