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50

第50章 两全其美

通州距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梁潇随着肖远的人马走了将近十天的路终于抵达长安。兵马进入长安城时,已是傍晚。梁潇未经歇息,直接就被送到安国公府,去见了安国公吴坤。

要说这个超品一等爵位的府邸,可绝非一般的大庭小院。单说这安国公府的正门口,最吸引人的并非是那朱门红瓦,也不是门上那个金光闪闪的门匾,而是大门两侧那两个身穿轻甲、手持钢枪,直挺挺站着的侍卫。试问在京城除了皇宫之外,哪家府邸门前有如此声势。

梁潇在国公府的正门口望了片刻,自从梁家落破至今,这一刻他已经等了许久。期间他认识了黄权,结识了许多奇人异士。有了目标,有了筹码,只要踏进这一步,就是他人生赌局的开始,是命运的转折点,但同时也注定了艰辛、坎坷的旅程。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毅然踏进了国公府的大门,而此时,唯一令他牵肠挂肚的还是李延父女。

为了前途、为了道义,他决定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事实上,这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两全其美,谈何容易。

进了安国公府的大门,里面虽没有梁府内院那些山山水水,回廊九曲十八弯,但那些楼阁整齐的布局,更显得格外庄严。行走在安国公府内的下人们穿着一致,个个腰杆笔直、步伐稳健。而他们面色庄重,从不因周围的任何事物而分神。这安国公不愧是掌管天下兵马的顾命大臣,就连对自己家的佣人也调教的如此正规化。

这还不算什么,安国公府府邸很深,梁潇这一路跟随肖远走过,时常看到三三两两身穿铠甲、手持长枪的侍卫巡逻,这又是任何府邸无法比拟的。

梁潇被肖远待到了安国公的书房,安国公吴坤正坐在书房之中阅读一些书籍。梁潇定眼瞧了瞧那个吴坤,他已年过六旬,头发与胡须已然花白,可他面色红润、神情饱满,一看就知是位老当益壮的武者。

吴坤放下手中的书籍,抬头看了看肖远,又看了看梁潇,一脸庄严的问道:“你就是梁潇?老太君还好吗?”

梁潇上前一步,连忙拱手回道:“晚辈梁潇见过国公爷,吴老太君身体安好,多谢国公爷惦记。”

吴坤点了点头,便不再看梁潇,又转过头对肖远道:“李延罪证在他手上,是不是?”

“回国公爷,是在梁少爷手里。”肖远抱拳回道。

“那好,你把它交给我吧。”吴坤点了点头,又对梁潇说道。

“这个……”梁潇不禁犹豫了片刻。

“怎么?你不愿意把它交给我吗?”吴坤看到梁潇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一双冰冷的眼神投向了他。

“不,不是!只是当初晚辈有难的时候,李延曾经帮过我,所以还请……”

“哪那么多废话!你交还是不交?”看来吴坤的脾气不怎么好,梁潇为李延求情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当场喝住。

“好好,我交,我交还不行吗。”梁潇缓了口气,虽说他的赌注并没押在安国公身上,但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此时还不能与吴坤直接发生冲突。

梁潇将怀中李延开的那张准行文书叫到了吴坤手中,吴坤看了看文书,又抬起头对梁潇说道:“要成大事,就不能太过仁慈。那李延再好,也是左丞相的人,若不趁此机会把他除掉,怕日后也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吴坤说话毫不避讳,看来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凡是心高气傲之人,都喜欢听别人奉承。梁潇想过之后,便拱手笑道:“国公爷所言极是,国公爷统领三军,真是英明神武、器宇不凡,也是晚辈学习的榜样。”

“哼!花言巧语,成不了什么大器。”吴坤突然脸色一沉,怒斥一句,随后起身,背对梁潇。看来是梁潇失策了,这个吴坤并不喜欢被人奉承。

吴坤沉默半晌,然后转过身,一声轻笑让他脸上的庄严之色淡化了些。他虽是笑了,但这笑容让梁潇看来,却是傲然的冷笑。

“毕竟这个文书是你先得到的手的,我想听听你的意思。看你应该如何处置这左丞相的人?”吴坤说着,又坐到了椅子上。

吴坤也只是这么一说,他位高权重,现在文书又在他的手中,如何处理李延,都已在吴坤脑海中形成了模式。梁潇并没有做主的权力,吴坤也不会听他的建议,但吴坤这么问,无非就是试探一下梁潇,看他能不能成为吴坤心中的可用之才。

“我认为……”梁潇犹豫了片刻,他满脑子里想着的就是如何解救李延父女,可面对安国公,根本就想不出所谓的两全其美。

眼下他也只能想到哪说到哪了,总之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要争取让吴坤放了李延父女。

“李延是左丞相的人,而我们掌握了李延的致命弱点。要是……要是留着他的致命弱点,威胁他或者是拉拢他,让他明面上是左丞相的人,背地里为咱们做事。我认为,这样要比杀了他更加实际。”

梁潇这话是现想现说,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令他头疼已久的两全其美之策,竟然在紧要关头无意之中发挥出来了。

“等等!”吴坤听闻此言后,突然喊了一声,同时用一双惊讶的眼神紧紧的盯着梁潇。

过了许久,吴坤的脸色平静下来,梁潇也缓了可口气。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其中的尺度可要掌握好了。”吴坤说完,转过头面向肖远,说道:“肖将军,还要麻烦你跑一趟苏州,配合那里的官员,办理李延的案子。”

“属下遵命!”肖远抱拳说道:“只是不知,国公爷打算如何处置李延?”

肖远也是因为方才听了梁潇的话,觉得有些道理,所以心中泛起犹豫,便想吴坤问起。吴坤此时又站起身,背对着梁潇、肖远,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何处置李延,就按照梁潇的意思办吧。本国公会让他跟你一同回苏州,和你一切去办此案。”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吴坤冲二人摆了摆手,梁潇与肖远这才退出吴坤的书房。

由于这私盐一案,是被吴坤的手下所破,而且当初处理梁家一案时,也未曾通知过吴坤。所以吴坤不必告知其他三位辅政,直接以辅政大臣的名义令肖远负责配合当地府衙官员审理通州县私盐一案。

吴坤的意思,就是把这件事情交由梁潇全权负责,可梁潇无官无职,无法任命,他也只能用上肖远的名义。所以说,在名义上是肖远审案,实质上还是由梁潇负责此案。这样一来,李延是杀是留,全凭梁潇一句话,同时也不会应为擅自做主,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梁潇在国公府住了一夜,次日清晨便随肖远赶往苏州。由于通州县私盐一案事关重大,所以审理这桩案子的地点就设在了苏州府衙,而肖远所配合的地方官员,便是那个新上任的苏州知府。

这个新任苏州知府很明白事理,安国公非常关注这桩案子,而且刑部对此事也始终回避。这就说明朝廷其它势力已经放弃了对此案的审理权。况且吴坤手底下不是没有文官,但他派来监审此案的却是位将军。意图很明显,证据确凿之后就当机立断,无需大费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