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刺天传
6198500000012

第12章 当务之急

灵州一战,灵州守军士气暴升,军士们对训练的热忱空前的高涨,而且大家都只练张将军教的那两招——刺、劈。

此长彼消,突厥自那一惨败、布鲁克死后,没参加战事的豹师兵士倒也如常,可鹰师的人却个个垂头丧气,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

布鲁克一死,达布就成了军队独一无二的统帅,听了逃回来的兵士的讲述后,他明白事有玄机,于是当日就拨营起寨,后撤了四十余里,等待时机再战。

灵州城下很平静。

一连六七日,都未再有剑拔弩张的场面出现。

张天翼这些天把上次两千精锐损失的几十人补充了一下,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同时训练的任务量完成后,又把这两千人下放到各个营中,充当临时的教官。

这天训练完后,在校场食堂与兵士一同用完午餐,张天翼骑在马上如往常般往大将军府回走,老远就看到一群人趾高气扬、威风八面地从府里出来,颜宗泰跟卫国李青还有那个前几日到的老太监吴督军使,一直送到门口。

是谁有这么大的面子,还要老颜跟督军使亲自相送?

难道是下来宣圣旨的钦差要走了?

事实上大约半个时辰前,府里是有派管家来叫张天翼一道接旨的,可别人当那是天大的事,张天翼才懒得理会那片尿不湿,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来叫的管家打发回去,兀自训练着自己的兵马。

张天翼勒住马在不远处冷眼看着,等到这行人远去时,才再往府里走。颜宗泰吴督军使继续送行去了,没办法,朝廷来的人,面子还是要给的;卫国跟李青则不然,两人站在大门口,不屑地看着渐行渐远的那群人,脸上俱有忿忿。

“大哥二哥,刚刚那群鸟人惹你们了吗?”张天翼翻身下马笑说着,自有人过来牵马缰。

“哼,什么狗屁钦差吗,狗仗人势,耀武扬威,跟那个吴督军使一个鸟样,有种你们到战场上去试试!”卫国快人快语,怒声骂道。

“哦,刚刚来的圣旨上都说什么了?”对这些常年待在天帝身边、皇宫里出来的人,出来耍耍威风还不是正常不过的事,张天翼懒得计较,他关心的是朝廷里又有什么新的打算。

一提到这个问题,卫国更加来气:“朝堂里那些他妈的混帐,个个都不是东西,对我们上一次的大胜一笔带过,还严令我们不准再主动出击,好好地守住灵州便是了。”

李青性子沉稳,怒气消逝得快,他在边上苦叹道:“褒奖有没有,封赏有没有,我们都不再意,可眼下我军新胜,士气高昂,而鞑子士气低落,正是一鼓作气将其赶回草原的时候,为什么就要严令我们只准守而不准攻呢,甚至还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委派钦差下来宣读旨意?”

“最有意思的是,在我们没胜之前,天帝还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责怪我们窝在城里,失了汉人的血性,丢了堂堂大周天朝的威严呢!”卫国冷笑着嘲讽道。

从两人话里,张天翼把圣旨的内容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诚如李青所言,什么褒奖封赏他皆不在意,可此次自大周立朝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竟一笔带过,这也太让边境的将士们寒心了吧!

而且此刻大好时机,为何朝廷不鼓励积极进攻,居然还要严令禁止呢?

张天翼想不通,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又出现了什么自己这边不知道的状况。果然,颜宗泰送完钦差回来的时候,面色显得特别的沉重,走到大门口时,朝三人点点头道:“咱们到房里去说吧。”

“大将军,这究竟是为何?”卫国沉不住气,颜宗泰还未落坐,他便着急地问道。

“大哥莫急,先让大将军喘口气。”李青翻了只茶杯过来,提起水壶斟上,递到颜宗泰跟着,“大将军,喝口茶,顺顺气。”

颜宗泰接过茶杯,仰头一口喝尽,看他没有放下的意思,李青又给注满了,颜宗泰这次微微颔首,端起来却没再喝,似深思又似犹豫,半晌后左右环视三人,方凝重地道:“灵州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啊!”

“莫非突厥人举全国之兵而来?”李青放下茶壶问道。

颜宗泰未点头也未摇头:“朝廷前些日子还在责怪我们守而不攻,现在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反又严令我们只能守不能攻,天帝虽软弱,朝堂虽腐朽,可天若没塌下来,也不至于要如此做啊!”

“天真要塌了吗!”张天翼冷声反问,哼哼,杞人忧天原来是这么来的啊。

颜宗泰对张天翼无奈一笑:“知道为什么这些天鞑子都是没有反应吗?”

李青道:“我听说,草原上的狼如果受了伤,就会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躺下来,舔自己的伤口,静静地等其痊愈。”

“这只是其一,他们主要是在等援兵,就如刚刚李青所说,突厥人这次是举全国之兵而来。”颜宗泰的脸色更加沉重了。

“真如此?鞑子光是虎豹鹰三师便有三十好几万骑,再加上其它民族部落,集结个五至六十万人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小小一个灵州城,怎么可能经得起敌人五六十万人马的折腾?”李青骇然,但面色也不过点点的波动,头脑思路依旧很清晰。

卫国则毫不畏惧,大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突厥可以举全国之兵,难道我大周不可吗?他们五六十万,我大周百万雄师总归有吧,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若真只有五六十万,也还可以对付,但如果再来个五六十万,又当如何?”颜宗泰的眉毛都快拧成一团了,想不到,想不到啊,当初则天帝时为体现堂堂天朝的大度与礼仪而留下的边患,到今天,竟会变成这等的洪水猛兽,泛滥到随时可能会把大周万里江山都吞没掉啊!

“再来个五六十万?”纵是李青沉稳如钢,这回也失色了,若是百万敌兵压阵,那灵州铁定是难保了,至于大周还能不能保,就得看天意了,不过这五六十万敌兵又从哪里来呢?

“吐蕃人也要趟这浑水吗?”张天翼淡然一句话,让李青豁然明白。

“突厥兀毕可汗,将其掌上明珠大公主多雅许与吐蕃勃特王子,两国结为秦晋,盟约同生死,共进退。现在吐蕃的先锋部队五万骑已经从逻些城出发,正往这边赶来,其它兵马亦在调动之中。”

卫国不再出声,李青也说不出话来,张天翼却道:“这些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刚刚钦差大人知会的。”颜宗泰苦笑。

卫国李青疑惑地看着颜宗泰,这意思似在问‘我怎么没听到’?

“是我送他的路上,他才告诉的。”颜宗泰明白两人的眼神,笑得更加无奈。

“是不是没好酒好肉地招待他,没大把大把的银子送给他,他心里不爽,连这么重要的讯息都要藏着掖着故意不说?”张天翼的眼角闪过一丝戾色,钦差是天帝最信任的人,而这个钦差为了个人的私利竟不惜误了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此可见天帝身边的都是些什么人,而这天帝又是什么样的人。

有这些人在,大周朝要完完啊!

颜宗泰点点头:“许是如此吧。”

张天翼道:“这咱们先不去计较,另外,这么重要的信息,敌人这么大的动静,为什么远在千里的朝廷早就获悉,而我们却一无所知?”

战乱时期,各当事国闭关锁国,禁止客商出入,以至于相互间潜伏的细作不能将讯息及时的传出来。灵州虽近,然不知道也属正常,可偏生朝堂都知道了,这又作何解?

不过迫在眉睫的不是这件事,看那圣旨的意思,不论天帝还是朝廷,都要软啊。纵观中国历史,只要皇帝一软,朝廷一软,那是什么议和、割地赔偿、签不平等的协议等等等等,什么丧权辱国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啊!

要不然从清未到近代,中国又怎么会如此的屈辱?所以,如何让朝廷雄起来,如何改变他们的阳痿的心态,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