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
6151200000047

第47章 魏忠贤(1)

魏忠贤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臭名昭着的贪官、赃官,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千古罪人。

魏忠贤,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生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他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读过书。出身这样家庭的孩子,一般有两大特点,或是愈穷愈坚,发奋成才,或是人穷志短,消极堕落,成为社会的渣滓,魏忠贤走的就是这后一条路。自小他就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整天跟一群游手好闲的不肖之徒,打架斗殴,赌博猎色,无所不为,成了远近有名的小无赖。

魏忠贤逐渐长大之后,娶妻冯氏,并生有一女。虽有家室,但他仍秉性不改。他特别喜欢赌博,但赌术并不高明,不但把家当全部输光,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有一回,他又输了钱,没办法只好跑到一家酒店里躲起来,迫于追打辱骂,他竟然狠心阉割了自己的阴囊。尽管他暂时躲过了这难堪的局面,但自此在社会上却丢尽了脸面,在四乡八村已失去了立身之地。

为了谋生,他先是改名换姓李进忠,后来他索性远走家乡,混进京城,当上了宦官。这年他二十二岁了,正是明神宗在位时期,这样他又悄悄地恢复魏姓,皇帝又赐名忠贤。

正是这万历十七年(1589年),市井无赖魏忠贤,开始了他的飞黄腾达、贪婪罪恶的一生。

别看魏忠贤大字不识一个,但决不是傻帽一个,不说宫中那些低三下四、巧言令色的太监,就是一般平常人也有其不及之处。他能“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目不识丁,然亦有胆力,能决断”。所以,他入宫不久就通过宦官魏朝,结识了掌握宫事的王安,做上了当朝皇孙朱由校生母王才人的典膳之位,负责为王才人准备和供应饮食。这样一来,魏忠贤就为更多接近朱由校这位未来的天子创造了机会。

机遇也真是太偏爱这个无赖之徒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病死,光宗即位仅一个多月就又病死了。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形势神速转变,使得魏忠贤多年所讨好的主子即位皇帝,自然为其飞黄腾达,实现其贪欲创造了绝好的时机。

熹宗朱由校是个典型的昏君,他在位七年,不理朝政,醉生梦死,整日沉溺于酒色。魏忠贤乘机专权乱政,将大明之气戕毁殆尽。

魏忠贤一介宦官之所以能够专权乱政,关键是与熹宗的乳母客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客氏是保定府定兴县人,丈夫侯二。万历三十三年,她第二胎产下一女但未能成活,恰在这时宫中正在为即将降生的朱由校寻找乳母。客氏生就健美,加之奶汁稠厚,就被人选进宫。由一贫穷的农妇突然走进辉煌的宫殿,而且伺候的是将来明朝之主,她对朱由校可谓关爱至极了。

按宫中的规矩,由校断奶之后,乳母就要打发回家,由于客氏待由校大好,一时离开了他就又哭又闹,不吃不睡,这样为照顾由校,客氏就留了下来。等到由校的母亲王氏一死,客氏在由校的眼中,竞像母亲一般的伟大。

母由子贵。尽管在血缘关系上,客氏与朱家无任何关联,但客氏的自我感觉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摆出了不可一世的架势,俨然成了举国上下第一贵夫人。

而这时的魏忠贤,已非昨日的乡间无赖,他看透了大明国势的走向,瞅准了客氏在皇帝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毅然投入了客氏的怀抱。

他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关系,从各库中掠取财物、玩好、果品等取悦于客氏,讨她的欢心。这客氏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本来她与魏朝为对食关系,也就是皇宫中太监与宫女形成的约同夫妇生活。但她经不得魏忠贤的百般讨好拉拢。这魏朝本来是魏忠贤推荐入宫的大恩人,但却斗不过工于心计的魏忠贤,客氏渐渐喜欢上了魏忠贤、俩人关系逐渐发展成生活上形影难离,如胶似漆,在政治上相互利用,狼狈为奸,控制小皇帝,实现自己的专权、贪财的欲望。

朱由校即位,不忘这位乳母的哺育之恩,封客氏为“奉圣夫人”,破例允许她住在成安宫,每天照顾由校的起居饮食,由此,她出宫随行护送达数百人,八抬大轿,宫中内外跪叩迎送,戒严禁行,好不气派。尽管宫廷内外一片责骂声,但客氏我行我素,毫不理会。

魏忠贤对此暗中称庆,时来运转。他加快与客氏勾结的步伐,借助客氏接近皇帝的特殊地位,不断地灌输魏忠贤可用的理念。

这朱由校的确是个不学无术的“玩主”,小时候他贪玩不爱读书,魏忠贤就常导以倡优声妓,狗马射猎,哄得他十分惬意,对魏忠贤颇有好感。即天子位后,又有客氏在左右不断为魏忠贤传话说项,对其愈加信任了。不久,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在明一代司礼监位居宦官二十四街之首,而秉笔太监负责批答朝中文武官员的奏章并传达皇上的旨意,可谓权倾朝野,位重内外。按说像魏忠贤这样目不识丁的家伙是根本无法担此重任的,但只因这客氏的缘故,魏忠贤终于如愿以偿,竟然登上了大明朝权力的峰巅。

魏忠贤进入了最有权势的部门,窃居了最核心的位置,贪欲和野心也随着膨胀起来。

客魏勾结,首先为其掌握更大的权力而扫除障碍。他们采取的震撼朝野的第一动作是谋杀魏朝和王安,保证在太监的二十四街中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实魏朝和王安都曾经是魏忠贤昔日的好友和恩人,是魏朝将魏忠贤这一乡间农夫引荐入宫,后来,又是他不时地向主持宫事的王安好言荐举,魏忠贤才日益得以重用。故此二魏曾结为兄弟。在魏朝发现他与客氏勾搭后,二人发生了矛盾,兄弟变成了仇敌。熹宗即位后,魏朝被赐名为王国臣,位掌兵仗局,一时成了实力派人物。这样魏朝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成了魏忠贤的有力竞争对手。魏忠贤决心除掉这个心腹之患。

一次二魏在一起饮酒,为争客氏斗驾起来,深夜惊动了熹宗。客氏自然支持魏忠贤,结果魏朝挨了王安一掌,勒令告病出宫。魏忠贤将其赶出了皇宫仍不放心,在矫旨将其发往凤阳的路上,派人将其生生绞死。魏忠贤除掉魏朝之后,矛头又直指位在自己之上的王安。

王安是明一代比较正直的太监,并且在朱由校登基皇位的斗争中,他立有不可代替的功劳。所以熹宗对他还是信任有加,在熹宗即位后就有意让他接任掌印太监,王安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依照惯例要上表辞谢。而魏忠贤与客氏密谋乘机向熹宗进言,准了王安的辞谢,立即把这一要职给了一贯依照客魏意愿行事的王体乾。魏忠贤轻而易举地搬倒了王安,念他日前对其不薄,本想放他一马,可阴毒的客氏进言,不能留此后患!这样魏忠贤就指使私党参奏王安,熹宗也不问青红皂白就稀里糊涂地把为大明朝忠心耿耿卖命一生的王安降职到南海子净军,王安一腔冤屈无处诉说,当他匆匆赶到南海子后,按照魏忠贤的部署,王安竟然被断绝饮食,三天后没饿死。就被一刀斩杀了。

正直的王安被除,王安手下的太监也被魏忠贤即刻驱逐殆尽,同时拼凑以王体乾、李永贞等宦官为羽翼,暗中拉拢大学士沈鹤为帮手,迅速在宫中形成新的权力集团。他还劝说熹宗在宫中选拔一批身强力壮的宦官组成军队,以备后用。魏忠贤自己同时掌握东厂大权,这样宫中的实权尽收其中,为他实现更大的野心和贪欲创造了条件。

魏忠贤的倒行逆施,疯狂的抢揽权力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引起朝野上下一片抗议声。其中声音最响、力量最大的就是东林党一派正直大臣。

东林党,是因其领袖吏部郎顾宪成曾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并讽议朝政而得名。东林党人大多较正派,主张改革时政,广开言路,反对魏忠贤阉党专权乱政。本来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基本是正确的,但他们门户之见太深,有些做法又太过激,凡有不舍己见的,就一概斥之异党,甚至大加贬斥。朱由校能够顺利登基皇位,东林党当有拥立之功。东林党人也因此在天启初年再度成为主流派,也再度罢斥了一批与自己政治主张不合的官员。这样一来,当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宫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后,被东林党排斥的官员为保全自身,便纷纷投靠了魏忠贤的旗下。

魏忠贤趁机网罗党羽,壮大自己势力的着重点是控制内阁。在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因故杀了宰相胡惟庸后,诏令永不设宰相之职,这样一来,内阁就成了明代中央机构中最核心的部门,魏忠贤要建立自己的一统天下,就必须首先占领内阁这一权力的制高点。

他把权力之手第一个伸向了礼部尚书顾秉谦。这顾秉谦也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小人,便不失时机地带着儿子跪拜于魏忠贤的膝下,感激地说,我本来想为你膝下义子,只因年老昏花,恐你不喜欢,所以就让我儿子为你的义子吧。魏忠贤自然求之不得,投桃报李,天启三年(1623年),顾秉谦便人间称臣,不久又晋升首辅。对此,顾秉谦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为其效命。阁员魏广微因和魏忠贤同乡同姓,本是同辈人,这时也改唤叔侄,内阁大小事,无不立报魏忠贤。冯铨年轻敢为,进入翰林后,魏忠贤便以其前妻冯氏同姓为由,千方百计技人自己的营垒,成为阁员,这位少年“宰相”,后来成了他镇压东林党的帮凶。与此同时,魏忠贤还把张瑞图、来宗道、施凤来、黄立极等拉入内阁,委以重任,为己所用。

魏忠贤在野心勃勃地网罗势力,抢占内阁权力机要的同时,还在肆无忌惮地提拔、任用自己的族人和亲属。如把族叔魏志德提为都督金事,封侄儿魏良卿为世袭锦衣卫指挥,进爵肃宁伯、晋宁国公,后又加官太师。任外甥德之琮、冯继先为都督佥事,封从子良栋为东安侯、太子太保,从孙鹏翼为安平伯、少师。而他这两个从子从孙当时还仅是刚刚降生不久的婴儿。

朝野上下一些文武官员,眼见只要入围魏家帮即青云直上,也眼热心动,哪有什么心劲去做事,一门心思地投机钻营,争相拜于魏忠贤的门下,像御史崔呈秀、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工部尚书昊淳夫、副都御史李夔龙,号称“五虎”;像都督许显纯、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崔应元,号称“五彪”;像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所谓的“十狗”。还有其狐朋狗党组成的“十孩儿”、“四十孙”等等。以这些“虎”、“彪”、“孩儿”、“孙”大小头目属下的老少喽罗,魏忠贤是不失时机,来者不拒,安插各地,量佞而用。上至内阁首辅,各部首长,下及地方总督、巡抚及州县官吏,朋党爪牙无处不在,真可谓权倾朝野,毒恶天下。

魏忠贤之所以能在朝野上下,大肆拉帮结伙,胡作非为,是他欺骗熹宗的结果,也是昏庸无能的熹宗疏于政事,荒政滥政的结果。熹宗由校自小在客魏这一双乡间不肖男女的调教下,养成了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恶习,长大登基后,禀性难移,疏于政事,而整日与后宫的嫔妃厮混。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精于木匠活儿,常常整天埋头于造屋盖房,拆拆盖盖,而且积岁不倦。魏忠贤摸透了他的这个好玩懒政的孩子脾气,每见熹宗忙于木匠活时,就急忙上前递折奏事。而熹宗正玩在兴头,哪肯住手分心,便不耐烦地吩咐:“我都知道了,有什么事,你们代我去办吧!”魏忠贤一次次得手,一步步进逼。这样他就越加有恃无恐了。为了镇压对手,经常假传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保证手脚天衣无缝,永远控制住熹宗,魏忠贤不识字,朝臣的奏章递上来,他让王体乾先看,重要的就读给他听,如何处理,是否上报皇上,如何上奏,全听魏忠贤决断。这样暗改奏章、假传圣旨的事情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由此看出熹宗被蒙骗、被愚弄到何等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