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78

第78章 皇帝的眼线

梁潇被封兵部尚书,官居二品,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二品官员,因为与他一同封为二品吏部尚书的魏川年纪要比梁潇大一点点。

说到年纪,魏川还不到三十,可他的父亲太师魏启却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说来也不怪,魏川与梁潇一样,都是老来子,而且魏川也是魏启唯一的子嗣。

梁潇担任的是二品官,不用等吏部的文书,凭着四辅政草拟的圣旨,直接便可以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尤其是这么大的官,这火肯定放的不小,至少兵部也得来一次大换血。

可实际上梁潇到了兵部之后,并没有大动干戈。这并非是梁潇为人低调,而是右丞相彭远早在梁潇上任之前,就把自己的势力都调走了,剩下的也只是被彭远淘汰的残官。被调走的人中,还有兵部的左右侍郎,据说左侍郎被彭远调到了工部,而右侍郎听说是暂时调到了地方。

如今兵部正是用人之际,梁潇找人还来不及,哪有精力再往下裁。不过有一点倒合了他的意,兵部缺人,而且整个兵部又是梁潇一个人说的算,所以他趁着魏川尚未接任吏部尚书之前,把跟随自己,又在讨伐白龙教时立过功的狠人调到了自己身边。

比如说原兵部郎中聂山,这场战斗他只是将功折罪,本来没有机会提升。可梁潇坚持,吴坤也就答应了他,让聂山做了兵部的右侍郎,官居三品。对此,聂山已是感激涕零,一心的为梁潇效力。

兵部左侍郎梁潇就让王跃担任,他脑袋活,关键的时候也能出出主意。至于张魁、李猛,他们虽然功劳最大,但二人斗大个字不识几个,梁潇也只好委屈他们暂时做个兵部郎中,官居正五品。这也是不小的官,对于张魁、李猛这两个半憨半傻的人来时,也是心满意足了。

不过吏部就相对惨了一些,新任吏部尚书魏川为人狂傲,刚一上任就把廖丰选剩的人清逐一空,换上的都是魏启的部下。魏川办事还真彻底,他是吏部尚书,掌管所有三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和调配。魏川上任没几天,就以吏部的名义对地方的六、七品官员下手,逐渐换上了魏启的人。

被罢免的地方官员几乎都与左右丞相有关系,魏川要是继续下去,怕是左右丞相在朝中的亲信就全没了。这超出了二位丞相的忍耐底线,但他们不敢公然与魏启作对,无奈之下也只好投靠了魏启。

其实魏启让魏川换几个六、七品的地方官员,这并非是魏启以此来壮大势力,对于魏启,手底下多那几个六、七品的小官,一点意义都没有。而魏启这么做,真正的目标是左右丞相,他想以此作为威胁,让廖丰和彭远暗中帮他对付吴坤。廖丰、彭远何等聪明,他们早已看穿,于是就称了魏启的心。如此一来,魏启也就停止了更换低级官员做法。

廖丰、彭远投靠了魏启,这样吴坤可就势单力薄了。吴坤虽已看出魏启的阴谋,他虽苦恼,但没有跟梁潇提起,兴许是看梁潇刚继任,怕给梁潇添麻烦。不过梁潇也不是傻子,如今的局势有了变化,他也看在眼里,但此事有些棘手,他一时也没想出好的应对之法。

梁潇继任兵部尚书有些日子了,对于兵部尚书的职责已经非常熟悉,这主要是因为吴坤已把有关兵马方面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也不需要梁潇做什么,这倒让他做了个既有实权,又逍遥自在的官。

可好景不长,某天,柴宣秘密召见了梁潇。之所以柴宣急着让梁潇做上二品以上的官员,那是因为只有官职到了二品,才能有资格出入皇宫。柴宣处处受人监视,当初要是没有太后给他圆场,他也无法擅自离开皇宫。

不过梁潇明面上是吴坤的人,他以二品官员的身份进入皇宫,再以吴坤亲信的身份与柴宣谈话。这样一来,只要谈话内容不被偷听,是没人怀疑二者的关系的。

柴宣在宫内一个为自己布置的密室里见了梁潇,这也是梁潇如今以来第一次单独与柴宣见面。刚一见面,梁潇要施大礼,却被柴宣扶住。

“你我是结拜兄弟,这里又没外人,你不必如此多礼。”

“不知皇上找微臣有何吩咐?”梁潇拱手问道。

“如今左右丞相都偏向魏启那边,吴坤正身处危机,你可知道此事?”

“回皇上,微臣知道。”

“你打算该怎么办?”

“回皇上,微臣正在想。”

“这件事情朕帮不上你,不过朕相信你一定会有办法的。魏启居心不良,千万不能让他得逞。”

“请皇上放心,微臣自有分寸。”

柴宣点了点头,转移话题,又道:“朕在宫外有个眼线,以后朕就让她在暗中帮你。”

“微臣明白,但不知微臣如何才能联系上您那位眼线?”

“她是京城有名的歌伎,名叫秦畅,绰号为琴仙子。”

“啊!歌伎呀!”梁潇听闻此言,不禁吃了一惊。他倒不是鄙视歌伎,只是想不到柴宣能让一个女子做眼线。听柴宣说她是京城内有名的歌伎,想必也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

柴宣转身笑道:“歌伎只是她宫外一个特殊身份,秦畅可是卖艺不卖身,你可千万别对她有什么不良的想法。”

“皇上可别这么说,我梁潇可不是那种卑鄙无耻之人,再说我更不会对大哥的眼线下手的。”梁潇也也轻笑了声道。

“哈哈,我刚才也只不过说了句玩笑话”柴宣笑着又道:“她是大内总管曹公公的义女,对朕也是忠心耿耿。”

“皇上放心,微臣也一定不负厚望。”

柴宣闻言,点点头道:“朕写了一封书信,你拿着它去找秦畅,她看过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微臣遵旨。”

“梁兄,你先回去吧,在这里呆时间长了,怕引人生疑。”

“那好,皇上保重,微臣告退。”

梁潇辞别柴宣之后,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梁潇身为二品官员,他现在的府邸要比当初苏州梁家的府邸奢华气派得多。只是这么大的府邸,除了管家和下人之外,就他一个主人。在这住久了,就不免感到寂寞。想想自己如今在京城也算稳定了,该到时候把吴老太君和韩瑶一家接过来了。

梁潇写了书信,派人送往通州县东城乡梁家,让全家人都搬过来住。同时他在信上也注明,程虎和徐再昇也一同跟来。

送信之人把信送到通州,吴老太君等人再赶到京城,这一来一回少说也有二十天。看来这二十多天里,梁潇还得忍受着寂寞。

为了打发寂寞,梁潇穿着便服,到京城的街上逛了逛。京城内的大街小巷自然是非常热闹,城市面貌也与普通的县城不同。单说街道,就不像通州的集市,摊位到处摆。一个接一个的店铺也是生意兴隆,不管卖什么,过往之客也是络绎不绝。

梁潇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里生存过,可他看到每个店铺门前摆着的一些古香古色的玩意,倒是觉得非常新鲜。这就是物以稀为贵,这里东西要是拿到现代,可以当成宝贝一样来吸引每个人的眼球。同样,现代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要是摆在这里,也能引起大众关注。

梁潇蓦然想到,这是京城,有钱有势的人可比那个东城乡多了不知几千几万倍。要是把风铃,或是与风铃性质相同新鲜玩意摆在京城,那准能赚到大钱。正所谓,权力、金钱、美女,一个都不能少。

“你可知京城四大才女?”突然一个声音从对面传入梁潇耳中。

“你笑话我,我当然知道四大才女了。不过近一年来,这四大才女好像没有一个露过面。”此时,又一个人的声音传来。

“不过我听说四大才女之一,要重出江湖了。”

“这个我也听说了,就是今晚,在万秀楼。”

梁潇听到了这一席话后,他抬起头,看到两名二十多岁,身穿华丽服装,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富家公子。二人一边谈着话,一边朝梁潇方向走来,在他们身后跟着数十名随从。过往之人一见到他们,便刻意躲开,由此可见这伙人在京城的名声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