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2
6172500000051

第51章 李泌归隐山林

李泌走了以后,唐肃宗身边少了一个正直的大臣。

神童李泌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今河南省)接到灵武来。

李泌原是长安人,小时候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十分器重他,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泌已经长大了,他向玄宗上了奏章,对国家大事提了一些意见。唐玄宗看了很欣赏,于是想召见李泌,给他一个官职。李泌却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

玄宗就要他和太子交个朋友,以后,他经常到东宫去,太子也特别喜欢接近李泌,把他当作老师看待。

后来,李泌看不惯杨国忠掌权,曾经写诗讽刺杨国忠。为了这个,他被杨国忠排挤出长安。他看到政局混乱,不愿受这个气,索性跑到颍阳隐居起来了。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李泌,他想到朝廷正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真像得到宝贝一样高兴。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那么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都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有什么主意,唐肃宗没有不听从的。

李泌辞相

唐肃宗想封李泌当宰相,李泌可不愿意。他说:“陛下待我像知心朋友一样,这就比当宰相的地位还尊贵了,何必非要我挂个名不可呢?”肃宗见不能勉强他,也就算了。李泌在乡间隐居的时候穿的是布衣,到了灵武,还是那件旧的布褂子。

有一次,李泌陪唐肃宗一起骑着马巡视军队,兵士们在后面,指指点点说:“那个穿黄袍的是皇上,穿白褂子的是山里来的隐士。”唐肃宗听到兵士们的议论,觉得这样太显眼了,就给李泌一件紫色的官服,硬要他穿上。李泌没办法,只好穿上。肃宗笑着说:“你既然穿上了官服,还能没有个官衔?”说着,从袖里拿出一份诏书,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还不肯答应,唐肃宗说:“现在国家困难,只好暂时委屈你一下,等平定叛乱之后,还是还你自由。”

古代竹林那时候,郭子仪也已经到了灵武。朝廷要他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间断的时候。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先送给李泌拆看,有特别紧要的,才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好好睡。

唐肃宗一心想回长安,问李泌说:“敌人这样强大,我们该怎么办?”李泌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真心帮他出力的是少数,其余都是被迫参加的。照我的估计,不出两年,就可以把他们消灭。”

接着,他又给肃宗定了一个军事计划,暂缓收复长安,派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军河北,攻打叛军老巢范阳,叫叛军进退两难,再发动各路官军围攻,把叛军消灭。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要消灭叛军,这本来是个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把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调回,强攻长安,结果打了一个败仗。后来,郭子仪借回纥的精兵,集中十五万人马,终于把长安攻了下来。

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乱头目安庆绪逃到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觉得心满意足,用骏马把李泌接到长安。

激流勇退

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嫌李泌权大,早就互相勾结,想把李泌除掉。太子发现张良娣他们想害李泌,就告诉了李泌。李泌说:“不打紧。我和皇上有约在先,等收复京城,我就归山,也就没有事了。”

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一起睡。李泌趁机会就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再做个闲人吧!”唐肃宗说:“哎,我和先生患难几年,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我不能不走。”唐肃宗说:“今天先睡吧,隔天再说。”李泌说:“今天我跟陛下坐在一个榻上谈话,你不答应我。将来到了公堂上面,就没有我说话的余地了。如果你不让走,那就等于杀我了。”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但是经不住李泌一再请求,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个屋子,重新过他的隐居生活。李泌走了以后,唐肃宗身边少了一个正直的大臣,李辅国等一批宦官的权力又大起来,唐王朝的危机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