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02

第2章 强抢民女?

“二娘,你说的那个韩瑶长得什么样呀?”梁潇笑着问道,虽说这桩婚事他做不了主,但女方的长相还是要关心一下。

“放心吧,那姑娘俊着呢,绝对配得上咱梁家的小少爷。”梁潇的二娘曾跟随吴老太君亲自去过韩家提亲,所以韩瑶的长相她是一清二楚,回答起来也是胸有成竹。

听说那姑娘长得俊,梁潇也就放心了,回想起来,也算是桩美事。

突然门外传来女子嬉笑的声音,赵氏回身看了看窗外,一蹙眉道:“一定是你的姐姐们和那些不董事的丫鬟在偷听,不跟你讲了,我还是回去吧。”

“恭送二娘。”梁潇说了句客套话,想要起身,但这身子太弱。爬了半天愣没起来,只好躺在床上点了点头。

“你好好躺着吧,等你好了之后我再给你讲。”梁潇二娘看了看他,又微微笑道。

“讲得好好的,怎么不讲了?”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再度传来,转头望去,竟然不知吴老太君也在窗外偷听。这是宝贝孙子醒了,老成持重的吴老太君也变得顽皮起来。

“见过老太君。”梁潇的二娘向吴老太君施了一个万福。

吴老太君身穿镶金长褂,手握檀木龙头拐杖,白发挽与脑后,绾上一支金凤叉。面色红润、神情饱满,走到粱潇与他二娘近前,慈眉一弯,轻轻笑道:“潇儿的气色好多了,都是梁家祖宗显灵呀。”

“潇儿见过奶奶。”粱潇看到那个如雷贯耳的吴老太君,有些紧张,急忙向她请了安。

“没规矩,叫老太君,叫什么奶奶。”梁潇二娘面色不悦的道。

“不,奶奶就奶奶,只要是从潇儿口中说出来的,叫什么我都爱听。”吴老太君笑颜绽放,梁家的独苗,自然要宠溺一些。

“奶奶,我饿了。”粱潇突然觉得肚子里直打鼓,便撒娇似的对老太君喊饿。

粱潇整整三年没自己要吃的了,不管多重的病,只要肯吃饭,就是康复的预兆。吴老太君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听说粱潇喊饿,乐得嘴都合不上了。连忙凑上前去,轻声的问道:“潇儿想吃什么?”

“我想喝粥。”粱潇觉得自己的虽然饿,但胃里很不舒服,油性大的反倒吃不进去。

“对,刚刚醒来,太硬的东西吃了伤胃,吃点稀饭正合适。”吴老太君慈爱般的对梁潇说完,又转过头,脸色顿时变得庄重,对那身后跟来的丫鬟们说道:“吩咐下去,给潇儿煮点稀饭,不要太硬了。”

“老太君,这稀饭还是由我亲自来做吧,潇儿自小就吃惯了我做的饭,让别人做我也不放心。”梁潇的二娘赵氏在一旁说了一句。

赵氏一直对梁潇关爱有加,这个稀饭让她来煮吴老太君再放心不过了。

“潇儿,吃东西了。”没多时,赵氏端着一碗米粥走了进来。

吴老太君心疼孙子,接过赵氏手中的米粥,亲自用勺一口一口的喂他。梁潇吃了东西,觉得身子舒服很多,便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睡着了。

有了家人的眷恋,被幸福包围的梁潇一直睡到第二日清晨。由于稀饭的作用,梁潇的身体又硬朗了许多,甚至可以下地走路。这让吴老太君知道了,如同年轻了好几十岁。除此之外,今日还有一桩喜事,那便是梁潇成亲的日子。

梁家请来了当地,甚至是京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吴老太君和梁忠书招待宾朋,忙的不亦乐乎。

难得老太君抽出空,在梁潇大娘和二娘的陪同之下,到了粱潇的新房。

此时的梁潇,已在丫鬟、侍女的帮衬之下,穿好了新郎官的衣服,而他正对着一面铜镜,欣赏着自己英俊的相貌。

老太君进门之后,看到梁潇的一身大红新装,不知怎么的,倒抹了把眼泪。屋中女眷急忙应上,七嘴八舌的劝慰起来。

“想我潇儿八岁进学,十二岁过乡试,就拿了个秀才。原以为梁家祖上积德,能再出个官贵,可谁知还不到一年……”老太君说到这里,又抹了一把眼泪:“现在好了,潇儿都要成亲了。”

“老太君,这大喜的日子,您说这个干什么?”站在吴老太君身旁的赵氏埋怨了一句。

“好,不说这些了。”老太君总算是笑了笑,又对梁潇讲起了如何拜堂,以及如何入洞房的规矩,直讲得梁潇心里好不紧张。

就在一屋子人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身穿罗缎长衫的中年男子跨进屋中。那中年男子面色不悦,像是遇到了什么要紧的事情。可他一到屋里,先是双手抱拳,对这吴老太君说道:“见过老太君。”

吴老太君看了看那名男子,又回头笑着对梁潇说道:“这是你二叔,还不给你二叔见礼。”

“潇儿见过二叔。”粱潇说着,心里暗想:“我二叔不就是老太君的亲儿子吗,这梁家是什么规矩?亲儿子见到母亲,也得叫老太君。”

“你有什么事吗?”吴老太君问道。

“回老太君,听通州那边传来消息,韩铁生的女儿因为不愿意嫁给咱家潇儿,竟然在昨晚离家出走了。”

“你说什么!”吴老太君闻言,险些气得背过气去。众人慌了阵脚,连拍胸带捶背的,这老太太算是顺过了这口气。

“岂有此理!这丫头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咳!咳!”吴老太君说道此处,又岔了一口气。

“老太君息怒,别当着潇儿面说这事。咱们还是先回大厅吧,那里有一屋子的客人,还得等您主持大局呢。”在众人安抚完之后,梁潇二叔梁忠财凑过去轻声说道。

吴老太君回过神来,看了看一脸茫然的梁潇,然后带着所有人匆匆地离开了他的房间。

众人走后,梁潇回味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他倒没有生气,只是觉得好笑,心说:“这个丫头宁愿离家出走也不愿嫁给我,我有那么差吗?”

一个刚穿越的灵魂自然不会计较这么多,但梁家其余的人可急得火上了房。给梁潇冲喜的事暂且不说,单看那梁家大厅之中来此贺喜的客人,都是当地或是京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好了今日成亲,现在新娘子跑了,这要是传了出去,让那吴老太君和苏州知府梁忠书的脸往哪放。

梁家的人又怕新娘逃婚的事影响到梁潇的心情,所以整个上午也没人来打搅他。晌午又吃了一碗稀饭,梁潇觉得烦闷,便出了自己的屋门。

这梁家不愧是苏州第一大户,府中楼阁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边,回廊九曲十八弯,贯穿于楼亭阁宇之间,使其四通八达。庭庭院院也是布置雅观,绿树、假山、水池、荷花,设于其中,更为鲜明。如此景致,估计可以与皇宫的御花园相媲美。难怪古人有云:苏州园林甲天下。

梁潇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不由自主的游走在回廊之中。蓦然耳旁传来嬉笑的声音,梁潇举目望去,就见两名身穿粉衣的丫鬟在回廊的对面打闹。他觉得好奇,便走过去打招呼。

“两位姐姐,你么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两名丫鬟刚才只顾得打闹,竟然没有看到梁潇过来。他这一打招呼,着实把她们吓得不轻。

“小……小少爷!”两名侍女一撩裙边,轻轻弯下腰,施了一礼。

梁潇冲这两个笑丫鬟笑道:“我是觉得老躺着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才出来透透气。”

“小少爷的气色好多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其中一个丫鬟轻笑着,调皮的道。

想到自己的俊俏娘子婚前逃跑,梁潇叹了口气,似笑非笑地道:“哪还有什么喜事呀,你们没听说吗?新娘子都跑了。”

另一个丫鬟捂着嘴笑了笑,随后又道:“小少爷还不知道吧,你的新娘子已经找到了。听说她爹要亲自把她绑到梁家,现在应该在路上。小少爷的喜酒今晚我们是喝定了,到时别忘了给赏钱呀。”

“什么!绑……绑到梁家!开什么玩笑?这不成了强抢民女吗!”梁潇不禁目瞪口呆。

虽说他在前世也闯出了一番事业,但还未曾干过绑着人家姑娘要跟自己成亲的事。这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竟然就有桩“强抢民女”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看来老天爷给的这份厚礼还很特别呀。

“小少爷真会开玩笑。”这时一名丫鬟又道:“多少女子想嫁到咱们梁家都求之不得呢,她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且她爹都已经答应了,何谈强抢呢?”

细品品她的话,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父母之意,媒妁之言,即使她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由得她做主。总之错不在粱潇,既然那姑娘长的俊俏,那何不顺水推舟。没办法,他也是在按老天爷的意思办事。

“你们在跟小少爷胡说些什么!什么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忽然一个尖厉而又严肃的声音从两名丫鬟身后传来,二女立即回身,顿时惊慌失色。

“见过大夫人。”二女异口同声,但声音都不敢抬太高,估计是刚才说了不该说的话,被这大夫人听到了。

梁潇抬头望去,只见一名穿着打扮与他二娘近似的中年妇人站在面前,只是这妇人的脸上多了些鱼尾纹,显然年纪要比他二娘赵氏大上几岁。但看着妇人的神色要比他二娘庄严的多,估计脾气也比他二娘大。

“潇儿见过大娘。”梁潇昨晚见过这妇人,她是梁忠书的大夫人,也是梁潇的大娘孙氏。

梁家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夫人脾气不好,但她唯独对梁潇宠爱有加,可见这独苗在梁家每个人心中的重要性。

“潇儿能下地走路了,看来再病也在渐渐好转。”孙氏信步来到梁潇面前,轻声笑了笑。可随后又回头怒视了一下刚才的两个丫鬟,怨道:“别听下人们胡言,她能做梁家的媳妇,那是她的福气。不过她要是到了梁家之后,你可要善待人家,也要告诉她,主子就是主子,下人就是下人。做了梁家的媳妇,就是梁家的主子,别惯坏了这些不懂规矩的下人。”

孙氏说到这里,犀利的眼神又向两个丫鬟投了过去,这让那俩丫鬟不禁打了个寒颤。

“潇儿谨遵大娘教诲。”梁潇紧忙拱手称道,他也感到这梁家的规矩确实不少,而且刚刚也是亲眼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