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40

第40章 生意谈成

“兴许是我那朋友道听途说,待我回去之后再向他细细询问。既然没有此事,那吴某也就不打扰李大人了,就此别过。”梁潇说完转身要走。

李延不是瞎子,梁潇折扇上的山水画旁“安国公吴”四个大字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要说书画,李芸儿在这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作为她的父亲,李延对于书画也不陌生。别的不管说,这梁潇手中的扇子,他只要看上一眼就知是真是假。

说起安国公吴坤,身为辅政大臣,手持生杀大权,而且吴坤还手握兵权,是那些辅政大臣之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也脾气最大的一个。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安国公与李延差了不知多少级。

前些日子,李延曾代表左丞相廖丰办了安国公的亲戚梁家的案子。同是顾命大臣,相互免不了都有明争暗斗。廖丰办了吴坤的人,吴坤岂能善罢甘休,他虽然不敢直接找廖丰的麻烦,但要收拾起廖丰手底下的人,那这个办理梁家案件的主审官李延就是头一号针对目标。扪心自问,哪个做官的背后没有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李延这段时间始终避讳此事,说来也是为了不让他与安国公碰面,所以廖丰才把他暂时调到通州。如今梁潇把安国公的折扇摆在李延面前,而且他还自称姓吴,这不禁让那李延为之担惊受怕、想入非非。

“吴公子请留步。”李延急忙叫住梁潇,又上前作揖,一脸笑容的问道:“敢问吴公子家在何处?”

梁潇转过身,合上折扇,轻轻笑道:“我家在京城。”

“京城!吴公子请上座。”李延在说话间,又把梁潇让进了上宾座。

梁潇到了李府这么长时间,还没捞着个座位。而如今安国公的东西一现身,就连张魁、王跃也都成了李延的上宾。李延转变如此之快,梁潇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见李延始终在盯着自己扇子下面的玉佩看,梁潇忍不住笑了一声。

“常听我的一个亲戚提起李大人,说你为官清廉、做事严谨,今日能在通州见到李大人,也是三生有幸。”梁潇合上扇子,随之又道。

“惭愧!惭愧!”李延红着脸笑了笑。“为官清廉、做事严谨”,这明显是在讽刺他。他明白今日这个“吴公子”能对他提起盐锅之事,想必也知道他已从林枫那里订了盐锅。而李延从中得了好处,自然要在梁潇面前低调一些。

梁潇看他神色不对,心中暗喜,随即脸色一沉,叹声又道:“说来我那亲戚平日里也是威风凛凛,可想不到他也有消息不灵通的时候。他曾告诉我朝廷急需盐锅,让我连夜赶制,可谁知事实并无此事,害得我赔个血本无归。”

梁潇话说到此,李延的脑子也在分析着梁潇的每一句话。梁潇自称姓吴,而吴公子的亲戚又能是谁?李延知道安国公吴坤并无子嗣,可这个吴公子拿着吴坤的折扇和玉佩,这让李延不由得联想到他就是安国公的同族亲戚。

朝廷在民间购买铁器,这对朝廷来说是芝麻绿豆的小事,这个消息绝不可能是安国公传出来的。李延心想,之所以这个“吴公子”这么说,定是他以安国公之名来压自己。

林枫买给李延铁锅之时,打的是兵部尚书张程的旗号,而梁潇摆出的可是安国公。一个是二品尚书,一个超品公爵,孰重孰轻,李延心里也掂量了一番。

“实不相瞒,朝廷最近确实要在民间购买些制盐的铁器。只是这次所购的数目较多,又害怕民间的一些次品残货混杂其内,所以本官才格外慎重,不对外人提起此事。”李延说着,表情略显为难。

梁潇见李延松口,便趁热打铁,起身来到他带来的那口铁锅旁,笑着对李延说道:“这个李大人尽管放心,我家的铁锅个个都是极品,绝对没有残次品混入其中。”

“是、是,吴公子带来的东西,当然没有……”李延点头笑道,可话没说完,梁潇又抢来说话权。

“我这铁锅采用的是产于邯郸的铁矿石,再加一百二十道工序精心打造而成。”

“是、是,只是……”李延脸色颇显为难,可话还没说,梁潇再度打岔。

“我这铁锅是经过高温溶解,在对其进行科学的去碳脱磷,钢性十足、经久耐用。”

“是、是……”

“您听听它的声音。”梁潇又用手敲了一下锅底,随后道:“看看这钢性,再看看这做工。次品什么样,极品什么样,是不是好货您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做生意从不糊弄人,别的不敢说,这锅您使个十年八载的不成问题。”

说来李延是做官的,他又不是打铁的,梁潇的话他根本就听不懂,在铁锅上他更看不出什么门道。其实梁潇对于铁艺也是一窍不通,但他能说会道,随便组织些词语,就足以把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李延“介绍”迷糊了。

“吴公子的东西都是极品,本官自然信得过。想不到吴公子对于铁器也如此了解,着实让本官佩服。”李延见梁潇“介绍”完了,也不禁奉承了一句。

“自己建的企业,当然要多了解一些知识了。”梁潇正在行头之上,竟然厚颜无耻的吹嘘一句。

“企业?”李延没听说这个新明显,不免皱起眉头嘀咕一句。

“对呀,我的企业。”梁潇又道:“逍遥铁制品生产销售有限公司,隶属逍遥集团。”

李延更听不懂,只是以为隔行如隔山,自己是官,没听过一些商场上的叫法,也是有情可原的。他点了点头,又道:“那不知吴公子有多少这样的铁锅?”

李延跟他谈到正题,梁潇连忙郑重其事的道:“不知李大人需要多少?”

“根据朝廷下来的文书,一共需要一千多只。”

“我这正好有一千多只铁锅,都是极品。”

梁潇想了想,记得程虎跟他说过,林枫是八百文一只卖给李延的。为了证明自己地位要比林枫高,他那铁锅的价格也要比林枫的高。

“九百文一只,李大人意下如何?”

李延不禁皱起眉头,神色再度显得为难。八百文一只铁锅的价格在林枫那里购买,这已经是高价了,而梁潇要九百文,他有些承受不住。虽然这不是花的不是李延的钱,但收购价格太高,难免在上级那里不好交代。

“吴公子,可不可以稍稍低一点?八百文一只你看如何?”李延态度诚恳,开始对梁潇商量。

李延把价格拉到了八百文,与给林枫的价格一样。一只锅差一百文,一千只锅也只差一百两白银。梁潇倒不是差这点钱,只是他总想着要高林枫一等。

“九百文就九百文,一分钱一分货。再说了,朝廷给李大人的收购价格我也听别人说过,到时我可以跟李大人签订一两银子一只锅的契约。除此之外,我一只锅在给您返回一百文。”说到此话时,梁潇的声音降低了许多。

梁潇也知道,当官的要是见了利,什么事都敢做。梁潇跟朝廷签订一千文的契约,而他只收九百文,这样剩下的一百文也就是李延的了。除此之外梁潇一只铁锅还给李延一百文的回扣,那加在一起,李延就能白得二百两银子。而这些都是李延分内之事,无需上下打点,一句话便可摆平。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李延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