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达磨出身传灯传
615800000005

第5章 达磨出身传灯传 (5)

达磨出身传灯传 (5)

达磨三授慧可

达磨师授慧可法印袈裟,又唤叮嘱之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付与汝。此经关系非小,乃如来心地法门,令汝后日开讲,众生裨得从谈入悟。且吾自西天到此,五毒中旁门之毒出而试之,置石石裂,其毒太苦,汝盍慎之防之,勿令毒我者而毒子也。南印东土,地之相去或千余里,吾今离南印而至东土,岂无谓哉。见赤县神州,广有大乘气象,故逾海越汉,不惮艰辛,为□□人也。讵意机会不谐,潜回江北,面壁山林,如愚若讷耳。今得子传授,则南来之意已终,复何留哉。”有诗为证:

授子楞伽四卷经,如来心地法门诚。众生用此为开示,令彼浸浸妙悟深。

又诗:

道德高深忌者憎,五回中毒欲伤生。□归试毒山中石,立见崔嵬石裂崩。

达磨游千圣寺

一日,达磨谓诸徒曰:“数日间为各处使臣搅扰,未及谈得佛事。今日稍暇,携汝辈同在禹门千佛寺一游何如?”众徒曰:“惟命是从。”本日,师往禹门千佛寺游览,果见宝殿嵬峨,浮图峻耸,门前带水环腰,寺后屏风靠背。纵步闲观,肺腑观尽江山景致。朝西独坐,精神多潇洒,宅舍清幽。瑶草琪花,天为如来呈供品。莺啼鸟语,风物华子奏音正。所谓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仅花是也。好座今圣寺,只少恬如来弟子,连宿三日。

达祖携徒谒禹门,禹门胜概与平分。游观何为淹三日?意在离凡与脱尘。

杨太守谒达磨

且说期城太守杨炫之,一生宗信佛教。每遇僧人,俱隆礼接待。闻得达磨师在千圣寺游玩,即放下政事,躬造千圣寺谒见达磨,遂问曰:“西天正印,师承为祖,其道何如?”达磨师答曰:“明佛正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曰:“此外更有何义?”师曰:“须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厌有无,子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炫之又问曰:“弟子皈依三教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望师慈悲,开示宗旨。”师知太守来意恳切,即为说偈曰:

亦不赌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无。

达大道兮无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太守为师除难

本日,太守闻师说偈,悲喜交并,言曰:“愿师久住世,一日化导群。”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愚难。”炫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师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炫之曰:“师苦不言,何足以表幻变观照之力。”师不获已,乃为之谶曰:“江槎分玉浪,红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炫之闻师此语,莫究其端,但然记于怀。本日,稽首拜谢其师而去。有诗为证。

太守问:

闻得禅师胜地游,特来参偈问源流。西天正印俱归祖,详为鲰生说事由。

达磨答:

佛名为祖匪虚称,智慧聪明博古今。不厌有无不迷悟,能如是解道高深。

太守复问:

三宝归心亦有年,昏蒙智慧尚迷玄。闻师训告惊无措,广示慈悲得证缘。

按达磨禅师示指杨炫之谶语,虽当时不测,而后皆符验。

时庄帝崇奉释教,禅隽诣阙如猬。有林光统律师流支三藏者,俱僧中之鸾凤也。见师远来演教,斤相指心,每与师议论,不免是非心起。达磨师在中土,独振玄风,普施法雨,故偏局之量,自不能堪。竟起害心,数中毒药。前五度中毒,师以业缘未满,旋中旋解。待药中六度,师以化毕,传法得人被中之,师安之不复解救,遂端而游。即魏庄帝永安元年戊申十月十五日也,本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慧可众徒葬砌于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并具文以祭之,有诗为证:

普施法雨播玄风,斤相明心作释宗。南土禅僧中褊线,不能容物反相攻。

又:

律师三藏凤鸾称,何为容徒起妒心。五度毒加师已觉,六回缘满任倾生。

又葬诗:

形殡中华熊耳山,佳城郁郁不阑珊。谁知得道能蝉脱,不意翩翩只履还。

武帝迎请达磨

魏庄帝继位,为一国人主,性亦好佛,但林律师流三藏,当时号为僧鸾凤,故魏帝宗信在此,未及求证达磨也。及闻达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悟解弟子,慧可断臂,授衣功果,表表不凡,私心甚艳慕之,遂遣使往少林寺,迎请入朝演教。达磨在日,人多忌之、毒之、毁之、阻之;达磨逝去,人多奇之、信之、思之、慕之。使臣赍诏入寺,达磨已圆寂多时。弟子慧可辈,星夜具表,同使臣朝呈谢恩。魏帝阅慧可表,心殊枪然,深以不得奉教为欠,诏慧可阐扬其化。

使臣诏诗:

积厚从未流必允,达磨证悟性名香。魏君金阙飞丹诏,迎请归朝讲老庄。

弟子复命诗:

禅师舍我入凭依,遗下皮囊葬耳西。貌矣商容悔莫及,有孤奉诏九天飞。

魏帝诗:

少林面壁已经年,愧朕无缘未传筵。衣钵授卿须拓大,莫教断绝朕如笺。

宋云趋朝复命

宋云别了达磨,望南而还。山迎水送,越数月跋涉,遂到之中华胜地。

次日,整冠服上京复命。魂帝见宋云出使,于国有劳。庄帝问曰:“大夫远使西夷,曾有故人否?”云答曰:“大夫无故交,安有故人。第臣归国,行至葱岭,遇见达磨禅师,手持只履,翩翩独往。臣问师何往,彼对曰西天去朝佛。所遇故人,惟此一人而已。”魏主笑曰:“卿误矣。卿出使后,孤具书迎请达磨,道达磨禅师已圆寂,尸葬熊耳山,塔建定林寺,及今已三载有余。卿适云日前葱岭相遇,真白日魍魉,岂不误也。”宋云曰:“臣非独遇,诸从者目有同视。今如帝言,是达磨脱化之验也。”魏帝即诏道副众徒,启柩视之,柩中惟存只履。帝大惊讶,遂遗书。

宋云诗:

明日趋朝复魏君,九重慰问受艰辛。达磨只履逢葱岭,此是他乡遇故人。

庄帝诗:

达磨圆寂已多年,葱岭相逢不自然。尸葬耳山经耳目,如何持履孤翩翩。

又诗:

葱岭翩翩揭履行,宋云会别两分明。归朝具奏开柩视,惟有当年只履存。

撰碑赐谥

梁武帝闻达磨在魏国教化大行,已自悔悟,欲亲洒宸韬,为达磨作去思碑。后因机务刻决不惶,遂停止其事。及闻达磨圆寂,亦欲与之撰碑,叙其南来始未,有志未果。逮今接得魏主叙达磨葱岭遇宋云书,大为惊骇,悔不能慧悟,阐明宗旨,徒为此有漏之因,有辜如来南渡之意,遂亲笔撰碑,勒石以表其诚。又赐徽号曰:“敕封圆觉大法禅师。”魏帝又降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名其塔曰宝观宝塔,门人慧可传其法衣,称其师为东土始祖。

撰碑诗:

立碑纪汝渡南勋,朕为禅师撰序文。有意属孤孤莫识,西天归去会无门。

赐谥诗:

冲龄慧辨已标奇,般若寅将道属持。灵性通慧非执滞,谥称圆觉大禅师。

武帝哭诗:

忆昔拳拳启发予,愧予蒙昧莫潜孚。于今持履西天去,尚得慈容面阿孤。

魏庄哭诗:

闻说高人得正传,寡缘未得传经筵。浮名宗信如来教,冷却真禅开伪禅。

萧昂哭诗:

我佛南来演正宗,获瞻宝像效趋从。思闻园寂西天去,孰为开迷觅正宗。

宋云哭诗:

葱岭翩翩遇圣师,庸知圆寂岁三余。煌煌宝像浑如昨,顷刻人天别两途。

道副哭诗:

初将文学对师陈,道得皮肤尚未深。今日西天归去也,孰为澄映万川星。

尼总持诗:

道真厌饫已非粗,湛湛青天雾障虚。至味却从师揭去,依然食肉一凡夫。

道育哭诗:

毅然卓立验修为,达变从权未剖篱。再获老师为冶化,甫能广大尽精微。

慧可哭诗:

断臂师前为格师,承将衣法付愚庸。肩挑重担非容易,恐负传灯属望私。

见王哭诗:

不意慈悲出谱宗,为予忏悔祸灾躬。渡南不返西天去,叔侄缘悭业落空。

宗胜哭诗:

误入旁门赖觉迷,正宗揭示日披霾。亦趋亦步宗心印,讵意天游不及依。

波罗提诗:

旁门陷溺已经年,恃得禅师为济援。今日庶几正宗脉,敢忘仁者意拳拳。

六宗哭诗:

我为先年失所依,纷纷沦溢小旁支。幸师济我归真觉,海阔天高佩德辉。

慧可祭师文:

维魏永安元年月日,弟子慧可、道副、道育、尼总持等,谨以庶馐斋果之仪,致祭东土始祖达磨圆觉禅师之柩前而言曰:呜呼,天生精储粹孕,瑞罩祥笼,异香馥郁袭人,神光烨耀满室。先祖正印,属彼承之;后裔法衣,属彼袭之;旁门伪学,属彼辟之。在南印,则南印众济;在东土,列东土化弥。彼苍卓见于此,故发祥于西域,令彼由家以及国。多罗早见于此,故传灯于南印,由亲以及□。宝珠辨而二兄让智,六宗辟而万众皈依。异见王轻毁如来,则为之忏释其非。

染武帝崇奉佛教,则为之开导其机。修德勤业,戚戚储君,或可旦夕疾病之至。写经造寺,堂堂天子何必矜人天小果之为圣。帝问而廓然,无朕以对。不识□而潜回江北以居。面壁少林,谁识比丘为活佛。无言默坐,安知长老即真如。旷达神光,积雪垂腰,立志法嗣,神刀断臂而动慈悲。传法印以证内心,授袈裟以除后议。也曾为龙虎说法,也曾为嵩岳谈徽。振玄风而遭物论,斥□□而起人非。禅隽有僧中鸾凤,流林为三藏律师。局褊示人不广,五毒而灵性先知。一一曰自言时至,会集三子各陈所得,何如总□□持得道之肉道,副之皮道,育仅得骨□□。慧可深入髓脂,自人手兢兢修证。

达师指慧逃走

次日,武王祭毕。达磨在云头呼慧可曰:“佛性好悟耶,佛祖欲传灯耶,法器指破耶。”慧可见达师显,愿求指示。达传与慧可,又说偈曰:

师寿于百岁,八十而造非。为近至莫故,重修而入道。

虽具少智慧,而多有彼我。所见诸美等,未尝生珍敬。

又偈:

二十年功德,其心未恬静。聪明醒慢故,而获至于此。

又诗:

得王不敬者,当感果如是。自今不疏怠,不久成奇智。诸圣悉得心,如来亦复尔。

又诗:

定慧为宗立户门,愿将奥义欣知□。如来定慧非同汝,员□难容世道□。

又诗:

定慧如何一二拘,胜师传授顶盘珠。定无定处慧非慧,一二拘□是背师。

又诗:

值数而违刺,当名不副名。金绳开觉语,革旧自归诚。

又诗:

宗名实相意如何?幸为条陈发我愚。只恐相空无实相,多因幻妄堕迷途。

又:

相名无相何能定,不定难言相有真。变故循环非在在,有无流转却津津。

又:

容相何能变,有中怎说无。婆罗能是解,逃墨必归儒。

又:

胜多沉溺小旁门,分立诸宗大乱真。身且不知牛迹陷,何为喧闹乱纷纷。

又:

旁门立六宗,狂奴傲主翁。建议驱除策,纵容渐次攻。

罗汉赴会

达磨指点慧可法器,回转雷音寺见如来佛祖。佛祖问曰:“功成多少?业成多少?”达师曰:“功修一分,业成些小。”佛祖唤诸徒曰:“琼浆相待。”尊者可归次位,听莲花会,讲经,超度孤魂,谨依法旨。有诗为证

实相诸徒已觉非,此宗无相亦须规。问渠无相居何处,恐与沙门道裂支。

又诗:

我名无相隐浑沦,三昧员融罔执循。变化莫知神孙境,能将口说为君闻。

又诗:

无得三昧相,莫当三昧名。波罗问慧可,即悟性之灵。

慧可逃走

慧可闻师指点,收拾袈裟衣钵法器,正当二鼓逃走。波提闻师指教慧可逃走,意欲追求传灯之计。众徒闻说慧可逃走,欲去赶上,“结果此贼,方消吾恨。”波提曰:“不可。师在,传灯与他。今日达师升天,我与汝众人行凶耶!”众人闻言,不管其事。波提追赶慧可。慧可知他来追,急急忙忙而去。波提观见慧可,呼曰:“慧师等吾,同去行化,普度众生。”越赶不上,慧可足下生云。波提方拜为师。

慧可逃诗:

多方行化脱波提,约下东来一着棋。今日南逃明日北,何时事宁得青夷。

波提追诗:

用尽机关为佛僧,几回赶上几回逃。慧可若不传正法,空买名声天际逃。

又诗:

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门不中。为遇毒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

神光白日升天

次晚,嘱赞已毕,即普度众生。忽见一猛虎伏在坛下,慧师随次跨虎,虎忽然飞腾在空中。众尊者曰:“何不回到雷音寺,参见佛祖如来。”慧师随虎而下,诵讲诸品经卷。唤波罗提曰:“我今欲回雷音寺朝佛祖,你在此依佛法而行。”说毕,即现毫光闪闪,见旗幡鼓乐齐鸣。

武帝元年七月二十四日神光圆寂升天。寿岁一百一十九岁。

慧可圆寂放神光,现变无穷出异常。

波提求师传佛教,化行本国德无量。

又诗:

万法尽归空,谁教相寂宗。慧人炉点灵,舜息一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