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各家的专题论著考察,持满汉全席“源于宫廷说”的认为:“全席”先前称为“大席”,“大席”之称当是由宫廷生活用语派生而来,例如皇帝的婚礼称为“大婚”,筵席伴奏音乐称为“丹陛大乐”。且前述满汉全席在宫廷中的流行,也为满汉大席出自宫廷增加了可信度。据一些专家考证,较早满、汉席全设的宴席,出现于康熙前往曲阜祭孔时,衍圣公府中曾以满、汉(孔府菜)席款待康熙,后来这种宴席也开始在宫廷中出现。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大清王朝达到了发展的顶峰。乾隆为显示皇家气派,在饮食上刻意追求,讲礼仪、讲排场。上行下效,民间也开始仿效宫廷满汉全席,举办巨型宴会。民间满汉全席之称,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和袁枚的《随园食单》。在追求皇家风范的体验以及夸富心理的作用下,乾隆年间满汉全席风靡全国。
但是王仁兴所著《中国饮食谈古》则否定了这一看法。他认为大席出自官府,根据之一就是最早记述这类宴席的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明确的记载:“今官场之菜……有满汉席之称”。值得注意的是,袁枚在该书中接着说,官府的满汉席除用于“新亲上门”外,也用于“上司入境”。那么普天之下,最大的“上司”莫过于皇帝了,他的临幸,当然要享之以最大的“大席”。皇帝在外地可以留驻不短的时间,那他的“驻跸”的官府便无异于行宫,官府宴则等同于宫廷宴。
“源于官府说”有多种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但是对于源自于何地的官府,则众说纷纭,至今仍不得其解。持“源于官府说”者一般认为“满汉全席”来自江南的官声菜。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说:“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第一份,头号五簋碗十件。第二份,二号五簋碗十件。第三份,细白羹碗十件。第四份,毛血盘二十件。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汉席也”。李斗在该书中还称:这是扬州“大厨房”专为到扬州巡视的“六司百官”办的。由此,大部分学者认为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分析,满汉全席应源于扬州。
但是,近来“源自扬州说”遭到了挑战。已故著名作家高阳写过一本关于饮食文化的专著,书名叫做《古今食事》。其中题为《河工与盐商》一章中,以大量的史料说明了淮扬菜的形成与豪奢饮宴的密切关系。书中还提到,常驻淮安的河道总督衙门岁有经费四百五十万两,最多只需三分之一,其余巨金“挥霍而已”。公开“公款消费”的官府只此一家,河工一场宴席要三天三夜,食客“从未有能终席者”。由此高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我想,所谓‘满汉全席’,大概就是由河工上这须三昼夜才能吃完的筵席演变而来”。
还有专家认为“满汉全席”的形成,其前身应为“全羊席”。对清代烹饪文化有专门研究的吴正格先生的新著《中国京东菜系》中有个示意图,其中以“全羊系”与“满汉全席”双双并列。《清稗类钞》则早已断言,“清江(淮安)庖人善治羊”,“号称一百零八品”。淮安独有的一百零八品“全鳝席”,显然是从全羊席派生的。这就是“满汉全席”源自淮安的佐证。而据新出版的《淮安古迹名胜》称,“清晏园”先前曾命名为“清宴园”,这个名称本身足以使人联想到此园与盛宴有关。
最早记载满汉全席的除了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而外,还有苏州人顾禄的《桐桥倚棹录》,持“淮安说”者认为这并不能证明“全席”源自扬州或苏州,较早的记载出于这些地方,大概是那里的文化与商业后来大大超过了淮安。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淮安城市的重要地位确是较早时期的事情。
看来满汉全席是源于清宫,还是源于民间,是源于苏州,还是源于扬州,是源于淮安,还是源于山东曲阜孔家菜,一时片刻是难以搞清楚的。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含义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
“难得糊涂”,原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刻在一方闲章上的一句“心”语,是由他所觉、所悟、所感而抒发的一种情怀。说起“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来历。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二人交谈十分投机。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因砚台过大,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请老先生也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推辞便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段文字传下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哲理,便将“难得糊涂”一词写成横联接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传越广,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或一种时尚。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词语,人们似乎莫衷一是,甚至某些人还存在糊涂的理解。那么郑板桥通过“难得糊涂”这一“心”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
乾隆十六年(1751),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七品知县时,一日正值“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哪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进发出的愤激之词”。可见,他是想做些有益于地方、百姓的事,但囿于情势所迫又往往无能为力,内心十分矛盾。所以,这“难得糊涂”一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彷徨与苦闷。
第二种看法则认为这是郑板桥对于现实的抗议之声。
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郑板桥见百姓家破人亡,忧心似焚,不免心力不支。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闻之怒言道: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郑板桥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
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懵懂不辨,即由‘聪明转入糊涂’了。依照郑板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
而第三种则是“心安理平”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向兴化县县令求情,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难得糊涂”指难得装一次糊涂,它具有为所当为的积极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
秦淮名妓柳如是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柳如是视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流名妓。据《柳如是新传》考证,马湘兰、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李香君等六人是秦淮妓,陈圆圆是吴中妓,柳如是是吴江妓。令人把柳如是与马湘兰等并列为“秦淮八艳”,实在是凑数。那么真实的柳如是是怎样的呢?
郑板桥故居生活于明清之际的柳如是,一生中有过多次角色转换,丫环、侍妾、名妓、尚书夫人。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诗人、画家,身世复杂,多才多艺。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柳如是视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流名妓。那么真实的柳如是是怎样的呢?
柳如是,名隐,后改名为是,表字如是,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由于史料的缺乏,柳如是的家世已难以考证。从她肤色白皙、自幼聪慧好学、对文字有“过目成诵”的特殊天赋来看,不可能出生于一个父母目不识丁的贫寒之家。
崇祯元年(1628)前后,当柳如是长至十岁左右时,父母相继死去,她被人拐卖至吴江县盛泽镇柏家桥北一带的归家院,人称“十间楼”的妓院里。归家院的女主人叫徐佛,复社领袖张溥与此人曾一度相好。徐佛与柳如是有同乡之缘,又怜其娇小可爱,把她视为养女,并特邀松江名师陈眉公来归家院,调教她写字绘画,吟诗作对,操琴谱曲。
崇祯四年(1631)初,“吴江故相”周道登以宰相身份退居故里,请徐佛代为物色一个知书识礼而善解人意的贴身侍女,柳如是被卖到相府当了侍婢。周道登素以风流著称,姬妾甚多,不久竟厚颜无耻地纳柳如是为妾。年仅十四岁的柳如是敏慧伶俐,周道登常将她抱置膝上,教其读书吟诗,引起群妾们的妒忌,加上柳如是待人接物傲气十足,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她们散布流言蜚语,说柳如是与府中一琴仆私通。周道登勃然大怒,将其逐出家门。正值豆蔻年华的柳如是,迫于生活无着落,只得重新回到归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