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07

第7章 变故

梁潇成亲的第二天,也就是夫妻二人敬早茶的那天。经过梁潇在吴老太君耳边的一番连哄带蒙,全家人对韩瑶的态度也有了些转变。

就这样又过去了两天,可韩瑶这少奶奶在梁家的地位并没有提高。这并非是梁家的人小肚鸡肠,还为成亲那天韩瑶做的荒唐事耿耿于怀。而是这两天韩瑶从不离开自己的房间,即使梁潇的大娘、二娘来看她,她也是很少说话。所以梁家多了一个少奶奶,感觉却跟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但吴老太君不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自从她听梁潇提过抱从孙子的事,这些天她不做别的,把心思全投到了梁潇的新房里。她除了天天询问梁潇进展如何,还暗中派人每晚监视新房里的动静。

梁潇成亲的第三天,也正是夫妻回娘家的那天,吴老太君得到最新消息,梁潇和韩瑶成亲至今,并未圆房。

这三日梁潇一直憋在家中,家里的庭园山水,被他逛了个遍,现在就总想着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里逍遥自在一把。今日回娘家,对他来说,就是个机会。

梁潇心情愉悦,与韩瑶结伴来到大厅,正准备跟长辈辞行。

由于梁忠书昨天夜里突然得到消息,辅政大臣之一,左丞相廖丰派亲信赶到苏州,说是调查一桩要案。梁忠书先前并没得到任何消息,他觉得事关紧要,便连夜离开了梁府,去见那左丞相的亲信。所以今天早上,梁忠书并不在场。

梁潇夫妻进入大厅的时候,发现正座上的吴老太君脸色极为阴沉。梁潇不知出了什么事,在说正题之前,先是拱手问道:“奶奶,看您今天怎么不高兴?”

吴老太君是为了梁潇成亲至今尚未圆房的事情生气,她猜想一定是韩瑶耍倔,从中作梗。只是梁潇居然还帮着她说话,这不禁让老太君更加气愤。

“我问你……”今天的吴老太君也同样没给梁潇好脸色,正要当场训斥,突然门外一声叫喊打断了她的话。

“不好了,出大事了!知府大人被京城来的官兵给抓起来了!”

听到这话,吴老太君和梁忠书的两个夫人顿时变了脸色,就连准备要回娘家的梁潇夫妇也是一阵的惊慌。

梁忠书身为苏州知府,若无大事,京城来的人也不会抓他。现如今皇帝不当政,朝廷里的势力也分了好几股,相互勾心斗角,往往也会殃及一些地方官员。

吴老太君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还哪有心思再管梁潇的事情,连忙起身向进门的那人问道:“京城的人为何要抓我儿?”

进门送信那人乃是府衙官差,也是梁忠书的亲信。他双手抱拳,连忙回道:“禀老太君,这事情是因二爷和三爷背着知府大人贩卖私盐。”

那人说到的二爷和三爷,就是梁忠书的弟弟,梁忠财和梁忠玉。话到此处,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他们贩卖私盐有些年头了,有人告到了京城。廖相爷派人在暗中已经查到了真凭实据,而他昨天夜里派来的人,就是来抓二爷和三爷的。同样身为苏州知府的梁大人也难逃其咎。”

在当时,朝廷对于打击私盐特别重视,贩卖私盐满一斤者便足以就地正法,而且还会牵连其家人。按其所说,贩卖私盐有些年头,那这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吴老太君听完此话,眼前一黑,当场便晕了过去。自己的儿子什么样,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贩卖私盐这种事情,梁忠财和梁忠玉做得出来。只不过他们为了贪图一己之私,却害惨了整个梁家。

吴老太君晕倒之后,全家人都乱了阵脚。梁潇是个刚刚穿越过来的灵魂,他对这里的历史背景还一知半解,根本就想不出什么法子。

好在梁潇的大娘孙氏头脑还算清醒,为了稳住大局,只好面对众人,高声说道:“大家先不要慌,终究二爷和三爷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老爷也只是被他们所连累的。如若不行,就花点钱先把局势稳住,然后派人去找安国公,让他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保住老爷。”

孙氏说的有几分道理,梁潇的二娘赵氏连忙叫来管家,想要安排此事。

“圣旨到!”就在此时,突然听到门外有人高喊。

圣旨,那就是皇帝的旨意。虽然皇帝不当政,辅政大臣的意思写在上面,再盖上皇帝的玉玺,作用跟圣旨一样。圣旨到了,证明事情已无挽回的余地,眼下也只能看看圣旨上是怎么说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梁忠财、梁忠玉贩卖私盐,证据确凿,罪不可恕,依律将两名人犯就地正法。梁忠书身为苏州知府,又为两名人犯兄长,难逃管教不严、纵容包庇之嫌。革去梁忠书苏州知府之职,没收梁家全部家产,将梁家一干人等全部押往京城,听候发落。”

圣旨的意思就是处死梁忠财和梁忠玉,没收梁家全部家产,梁家一干人等押往京城。梁家一干人等,包括梁潇。

梁潇顿时惊呆,心中暗自叫苦。原以为做了这个显赫世家的小少爷,从此便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可谁知好景不长,刚满三日,竟然一落千丈,还要无辜遭受牢狱之灾。回想起来,这老天爷也太会开玩笑了?

梁潇的身体本来就弱,如今又承受了巨大的心里打击,一时没调整好心情,眼前一黑,也当场晕倒。

之后梁家进来了一群官兵,他们把梁家全部家眷带走,又用两张封条把大门给封上了。

虽说梁家与安国公吴坤有关系,但梁忠财、梁忠玉触犯王法,怕是安国公也保不了他们。而且吴坤掌管天下兵马,其职责是保证国内及边关的治安。他并不常住京城,而梁家出事的时候,吴坤正在北方视察军情。

这桩贩卖私盐案,并未通知吴坤,是由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做主办理的。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名叫李延。他官居刑部侍郎,又是左丞相廖丰的门生。

由于江南盐案事关重大,而当时江南最大产盐地又在通州,所以廖丰让李延暂住通州,一边审理贩卖私盐案,一边负责监督江南一带的食盐生产及运输。

李延按照三位辅政大臣的意思,当日就处死了梁忠财和梁忠玉,随后又到梁家把梁家的家产清点一遍。

梁家毕竟是苏州第一大户,只清点其财产就花了整整一天的工夫。到了傍晚,那一家子的家丁、丫鬟,又被官兵带到了院中。由于主子出事了,他们也怕连累到自己,都不知所措,战战兢兢的跪在院子里,等待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李延还算仁义,他见院中跪着的都是下人,也没为难他们。又确认了贩卖私盐一案与这些人无关,就做主把他们都放了。至于梁忠书和他那两个弟弟的家眷,李延还是按照上头的指示,先将他们囚禁,待明日押往京城。

就这样,梁家遭受巨大变故,在一日之内倾家荡产,境况无比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