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42

第42章 方腊落入谁手

宣和二年的方腊起义,就是由于江浙等地的百姓不堪忍爱“花石纲”之苦而爆发的。

花石纲与方腊起义

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他爱玩,爱享受,最后把北宋王朝的基业玩得一干二净,赵佶最爱玩的是搜集天下奇花异石,将其中的珍品送到京城,供自己享受,史称“花石纲”。为制造,搜刮这些奇花异石,并把它们运往京师,耗费了百姓大量的人力物力,“花石纲”船队更是浩浩荡荡、经年累月地行驶于淮水,汴水之间,首尾上千里,给东南地区和运河沿岸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宣和二年的方腊起义,就是由于江浙等地的百姓,不堪忍受“花石纲”之苦而爆发的。起义的领袖方腊原名方十三,祖居歙州(今属安徽省),后迁居于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方腊原来在青溪县某村保正方有常做佣工(一说自为漆园主),不堪忍受官府的压榨剥削,于是在睦州一带利用明教秘密组织群众,进行起义准备。

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方腊认为起义的准备工作已经比较充分,于是假托“得天符牒”,聚众杀死保正方有常一家,宣布起义,号召百姓起来反对官吏侵通、赋役繁重。十一月建元永乐,自称“圣公”,设置将师六等,起义军以头戴方巾为标志,分开几路出击,发展十分迅猛。十几日内起义军就扩展为几万人之多,起义军首先攻占青溪县息坑大镇,全歼宋两浙路驻军5000多人,然后又接连攻克睦州(今浙江建德)、寿昌(今浙江建德南),遂安(今浙江淳安西),歙州等7州48县。后来,朱言、关邦、师囊、陈十四等著名明教首领也在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一下子发展为百万之师,声势震动东南,他们提出了“划江而守”的战略口号,宣称十年之内推翻赵宋王朝。这引起了朝野上下恐慌,宋徽宗这时才意识到“花石纲”的运送已激起了民愤,赶紧撤销那些搜刮奇花异石的机构,还专门颁布“罪己诏”,假惺惺地向臣民们公开检讨,另外立刻任命童贯为江准荆浙宣抚使,率领京师禁军及原拟征辽的秦晋蕃汉兵15万,奔赴睦州征讨方腊。很快就从起义军手中夺回歙州等地,这号称“二十万”大军,以众欺少。宣和三年四月,方腊率军被迫退至青溪邦源洞山区,转入防守状态。宋将刘镇率领精锐部队从小路上山,偷袭方腊起义军,刘镇精锐部队与方腊起义军展开了决战,最后,邦源洞终于失守。起义军有一部分人侥幸突围,有7万多人壮烈牺牲,剩余的起义军力竭被俘,其中方毫、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位要员也都做了俘虏被解送汴京杀害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

方腊落入谁手

方腊被杀之后,宋徽宗大开庆功宴封赏了上自统帅童贯,下到普通士卒千余人。然而,许多人很疑惑方腊是怎样被抓住的?又是被谁抓住的呢?当时的朝廷虽然也作了模糊的封赏。但以后却又出现了各种说法的史料记载和文艺作品,所以方腊到底落何人手仍旧是个谜。方腊被俘,最常见的说法是《水浒传》中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所说:方腊从邦源洞山顶落路而走……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宋江见拿得方腊,大喜,便问道: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鲁智深道: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迷踪失径,迤逦随路寻去,画龙点睛到旷野琳琅山内,忽遇一个老僧,引领酒家到此处茅庵中,嘱咐道:柴米菜蔬都有,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夜来望见山前火起,小僧看了一夜,又不知此间山径路数是何处。今早一见这贼爬过山来,因此,俺一禅杖打翻,就捉来绑,不想正是方腊。《水浒传》中说宋江归降后率军攻打方腊,可是宋江有无归降,又有无攻打方腊这本身就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宋江确实攻打过方腊,这在《中兴奸邪姓氏录》中就有所记载,说方腊谋反于睦州,很快就攻陷了温、台、处、杭、秀等数州,朝野上下颇为震动,派童贯做江浙宣抚使,领精锐部队20万前往攻讨,其中宋江也是副将之一。

另外《林泉野记》中也说,宋江与宋朝别的将领一道俘虏了方腊及方腊起义军所立将相,立了头功。然而宋朝人范圭在其所写的《折可存墓志铭》却直接否认了宋江招后率军攻打方腊起义军的事情。他说,折可存作为童贯的亲信,统领大军奉御旨前往征讨农民起义军,首先率领三军将士,奋然用力,歼灭了方腊起义军,俘获了方腊;而后又班师攻打梁山好汉,不几日又将宋江捉拿住了。可见据《折可存墓志铭》记载,方腊与宋江赵义军都是为折可存所破,并且两位起义军首领,也是为折可存所俘获。

虽然墓志铭中通常未免对死者有溢美之辞,但却侧面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宋江并未俘获方腊,当时他甚至还在自顾不暇地迎战朝廷的征讨。

另外一种说法是《宋史》中说韩世忠俘获了方腊。宣处二年,方腊谋反,扬言数十年推翻宋朝,江、浙一带的官僚大族人心惶惶,惟恐祸及己身。朝廷则四方调兵赶赴江浙。当时韩世忠只是一个小小的偏将,也随军出讨方腊。

队伍到达杭州,方腊起义军的活动十分频繁,规模也很大,众将都束手无策,独独韩世忠派兵二十多人伏击在北关堰,一等到方腊起义军出现,韩世忠率埋伏的将士冲出,起义军大败而逃。之后,在睦州清溪洞之战中,方腊起义军经不住征讨大军的攻击。很快溃散了,方腊则准备逃路以图东山再起,然而韩世忠对方腊一伙穷追不舍,直追至睦州清溪洞,方腊率残余部将以岩屋为穴,不肯出来。

征讨各将毫无计策,这时韩世忠悄悄走下山向山野百姓寻问到入洞路径,而后挺身而出,从暗路直捣方腊老穴,将方腊从洞中赶出。

恰好此时,忠州防御使辛兴宇带领军队赶到洞口擒住了方腊,于是将擒方腊之功掠为己有,韩世忠本人憨厚率直,职位又仅是偏将,远远低于辛兴宇忠州防御使的官职,所以也就不与人争功,让辛兴宇去领了大赏。

前面关于宋江擒获了方腊是民间小说中的说法,其中为增添艺术感染力有一些虚构的成分,而韩世忠力擒方腊是出自正史记载,可信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