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二 人际交往中看透他人的博弈术
首因效应——好印象来自最初的几秒钟
人与人的交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信纳法·佐宁博士在《沟通》一书中写道:“当你在社交场合遇到陌生人时,你应在最初几秒钟内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很多人的际遇会因此而改变。”
英国伦敦大学一位系主任在谈到一位讲师时说:“从她一进门,我就感到她是我所渴望的人。她身上散发着某种精神,被她那庄重的外表衬托得越发迷人。因为只有一个有高度素养、可信、正直、勤奋的人才有这样的光芒。30分钟之后,我就让她第二天来系里报到。她没有让我失望,至今她都是这里最优秀的讲师。”
研究证明:产生第一印象的7秒钟可以保持7年。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也许下面的事情就可能泡汤、失败。
一个业务员的失败,80%是因为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不好。也就是说,在你还没开口之前,别人就把你给否定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短暂的,只有几秒到几十秒之间。也就是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决定了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在心理学中第一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无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大部分人都依赖于第一印象的信息,而这个第一印象的形成对于日后的决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比第二次、第三次的印象和日后的了解更重要。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几乎决定人们是否能够继续交往。美国勃依斯公司总裁海罗德说:“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去了解你,所以他们对你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好,你才有可能开始第二步,如果你留下一个不良的第一印象,很多情况下,我们会相信第一印象基本上准确无误。对于寻求商机的人,一个糟糕的第一印象,就等于失去了潜在的合作机会,这种案例数不胜数。你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抹去糟糕的第一印象。”
尽管我们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不要仅凭一个人的外表妄下结论。但事实是,全世界的人都在这么做,当然包括我们自己。
可见,第一印象对于人们来说有着太大的作用,但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你不想失去任何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想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那么要注意第一印象的作用,并且要努力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破窗效应——别让小事毁了你的形象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 “破窗定律”。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人们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效应揭示环境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吐痰、打闹、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即使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这就是影响力的作用。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一些小事情,如果一味纵容,就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细节上的做法是错误的,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及时地改正和做出补救,就会有更多的错误发生。
照镜子效应——先检讨你是如何对别人
站在镜子前面,如果你微笑,镜子里的人也是跟着你微笑的;如果你皱眉头,那么镜子里的人也是对你皱眉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反馈。这就是所谓的“照镜子效应”。
我们对别人表现出热情,别人往往也会对我们很热情;可是,我们一直都是紧绷着脸,表现冷漠,那么对方也将以冷漠的态度回报我们。所以,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总是受人冷落时,我们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一位老人每天都要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有一天,他的孙女在他身旁,陪他聊天。这时有一位游客模样的陌生人在路边四处打听,看样子想找个地方住下来。
陌生人从老人身边走过,问道:“请问大爷,住在这座城镇还不错吧?”
老人反问:“你原来住的城镇怎么样?”
游客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闲话,总之那地方很不好。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
老人说:“那我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车慢慢开进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孙女坐的地方。
这时,父亲从车上走下来,向老人说道:“住在这市镇不错吧?”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又问道:“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
父亲看着老人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谢谢。我真舍不得离开。”
老人看着这位父亲,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车子开动了。那位父亲向老人说了声谢谢,驱车离开。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抬头问老人:“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老人慈祥地看着孙女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那地方可怕或可爱,全在于你自己!”
别人对你的态度,首先取决于你对别人的态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注意自己的态度,而是习惯于在别人的身上找毛病,觉得受到了别人的冷落,就是因为别人对自己看不起,或者是对方不懂得礼貌。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受到了他人的误解和冷落,我们首先要检讨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如果你一直是挑剔的、冷淡的、苛刻的,别人自然不会对你热情。如果你用一颗热情、宽容、充满关爱的心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向你展露微笑的。
投射效应——为什么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论人”的效应,就是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应指这样一种倾向:当人们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时,往往认为别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特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感情投射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情投射就是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别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无法引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感情投射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和事。
有的年轻人在热恋时,常在周围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女朋友如何完美无缺;一旦失恋,又将前女友说得一无是处。人们普遍认为,自己喜爱的对象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对象是丑恶的。这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交往对象身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交往中认知的客观性。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常常出现类似于故事中的编辑们一样的情况,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投射效应往往导致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做出错误评价。这种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容易产生对别人认识的偏差。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审视自己的想法,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光环效应——何以会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爱屋及乌”,人为何会出现这种心理呢?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和阿施等人安排了一个实验。阿施选用了57对形容词,每一对都是由正反、褒贬意义的词组成,如“清洁——肮脏”等,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最突出的核心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如“热情——冷酷”分别反映了两个人的主要品质,当要求被试者回答,这两个人中哪个慷慨、风趣、有礼貌时,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热情的人是慷慨、风趣、懂礼貌的,大多数被试者认为冷酷的人是粗鲁的。
这一实验证明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效应——光环效应。由于对一个人的某一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做光环效应。那些一开始便被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晕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其他的品质或特点,所以它又称为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属于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偏见,它表现为在个体的社会知觉过程中,不加分析地用最初印象来判断、推论一个人的其他品质。如一个人最初印象被认为是好的,那么他就被一种积极的有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因此也容易将其他好的品质与其相联系;与此相反,当一个人最初被认为是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被一种消极的不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也易将其他不好的品质强加给他。
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一个智商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往往就会被教师和家长认为一无是处。
了解“光环效应”这种现象,有助于人们克服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偏见,避免单凭初始印象,以偏概全导致的片面性。
攀比定律——不让嫉妒之火成为心中的绳索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直遵循着“攀比定律”,即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最好也有,这样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否则就只能看着别人的东西生气。
嫉妒心常常会让人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不啻于一颗毒瘤。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便是这个道理。
一只老鹰常常嫉妒别的老鹰飞得比它好。有一天,它看到一个带着弓箭的猎人,便对他说:“我希望你帮我把在天空中飞的老鹰射下来。”猎人说:“你若提供一些羽毛,我就把它们射下来。”这只老鹰于是从自己的身上拔了几根羽毛给猎人,但猎人却没有射中其他的老鹰。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身上的羽毛给猎人,直到身上大部分的羽毛都拔光了。于是猎人转身过来抓住它,把它杀了。
嫉妒对人的伤害,正如铁锈对钢铁的伤害一样。英国作家萨克雷说:“一个人妒火中烧的时候,事实上就是个疯子,不能把他的一举一动当真。”
既然嫉妒如毒素,就要转移它,不让嫉妒之火成为心中的绳索。你要明白,嫉妒实质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毁灭了你自己。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会拆散所有的合作者。
著名的华尔街投资大师巴鲁克说:“不要妒忌。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就得超越自身。坚信别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的前进,相反,它可能为你提供前所未有的动力。事实上,一个真正埋头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