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以智取胜驾驭他人为我所用
20几岁的人掌控人脉可以运动一些谋略,从而最大程度发展人脉优势。如果双方为一点矛盾争得不可开交,就可以制造一个强大的共同敌人,引起同仇敌忾,从而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有助于双方“化敌为友”,通力合作,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第1节制造强大的敌人,引起同仇敌忾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敌国,经常交战。一天,十几个吴人和越人碰巧同乘一艘渡船,但都互不答理。
不料,船到江心时,天色骤变、狂风顿起、暴雨如注,巨浪汹涌而来,渡船剧烈颠簸着,吴国的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越国的一个老太跌倒在船舱里。老艄公一面竭力掌好船舵,一面让大家速进船舱。另两名年轻的船工,马上奔向桅杆解绳索,想把篷帆解下来,可一时又解不开。而如果不赶快解开绳索,把帆降下来,船就可能翻掉。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乘客们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去解绳索,此时也不分谁是吴人谁是越人了。他们默契配合得就像左右手一样。
过了一会儿,渡船上的篷帆终于被降下来了,船颠簸得也不那么厉害了。老艄公望着风雨向舟、共渡危难的人们,叹道:“吴越两国如果能永远和睦相处,该有多好啊!”
这个故事就是“吴越同舟”这个成语的来历。本来素有恩怨的两国人,在面临更大的敌人——暴风雨的袭击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同心协力、默契合作。由此可见,即使是敌对的双方,当面临更大的敌人时,双方也会消除恩怨,同仇敌忾。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
三个人为一组做简单的“撞球游戏”,谁最后被淘汰,谁就是获胜者。显然,这三个人分别构成了敌对关系。结果显示,在比赛中,如果有一个人遥遥领先,那么其他两个人就会联合起来,共同阻挠领先者得分。
了解了人们所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就有可能解除与对立者之间的警戒状态,让对方与自己达成一致,获得共赢。
其实,“共同的敌人”未必真的存在,但只要竞争的双方假想的“共同敌人”达成一致,它便是真的存在了。例如,在全球的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前两强,没有哪个品牌能够挤进去。这就在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个“宿敌”的默契配合,他们看不到具体的“共同敌人”,但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无数的敌人。所以,无论两个“宿敌”如何激烈地竞争,都不靠打“价格战”来挤兑对方,只要防住第三方,他们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继续维持,利润也就得到了保证。
在生活中,应坦诚待人,不可钩心斗角。但是,有的时候,还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要争取某人的支持,就可以把双方的共同点扩大,找到共同的利益,树立共同的敌人,使对方与自己“同仇敌忾”。在需要维护自己的合法、合理权益,而自己又势单力薄时,这种方法是有效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