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2
6182400000039

第39章 风流县令郑板桥

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郑板桥也多了一个绰号——“风流县令”。

成全和尚与尼姑的好事

在山东范县府衙的大堂之上,跪着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尼姑,旁边还有一群无赖,只听到县令对小尼姑和小和尚说:“既然你有情,他也有意,年龄又相当,本官有意成全你们,你们如果愿意,从现在起就可以还俗,在大堂上结为夫妻。你们愿意不愿意?”小和尚和小尼姑做梦也没有想到大老爷不但不判他们的罪,而且还恩准他们结为夫妻,这天大的好事哪有不愿意的道理。二人当即跪下给青天大老爷磕头谢恩。

县令笑着说:“快快起来,本官昨天刚刚卖了一幅画,手边还有一些银两,就送给你们作贺礼吧!另外,本官还要送你们一首诗作贺词”。只见县令提起案上的判笔一挥而就:“一半葫芦一半瓢,和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这就是发生在郑板桥出任山东范县(今河南省范县)县令期间,留下的一段审案佳话。

恶人告状

郑板桥不仅画画得好,而且还具有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有一天,一大群人来到范县衙门吵吵嚷嚷要告状,领头的是本地有名的一个赖皮乡绅,身后跟的都是一些身着锦绣花衣的富家子弟。郑板桥知道这伙人部是一些纨绔子弟,整日不务正业,尽干些偷鸡摸狗、寻花问柳的事。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尼姑被五花大绑,两人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吓得头也不敢抬。郑板桥知道,这伙赖皮今天准是又在寻什么开心,他一拍惊堂木问道:“谁是原告?状告何人?状告何事?”领头的赖皮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去刚要说话,只见郑板桥把惊堂木重重地一拍,“跪下!”衙役们齐声喝起堂威,这伙赖皮们都知道郑板桥一向无视权贵,吓得赶忙跪下。

领头的赖皮指着小和尚和小尼姑说:“启禀老爷,我们是原告,告的是这个小和尚和小尼姑。告他二人不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经常眉来眼去,勾勾搭搭。昨夜他们二人私下约会时,被我们当场抓获。对这种伤风败俗的人,理应从严处罚,望大老爷明断!”郑板桥一听,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再一看小和尚和小尼姑都是二十来岁的样子,不像是什么恶人。他觉得郑板桥兰竹图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便对衙役们说:“把他们身上的绳索解下来,请他们站起来回话”。赖皮们刚想说什么,但一看郑板桥威严的脸色,谁也不敢再吭一声。郑板桥问道:“你二人把详细情况如实告诉本官,不用害怕,只要你们说的有理,本官一定会替你们作主的”。

小和尚和小尼姑看了看这帮跪在地上的赖皮,又抬头看了看堂上坐着的大老爷,小尼姑突然跪下说:“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女作主,小女子冤枉呀!”小尼姑接着把事情的原委讲了一遍。

悲惨身世

这个小尼姑原来是一个农家女子,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这一伙赖皮欺负她孤身一人,经常上门调戏她,并逼迫她嫁给这个领头的赖皮。小尼姑死活都不愿意,他们就把她家砸了个稀巴烂,而她无处藏身,只好到大悲庵削发为尼。但是,这伙赖皮还不放过她,经常到大悲庵惹是生非。小和尚是崇仁寺的一个僧人,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在家吃不饱饭,才被父母送到寺里当了和尚,他生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崇仁寺和大悲庵距离很近,有一次,赖皮们在大悲庵外拦住了小尼姑,动手动脚,正好被路过的小和尚碰上,结果,小和尚一顿拳脚把他们打得四散而逃,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去找小尼姑的麻烦。当小和尚知道小尼姑的遭遇后,非常同情,便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看待,二人经常来往。昨天晚上,小尼姑约小和尚出来,想送给他自己亲手做好的一双布鞋,这伙赖皮埋伏在暗处,把他俩绑了起来说要告官问罪。

你到底爱不爱他

郑板桥听完小尼姑说的一番话,深有感触,心里暗暗自责,自己为官一方,却不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不能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宁的生活条件,真是有愧于父母官的称号!他略作思考,心里有了主意。

他面带笑容问小尼姑:“本官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不得隐瞒。你是否真的爱上了这个小和尚?”小尼姑一听,脸一下子变得通红,低头不答。“是还不是?请你告诉本官”。小尼姑看到郑板桥面带慈善,不像有什么恶意,大胆说道:“回禀老爷,小女子确实喜欢这个和尚”。郑板桥听后,微微点头,又问小和尚:“小伙子,你爱不爱这个小尼姑呢?”小伙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他倒是个爽快人,心想既然事已至此,说不说反正都一个样,干脆直说了吧:“我也爱她!”郑板桥一听:“好!像个男子汉大丈夫!”

在地上跪了半天的赖皮们感到纳闷,大老爷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不审小和尚和小尼姑偷情的案子,却问他们二人什么爱不爱的?

还未等他们明白过来,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幕场景。等到郑板桥写完那首诗,便扭头对跪在地上的赖皮们笑着说:“起来吧,起来吧,他们夫妻二人还得谢谢你们这些大媒人呢!”一句话说得小夫妻和众衙役们都笑了。这伙赖皮见事已至此,一个个灰溜溜地离开了大堂。从此,这对小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地生活,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郑板桥也多了一个绰号——“风流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