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26

第26章 通州县城

虽然韩瑶对于梁潇的话根本就听不明白,但她却听得来劲,时常眯着眼睛,投来阵阵微笑。

“对了,黄兄。”梁潇转过头,又对黄权说道:“你家在京城,又世代经商,在商场上一定有很坚实的基础。等我们逍遥集团需要扩大的时候,还望黄兄多多帮忙。”

梁潇是在为以后的发展寻一个靠山,他的目标是京城,而黄权就来自京城长安,而且世代经商,一定有些实力。梁潇救过黄权的命,如果有需要,找他帮忙,便是创世期间的一条门路,这也是梁潇非要叫上黄权的原因。

“那是自然,梁大哥头脑灵活,看事情入木三分,乃是当世难求的人才。日后你若有需要,尽管到京城找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黄权说到这里,突然神色一转,黯然说道:“只可惜我家中有些琐事未曾处理完毕,否则以你的才华,绝对不该留在这个地方。”

梁潇听了这话,沉思片刻后,又道:“黄兄不用说我也明白,家族制企业就是这样。看起来家庭很和睦,但私下里勾心斗角。黄兄的家事我不便参与,不过日后我要是闯出了名堂,只要黄兄开口,我一定想办法帮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真的吗!”黄权眼睛冒出精光,但片刻后,脸色微变,道:“可我想要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得的。”

“那要看我想不想得,事在人为,只要动动脑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好,梁大哥,若是你能帮我得来我想要的东西,到那时你要什么尽管开口。”

梁潇听闻,颇为振奋,他起身笑道:“黄兄,你我真是相识恨晚。一会儿让我夫人买些酒菜,我看不如趁此我们结拜为兄弟。”

“结拜!”黄权顿时一愣,从他的目光中能看出他有些犹豫。

这个年代的人比较重情意,即使是结拜的兄弟情意。这与梁潇曾生活的二十一世纪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生意场上,到处都是八拜之交。只要生意谈成了,哪管是从未见过,上了酒桌,一高兴,便是结拜兄弟。一旦涉及到利益,可没一个念及兄弟之情的。

古人则不同,上有天地神灵作证,一个头磕下去,从今以后就生死之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梁潇非要跟黄权结拜,也是抓住了古人这一弱点。

“好,我们今天就在这结义金兰。”黄权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了。

梁潇把那五两银子给了韩瑶,其实买一些酒肉花不多少钱。她把东西买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

结义无非就是跪在供桌下面,说一些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之类的话,在做一些个有代表性仪式。通过这次结义,梁潇知道他与黄权同岁,只是生日小了两个多月,所以梁潇就要对黄权叫大哥。

梁潇是个穿越灵魂,要说他的实际年龄,足足比那黄权大出十多岁,现在又要反过来对他叫大哥,真有些叫不出口。不过回头一想,叫大哥就叫大哥,不管是什么年头,当大哥的未必吃香,反而当小弟的遇到困难,做兄长的就必须伸出援手。

结义之后,供桌上的东西谁也没有动。不管怎么说,韩铁生是长辈,有好东西也要等他回来一起吃。

次日,梁潇开始筹备制作风铃的原料。韩家的铁匠铺也只能提供一些铁制的鳞片,至于贝壳、铃铛、彩墨,这些东西他还需要四处去买。

东奔西走了一整天,除了彩墨之外,其余的材料都已经制备完善。彩墨那东西乡里根本就买不到,也只有等到第二天赶去县城。

由于上次他们在通往县城的山路中遇到了土匪,梁潇一提出这个建议,就被所有人给驳回了。梁潇又怎能轻易放弃,他冷静的想了想,明日张魁、王跃都在铁匠铺里忙,他一个人到县城,一旦遇到麻烦,他自己还真没法脱身。

张魁、王跃指不上,他就开始怂恿韩瑶。最起码韩瑶懂武功,紧要时刻,她不但可以照顾自己,还能保护梁潇。于是梁潇就从吃完晚饭,一直跟她絮叨到睡觉前,就连进了被窝,嘴也没闲着。韩瑶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

翌日清晨,梁潇收拾东西准备出发。韩瑶先前与韩铁生打过招呼,中午不用她送饭,便腾出工夫,与梁潇同行。

可谁料黄权偏要跟着一起去,说是在家憋得烦闷,要到县城里转转。梁潇见他伤势未愈,便百般劝住。可黄权执意要去,梁潇、韩瑶劝不住他,也只好带其同行。

一行三人沿着山路去了通州县城,而这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危险。自从前几天黄权等人被土匪劫持过一次之后,这里还是如往常一样,从未发生过意外的事件。兴许正如那个老者所说,他们事前得罪了人,所以上次事件并非偶然,而是有针对性的。

这件事始终瞒着韩铁生,所以他们要抓紧时间。到了县城之后,梁潇开始四处购买彩墨。东城乡毕竟是乡村,怎么也无法跟县城相比,梁潇还没用上半个时辰,就买齐了所有的东西。

三人正决定往回返,可就在他们走到县衙门口时,突然发现那里围了很多人。

衙门口八字开,左边是鸣冤鼓,右边的是告示板。此时一名衙役出来贴告示,同时又引来了十几个老百姓过去观看。

“通过本县与刑部侍郎李大人的共同查证,城东乡深山中劫匪杀人一事属实。望各位父老乡亲今后出行多加防范,凡途经深山者必须结伴,切勿单人独行。若有提供杀人劫匪行踪者,赏银千两。”

梁潇跟着那些百姓挤到了告示板前,由于他对古文还很陌生,所以读这些文字时,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一点都不连贯。

那十几个百姓也跟着梁潇读字的速度,好歹算是看完了。可是这些人知道了什么内容之后,便三三两两的散了。到了最后,告示板前,就只剩下了梁潇等三人。

“黄大哥,看来是有人要帮你伸冤了。”梁潇回头对黄权说道。

黄权没理梁潇,却是一脸的忧愁。面向告示板,叹声说道:“这帮家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希望他们不要查出什么。”

“啊?”梁潇不禁茫然,疑惑问道:“他们查不出来,那怎么帮你伸冤呀?”

“嘘!小声点!”黄权顿时一惊,连忙四处看了看,似乎是不想让外人知道他遭人劫持的事情。

而就在此时,两把轿子停在了县衙门口。刚一落轿,县衙的衙役们全都列队出门迎接。跟在众衙役身后的,是一位身穿墨绿圆领官袍、头戴乌纱官帽,脸盘臃圆、身体肥胖的中年,他便是通州知县。

打头的轿子轿帘一拉,从里面出来一名身穿红色官袍,体型略瘦的中年人。通州知县见了他出来,毕恭毕敬的迎了上去。

“这人是干嘛的?就连本地的县令都要亲自出门迎接。”梁潇看到此景,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官差好几品,他能不出来迎接吗。”黄权撇了撇嘴道,那表情简直目空一切,好像这两个朝廷官员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你认识他?”梁潇问道。

“他是刑部侍郎李延。”黄权淡然答道。

“哦。原来他就是李延,我居然到现在才见到他。”梁潇听说眼前那位便是曾经放他一马的李延,心中不免又有些感慨。

“怎么?你认识他?”黄权盯着梁潇、韩瑶,好奇的问道。

“嗯,我家刚出事的时候,他曾经放过我们一次,否则我恐怕现在还在京城的大牢里呢。”

梁潇想起了梁家一日之内倾家荡产之事,脸色又显得格外凄凉。

“一个刑部侍郎,不在刑部辅佐刑部尚书,却被派到这里来监管地方,也不知道那些顾命大臣成天都在想些什么。”黄权突然面色不悦的道。

“顾命大臣是怎么想的,关你什么事。”梁潇对他那副表情表示不满,当场埋怨了他一句。

黄权未语,仍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县衙门前的两个轿子。此时,后面的轿子轿帘拉开,从轿子里走出一位身穿蓝色长裙,长相俊俏,举止端庄的年少女子。这女子一出现,却让梁潇、黄权两个大男人全都在一时间目瞪口呆。

韩瑶看了看黄权呆滞的表情,不由得偷笑一声。回头再看梁潇,她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你在看什么呢?”韩瑶不怀好气的对梁潇说道。

黄权听了顿时一惊,立即收回了目光。梁潇却依然厚颜无耻的看着,直到韩瑶锐利的眼神递过来,他上身子才冒了一股凉气。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随后梁潇笑了笑道。

韩瑶、黄权摇了摇头,梁潇又道:“那天就是她买了我的花,想不到她竟然跟李延认识。”

说话间,李延与那蓝衣女子被知县带入了县衙。梁潇等人刚要转身离去,突然听到身后有喊:“梁少爷。”

梁潇一愣,心说:“是叫我吗?”

众人回过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矮小,穿着深蓝色长衫的中年人一脸笑容的朝梁潇等人走来。

梁潇一见此人,心中万分惊喜,连忙走向前,拱手笑道:“原来是刘老伯,您怎么到通州来了?”

这刘老伯正是苏州府衙中的主簿刘佟,梁家出事的时候,刘佟曾让梁潇装病,所以梁潇认得他。自从李延放走梁潇、韩瑶之后,这个刘佟就一直跟着李延来到了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