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异次元三国隋唐志
6147800000017

第17章 七、群雄聚首(1)

太史慈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当他刚从生命光柱中诞生就预感自己处境不妙,从波曼的话语中他听出有人试图控制自己,不顾一切逃了出来。

但逃出来后他发现世界完全变了样,虽然电脑给了他相关的一些消息和资料,但他不知道自己重生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该何去何从,只能尽力逃离地球,一路上与地火航路防线的联盟军队几度交手,杀出重围,也是无巧不成书,他踏上的正是地火航路。由于他拥有生命维持系统,可以在太空中奔驰,而且他的战马生前也是千里良驹,进化之后速度快如闪电。

不过地火航路有五千多万公里,就算战马速度提升六千六百倍,始终不能与真正的太空战舰相比,跑到一半时,生命维持系统的能量到了快用光的地步,地球方面奉命追捕他的战舰虽打不过他,但知道他这样下去迟早会在太空中耗得筋疲力尽,只是远远跟在后面,等他能量快用光时就抓住他。

果然,第三天的时候,太史慈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沉重,呼吸越来越急迫,生命护罩的光芒也越来越弱,体能更是不可阻止地衰弱下去,他终于明白,这个维持系统不能无止境地耗下去,如果他不能找到与地球类似的环境,要么会死在太空中,要么就被他们抓回去。

太史慈不甘心就这样被抓回,强撑着继续奔行,但人力有时而穷,就在快支撑不住时,他突然看到了蛮夷行星,可是就差这么一点距离,无论如何到不了了,肯定要在到达前身体崩溃。

联合舰队见机不可失,一拥而上要活捉太史慈,正好这时蛮夷行星瓦岗寨无所事事的程咬金接到机械卫兵报告,太空有大批战舰逼近,他闲得发慌,不惊反喜,命倾巢出动迎战,直上太空。

一到外空间看到十多艘战舰在追赶一个奄奄一息的古代武将,程咬金也不管是友是敌,既是远古武将,立马起了同仇敌忾之心,下令所有机械士兵向战舰发动攻击。

本来以十多艘大型战舰应付上万机械士兵加上程咬金这个只有三板斧的半桶水武将并不是没有赢面,但现在地球后方一片混乱,波曼见阿巴蒙罗只让程咬金独自领这么少兵守蛮夷行星这个要地担心他有什么诡计,加上这段时间联合舰队已被古代武将吓得士气低迷,未战先怯了,他只好下令放弃追击。

程咬金的机械士兵自然追不上战舰,救了太史慈回瓦岗寨,一进类地环境太史慈的体质倾刻就恢复了,他向程咬金拜谢救命之恩。

程咬金虽是个憨傻之人,但性格却和太史慈差不多,爽快忠正,两人互通姓名,谈起各自来历,言语投机之余都不胜唏嘘,感叹这太空时代的确今非昔比。

程咬金道:“那些人复活我们本是想我们作他们的鹰犬,因我不情愿他们就给了这寨子给我,子义兄若没有去处,不如就留在这,与我作个伴儿。”

太史慈名将出身,一眼就看透阿巴蒙罗的心思:“瓦岗寨正处蛮夷行星要地,兵家必争,那阿巴蒙罗好生阴险,其意是想大人你为他死守门户,其心可诛。”

程咬金却不以为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从当年做私盐贩子,后来又劫道为生,直至国公,至名列凌烟阁,还当过几天皇帝,如今还重生新生世纪,足矣足矣。就算战死,又有何惧?”

“知节大人豁达。”程咬金一番话不禁让太史慈回忆起自己当年临死前的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如今自己有机会重生于世,岂容错过再度建功立业的机会,心中热血沸腾,抱拳道:“好,那子节就追随大人,于这新时乱世再征战一块属于我们的地盘。”

“别大人大人了。”程咬金笑道:“时代不一样了,你我当年名号都是过眼云烟,如今从头再来,再计较出生身份这些就多余了,何况你当年纵横天下时我曾祖都未出生呢,论资排辈我又该怎么称呼你呢?”

太史慈哈哈大笑:“我们就以兄弟相称,共图大业。”

两人大笑,携手到了神坛前摄土焚香,八拜为交,太史慈为兄,程咬金称弟,虽时代相差甚远,但上古遗风却一脉传承,两人皆不胜欢喜。

结拜完毕太史慈道:“我在地球军营逃出时有见到军营变乱,似乎也有远古武将在其中冲杀,弟可知其事。”

程咬金默想一阵,道:“我听阿巴蒙罗提到在你之前他们曾复活当年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莫非是他们?”

“想必是了。当年黄巾管亥围城,我曾帮孔融向刘备借兵,与关张二人共退黄巾贼,见二人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都是英雄人物。我也曾有意投奔刘备,但因扬州刺史刘繇与我同郡,故投了他。可惜刘繇不是个明主……唉……”忆起往事,太史慈不禁又神思一阵,道:“他们必定也是为人所制,若能救出他们,这瓦岗寨又能添几名大将。”

程咬金喜道:“这正是英雄不寂寞,看来我等同道中人这世间已为数不少,若一并接入寨中,何愁不复当年的风光,我这就点起人马,起兵营救。”

“不可冒进。”太史慈劝道:“现瓦岗寨兵少将寡,对当今世道我们又只是一知半解,轻动兵马怕非但救不到人,反把自己断送进去,为他人所笑。”

“兄有何良策?”

“弟与阿巴蒙罗有过往来,以为此人如何?”

程咬金道:“此人雄心报负倒是不小,但我左看右看总觉得他不像个皇帝。不过他能让我离开火星,独自来这建寨,比起地球方面,似乎又好一些。”

太史慈叹道:“终究不是我们同代中人,我看此事须从长计议,我们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先熟悉当今世道诸般情况,等候良机再作道理。”

“兄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