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66

第66章 宋高宗用处女选太子

后人对赵构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可是在选立太子这件事上却很是公允。

无人继承皇位

宋高宗赵构虽然后宫妃嫔如云,但是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这元懿太子又偏偏短命,年仅三岁就夭折了,这件事使得赵构十分悲痛。最不幸的是宋高宗赵构,太子已经死了,他却又在南逃途中受到惊吓,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不可能再有皇子。另外靖康一难中,宗室三千余人又全部掠走,这么看来,一时之间,竟然不能选出皇储来继嗣,这可如何是好?南宋刚刚建立,储君是一国安定的根本,如果不立储君,朝野就不能安心,国家的稳定也会随之受到很大的威胁。

宋高宗赵构为了保住赵家江山,只得在太祖的后裔“伯”字行中“访宗求室”。其实从北宋初建到南宋初年,“伯”字行的太祖后裔已达1645人,挑选的余地很宽,可是要从这一千余人中挑选出一人,那可就难了。宋高宗先挑出七岁以下的儿童十人,然后逐一审看,最后只剩一胖一疱两个小孩。胖的是伯玖,瘦的是伯琮。

用处女选太子

高宗赵构在从伯玖和伯琮中挑选合适接班人时很费了一番周折。粗看时决定“留胖去瘦”,留下伯玖,并赐伯琮三百两白银遣回原地。伯琮正要捧银出门,赵构又说没看仔细,让他二人叉手并立,自己站在一旁反复端详比较。正在高宗犹豫不定的时候,忽然间二人脚边窜过一只猫,伯琮立着未动,仍然目不斜视,可是伯玖却飞起一脚向猫踢去,高宗赵构这时很不高兴地说:“如此轻狂,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决定“留瘦去肥”。这样,伯琮便以候选人的身份被养育在宫中了。

伯琮入宫时年方六岁,走路摇晃还需要人护持,高宗赵构便让张婕妤养育。伯玖也被孤独无依的吴才人抚养。伯琮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与常人不同,受到高宗的钟爱。而伯玖也并非草莽之辈,才能也很出众,长大之后伯琮被加爵普安郡王,伯玖也被封为恩平郡王。二人才能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况下,赵构又犹豫起来了,不知道该下诏立谁为嗣才能不愧对列祖列宗。为了检验二人的品质优劣,赵构想出了一个办法,决定采用“处女”选太子。于是给伯琮、伯玖各赐宫女十人,几天之后,赵构将宫女召回,一一检验。结果,赐给伯琮的十人都未破身,赐给伯玖的十人都已被其奸过,不是处女了。宋高宗虽然并未将此事告诉别人,但内心已经分辨出谁更优一筹,当下决定立伯琮为皇储。伯琮本就不是好色之徒,宫闹生活也很值得称道,再加上他的老师史浩提前告诉他要谨慎从事,才能经受住高宗的重重考验,所以伯琮事事谨慎,从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伯玖。

赵构禅位

绍兴三十年,宋高宗赵构宣布立伯琮为皇子,更名为玮,封为建王,并诏告天下。之后,确定伯玖为皇侄,这样就确立了皇位继承人,免除了后顾之忧。绍兴三十二年,赵构又正式册立伯琮为太子,并下旨在紫宸殿行内禅之礼。

可是赵玮死活不肯接受,他默默地退到了大殿一侧的旁门,想返回东宫。后来宋高宗不得不再次降谕旨,太子这才勉强答应。可是赵构为什么要在此时禅位呢?难道又是在检验太子的品质吗?其实这时高宗真的已经心生退意了。原来,他自即位起,终日颠沛流离,半生戎马生涯已经使得他神疲身倦,早就想当太上皇享清福了。

而在绍兴年间,金人屡次入侵,他带兵征讨多次失利,后来两准又迅速失守,朝臣们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争相提出退避之计,却没有一人响应抗金。赵构说不敢抗金,可是又万万不能继续推行会招致天怒人怨的投降政策,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只好把这副担子扔给太子赵玮。

太子赵玮他却不同于宋高宗,他年轻气盛,讨厌秦桧专权卖国,并且数年随赵构在军中供职,早已熟悉了朝中文武及军中将士,也许会扭转僵局,所以高宗坚持着要退位。太子赵玮只好接受了这一重任,可是他还是心有余悸,在行内禅礼时,文武百官齐聚殿门下,宣读禅位诏书后,按官阶高低鱼贯进入紫宸殿迎接太子登基。

过了一会儿,太子赵玮身着朝服,由内侍扶掖来到御座前,但却拱手侧立不坐,七八次扶掖之后才稍稍就坐,宰相率领百官祝贺,太子赵玮又忽然从座上跳起来,特别难过地说:“我父高宗的命令太过独断了,天子的位子很重,我年纪尚不足以担当此重任啊,还是容我退避吧!”

群臣苦劝一番,太子赵玮又再三推辞几番,看实在拗不过众人,这才只好听从所请,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以孝著称的宋孝宗。即位仪式才刚刚结束,宋孝宗便身着龙袍,佩玉带,亲自送太上皇还宫,直到出了宫门还不肯止步,太上皇赵构再三辞谢,他才停下。赵构特别高兴,直说自己所托得当。

后人对赵构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可是在选立太子这件事上却很是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