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王朝1
6185300000017

第17章 养士之风与客卿制度(2)

吕不韦在秦养士,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1.他自己并非秦人,却官至丞相。这对秦以外希求功名之士,具有极大的诱惑力。2.吕不韦大权在握,既可为供养食客提供便利,又不致引起别人的嫉恨和反对。3.在兼并战争中,秦国正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出,秦国削平群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没过多久,投到吕不韦门下的食客就达3000人之多。

这3000人的名字,绝大多数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被人所知。但有一个人,却在秦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直到今天,他还时常被人提及,那就是李斯。

五、李斯的心愿:来自老鼠的启示

李斯出生于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年轻时做过郡小吏。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他,看够了人间的苦难,也看透了世态炎凉。有一次他上厕所,看见那里的老鼠,吃的是粪便,还要不时地受到人、狗的惊吓,又联想到仓库中见到过的老鼠,一个个肥肥硕硕,吃的是好粮食,住的是宽敞的大房子,也没有人、狗来惊扰,两相比较,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人的命运,不就是和这些老鼠的命运一样吗?所谓‘贤’或者‘不肖’,就看各人所处的位置了!”

怀着爬上社会上层的强烈愿望,李斯去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学。和他一起做学生的,还有韩非。与韩非相比,李斯的理论修养就显得太差劲了。但是他对帝于之学却有着特别的感受,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他可以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得出神入化。

在荀子那里学习结束后,李斯环顾当时的天下形势,觉得自己家乡楚国对自己不会重用,楚王也不足以成大事,其余的国家又都太贫弱,只有仕秦,才能施展抱负,才会有前途。于是他决心投奔秦国。

临行前,李斯去向老师告别,荀子劝李斯不要走的过于匆忙。李斯回答:“常言道,‘得时无怠’。遇到时机决不可错过,否则时不再来。当今各国争雄之时,充当智囊、实际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士,学生决不可错过这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荀子又问李斯:“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秦国呢?”李斯直言相告:“形势已经很明朗,秦王有吞并天下的决心,称帝的条件也已具备,所以学生要入秦以求建功立业。”说到这里,多年压抑在心中的酸楚和愤懑也随之溢于言表:“处于卑贱之位而不设法改变自身状况的人,连野兽都不如。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如果久居卑贱的地位,长期生活于穷苦之中,而不图改变,还标榜什么‘无为’、不谋‘利’,这绝不是士的真情,是虚伪骗人的。所以,学生就要西去向秦王游说啦!”

就这样,李斯来到了秦国。其时庄襄王刚去世,吕不韦控制着朝野上下。善于观察风向的李斯毫不犹豫地投到吕不韦的门下。起先,他仅是一名最普通的宾客——“舍人”。没多久,吕不韦觉察到李斯是个人才,就任他为“郎”。这是一份围绕主人左右、帮助处理事务的差事。于是,李斯利用一切机会,在吕不韦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

一次,李斯随吕不韦晋见秦王。李斯不失时机地向秦王和吕不韦提出自己对天下形势的看法。他认为,秦国不断取胜已经有六代了,东方诸侯国已被秦打得服服帖帖,因此要趁势消灭东方各国,早日统一天下。他还提出使用反间计离间各国君臣,以加快统一步伐。

秦王政对李斯的谋略卓识深为赞赏,就任命他为长史。不久,秦王政又拜李斯为客卿。

六、客卿:戴有“光环”的宾客

何谓“客卿”?

客卿是那些头上戴有光环的宾客。“光环”何来?来自于被授予“卿”这个荣誉称号。所以,“客卿”可用一个简单的等式表示:客+卿=客卿。

陶马春秋战国时期,招徕和延聘宾客的现象,在许多国家都不鲜见。而来自异国的宾客,在一些国家得到重用的事例,也不胜枚举。正是在这种引进、选用人才办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客卿和客卿制度。

“客卿”一词,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秦惠王谓寒泉子”条。该条言及:“客卿张仪。”南宋鲍彪注:“(张仪)魏人,仕秦。惠五年为客卿。”这是说张仪在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国被拜为客卿。目前,虽然尚不能确考客卿究竟起于何时,又最先起于何国,但从现存的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客卿制度产生于战国中期,盛行于秦国。

秦国的客卿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客卿是一些具有荣誉头衔的高级宾客,有事时请出来,给以带兵、办外交、谋国政、决疑难的种种权力。但客卿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也未作为一个等级列入秦国的爵秩。

2.客卿按需要而设,没有数额限制。像秦昭王时,在秦国做客卿的人,见之于《史记·秦本纪》、《楚世家》、《穰侯列传》的,就有通、寿烛、错、胡伤、灶、司马梗、范雎、蔡泽、造9人。

3.给草介之士求仕提供一个阶梯。张仪、范雎、李斯之辈,大多布衣出身。他们以自己的才华或一技之长,被任命为客卿而加以擢用。秦王根据他们各人所建的功绩,再决定究竟何时授予何种官职,像张仪,惠文王五年拜为客卿,惠文王十年正式任相。范雎也在做客卿数年之后,转拜为相。也有快的,像蔡泽由客卿登相位时不逾年。当然,不能排除有些客卿会因种种原因不能迁转为官。所以,国君任命客卿,带有试用的性质。

客卿制度是战国时期国君为选用异国人才而特定的一种制度。其中秦国的客卿制度,发育得最为完善,实施得也最有力,从而为广泛接纳四方睿俊超特之士、选用各色异国卓荦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秦国客卿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真正做到了不论门第选拔人才。给人才以特别的尊崇和礼遇,同时又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甄别,将所识之才安排到最适当的位置上。

前面说过,一直到吕不韦出任秦相以前,秦国不流行养士。但是,秦国一直有任用异国人为官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到战国中期又形成了客卿制度。这不仅吸引了六国人才源源入秦,也使秦国走出了一条与东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别的选拔、任用人才的道路。

七、“逐客令”与《谏逐客书》

正当李斯按照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向上攀登的时候,平地里掀起了一场风波,几乎葬送了李斯的远大前程,而且还差点毁弃了秦国几百年来招揽宾客的传统。

原来,秦国挖出了一个奸细。奸细名叫郑国,从韩国而来。他针对秦王喜欢大兴土木、修建工程的心理,劝说秦国建造一条庞大的水渠,引泾水入洛河。韩王让郑国实施这一“阴谋”,是想用浩大的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国力,滞缓秦军东进的脚步,从而可以给自己多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

韩国“疲秦”计划一经识破,立即引起秦国统治集团的不安。尤其是那些王室贵族,他们眼见东方各国的才俊之士纷至沓来,抢夺自己的饭碗,谋取本属于自己的利益,早就嫉恨在心。这时更压抑不住忿忿不平的心情,纷纷叫嚷:将外籍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去:他们都是奸细,是派来从事间谍活动的。

年轻的秦王政也按捺不住了,他生怕那些外来的宾客坏了他的统一大业。于是,一道“逐客令”从他手上签发了出去。此命令限期将秦国所有的外来宾客全部驱逐出境。

秦国的这次逐客,迫使不少山东的人才离秦而去。李斯也打点好了行装,准备出发。可是,他思之再三,觉得不甘心。终于,他下定决心,为了秦王,也为了自己,他要站出来说上几句话。李斯拟了篇奏章《谏逐客书》。

在这篇奏文中,李斯从秦史上举出一系列典型事例,说明秦国历代由于能够信任、擢用非秦人才而使国家发展、昌盛。如秦穆公信用百里奚;秦孝公信用商鞅;秦惠文王信用张仪,秦昭王信用范雎。他说,如果这四位君主不任用外来的贤士、客卿,哪里会有今天强大的秦国呢?所以客卿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接着,李斯又用酣畅的笔墨,进一步劝说秦王:“现在,君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随侯珠、和氏璧,挂着明月般的珍珠,佩着太阿的宝剑,骑着纤离的骏马,张着翠风羽毛装饰的旗帜,支着灵鼍皮的大鼓,这些珍稀宝物都非秦国出产,但君王却十分珍爱。如果只有是秦国产的才能用,那么,夜光璧就不能装饰在秦国的朝廷,犀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也不能成为玩赏的东西,郑、魏两国的美女也不能在后宫侍奉您了,外来的骏马也不能在您的马厩中供您使用了,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都别运来了。还有那宛地的珠,阿地的绢帛,各地的锦缎,窕窈的赵国女子,也都不能为大王享用了。现在,秦国宫内流行的是极其好听的郑、卫之音,如果按照秦国以外的东西都不要的原则,这些音乐也不能听了,还是演奏秦国的瓦器、竹筝拍大腿吧。可是大王还是喜欢听悦耳的郑、卫之声,不愿听敲击瓦器的声音。这是什么原因呢?无非是为了称心、快意。然而,大王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此人才能如何,为人怎样,只要不是秦人,就一律驱逐出境,这岂不是把人看得比珠玉和声色都不如吗?这种做法哪里像制服诸侯、统一天下的君主呢?”

最后,李斯向秦王政提出忠告:“土地没有国界,人民可以自由来去。三皇、五帝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就是由于百姓都向他们投奔。现在君王却反而抛弃百姓,驱逐宾客,这不是资助敌国,让他们去为别的诸侯国建功立业吗?这样一来,使天下的有识之士,不敢西来,真所谓‘给寇借兵,给盗送粮’。要知道,不生于秦国却对秦国有用的物品不少,而不生于秦国却愿为秦国效力的士更多着呢!君王的‘逐客令’一下,势必将秦国的宾客赶走,这对内损害了百姓,对外结怨于诸侯。这样一来,国家就有危险啦!”

不久,《谏逐客书》送到了秦王政的案头。

八、与士人携手:秦王政的选择

早年的嬴政,尚能听取不同的意见,有时还勇于纳谏。当他一口气读完《谏逐客书》后,不由得被深深地震动了。他既欣赏和佩服作者生动、形象而又富于韵致的语言,以及入情、入理而又精辟、透彻的分析,更为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折服。他立即决定改变排斥客卿的政策,撤除“逐客令”。

同时,他下令召见李斯。这时,李斯已经启程,准备到别的诸侯国另谋出路。因为,秦王下令逐客的时限就要到了。秦王的专使骑着快马,在咸阳以东数十里的骊邑(今陕西省临潼境内),将李斯追上。秦王宣布,李斯官复原职。自此以后,秦王更加倚重李斯。

秦王政为秦国追回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个人才——李斯,则矫正了秦王“逐客”的错误决定,这使得秦国能将广开国门、延揽人才的政策继续执行下去,进而为实现统一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逐客令”废止以后,东方国家的宾客源源不断地西向涌入秦国,其中不乏有才干、有见识的精英人物。后来为秦国统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尉缭,就是其中的一个。

尉缭(尉是官名,缭是他的名字)是魏国大梁人,公元前236年来到秦国。秦王政对他十分敬重,和他行平等的礼节,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亲密得好比兄弟。然而尉缭对秦王政的性格有所认识后,认为他“少恩而虎狼心”:事业未成,肯屈居人下,但一旦得志,就极易吃人;假如哪天他统一天下,天下的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缭意识到不能与秦王政长期相处在一起,就设法逃跑。

秦王政发觉,力加劝阻,并任命缭为国尉,加以重用。

国尉是秦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辅助国君策划和指挥军事。在这个位置上,尉缭为秦国最后扫平群雄,建立了巨大的功勋。他曾建议秦王政继承范雎“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还进献了离间六国诸侯的计策。他指出,同强大的秦比,诸侯犹如郡县的臣;但是,如果他们实行合纵,出其不意地对付秦,秦就很可能招致危险。他要秦王政不吝惜财物,出重金贿赂各国的“豪臣”,阻止六国合纵,这样就可以灭掉六国。

以后的事实证明,尉缭的这些建议,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尉缭还著有《尉缭子》一书,这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尉缭对战争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经验、观点。

在嬴政统一天下和统治天下的时代,被他委以重任的非秦人士,除了李斯、尉缭,还有一大批,其中包括:王、茅焦、桓、王翦、昌平君、昌文君、王贲、李信、王绾、冯劫、王离、赵亥、隗林、赵婴、蒙恬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奔走效劳,嬴政才能取天下、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