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我的分析,三个人都一致的保持了沉默,谁也没有说话,我心里想的是,能在河底修这么一座水葬墓的人绝对是一位风水大家,水下修墓不比坡下岭上,需要考虑到的地方都要多的多。如果没有一定的风水造诣,想要在水下修墓那不仅达不到宝穴的效果,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瘸三此时心里也在琢磨,假如我的判断没错,这老河道底的确有一座古墓,先不说别的,单单从这截流建冢上说,所耗费的人力财力,那就不是一个小工程,起码得是一个王侯级别以上的墓葬。一毛心里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就俩字儿,发了!
最后还是一毛先开了口,“你们两个就别楞着啦,既然赵庄主说下面有墓,那咱们光站这儿瞅也瞅不出真假来,还是先打个探洞看看吧?”瘸三点了点头,很快的就从背包里取出一截一截可抽接的重铲来。
这种重铲是根据洛阳铲改造过的,每一截都像是收音机天线一样,可以收缩,这样的好处就是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了携带,长度还不打折。
我建议探洞从龙门岛半腰以下的位置开始打,这样可以省时省力。瘸三先定了探点,接着就由一毛开始一铲子一铲子的往下凿。大约往下凿了有七八米左右,铲头带出的土质就开始变硬,颜色也开始有异与开始的土色。
瘸三从铲头上捏了一挫土在手里捏了捏,“这是五花夯土,看来这下面真有的墓子啊,赵爷你好手段啊,我瘸老三今天算开了眼了。”
“啊?”一毛也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搓了搓,“五花肉我知道,五花土还是头一会听。”
一毛这人只要有物质刺激,那力气就跟使不完一样,探洞很快打到了地下十米深的地方,因为探铲子长度有限,瘸三又在铲子尾部拴了一跟绳子,让一毛像丢标枪一样把铲子用力往洞里扔。
又往下打了两三米,就听见一毛咦了一声,“参谋长同志,你来看看,好象不对啊,怎么没土上来啦?”瘸三走到跟前一看,果然铲头上一点土也没带上来,不由的心里奇怪,“不会啊,难道打到墓室里边儿去啦?那这墓墙也太脆了吧?方爷,你刚才打的时候有没有带上来其他什么东西啊?”
一毛想了想,摇了摇脑袋,说刚才就只有土上来,前面一铲子下去就没东西上来,自己以为没插到底,就又用力下了一铲子,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这才说的。瘸三接过探铲,亲自往洞里下了一铲,拉上来一看,跟先前一样,铲子上一点土都没带上来。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下子全都糊涂了,我也拿起铲头看了看,也没想明白,用手在上面摸了摸,突然就发现,在铲头的凹槽里,好象有一些颗粒状的东西,凑近了一看,竟然是些细小的沙子,“你们看,这铲头上怎么会有沙子?会不会是因为底下全是沙子,所以铲头上才带不出东西?可是,这土下面怎么会有沙层呢?”
瘸三和一毛闻言也用手在凹槽里捏出了几粒沙子,一毛把沙子在手里搓了搓,“还真是沙子,啊,我知道了,这原来不是河道嘛,这肯定是河沙。”
“河沙?你见过河沙是在土层下面的?就算是河沙那也应该在河道上层才对,这洞都打了十米多深了,哪来的河沙?”
一毛被我这么一问也楞住了,“这。。这。。不然你说这是什么?总不能是金沙吧?”
“这不是河沙,是海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瘸三开口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座墓应该不单单是一座水葬墓那么简单,这应该还是一座流沙墓!”
据瘸三所说,这种墓他也从没见过,是以前作活的时候听一位老头说的,这老头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掏膛子的高手,有一次他跟另一个搭档发现了一座古墓的位置,因为经验丰富,当时连探洞都没打,就连夜从地面打了一个倾斜的盗洞直接伸向墓室。
当天夜里,两个人轮流进洞挖土,这老头挖了一截就让他同伙进去替他,可那家伙刚进去没几分钟,就听见洞来传来一阵悉悉唰唰的声音,接着就是几声惨叫,可是还没叫两下就没声了。他当时吓坏了,赶紧拿着汽灯进洞去看,结果就发现在盗洞的尽头全都是流沙,他那个同伙早就被流沙给埋了,而这种吃人的墓就是流沙墓。
这种墓极少见,主要是古人为防盗建造的,很少有人能进去,碰到这种墓,那几乎就可以肯定是一座皇家墓,而且也只有皇家才能造的起这种墓!
瘸三说着就拣了一根枯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你们看,这是陵墓,加盖,封土,四周灌上沙子,这种沙子可不是一般的河沙,河沙有凝固性不能用。这种沙子必须是从千里之外运来的海沙,运来之后还要加热,炒熟。这样一来,罐在四周的沙子就会像水一样,哪里有破口,他就会从这流过去!
如果将来有人想掏这座墓,探洞必然会经过流沙层,这样掏墓子的人就永远也打不到墓室,流沙就把你挡住了。如果在流沙层外面打盗洞,横着还是要经过流沙层,那样更危险,破口处溢出的流沙就直接把你埋了。
听瘸三说到这里,我不由的佩服古人的智慧,这种四周罐沙防止被盗的方法简直出乎人的想象,既不破坏墓的风水,也阻止了盗墓贼。一毛听的直咬牙,“我靠,这法子也能想的出来?那这种墓就没法进去了?”
“这种流沙墓的确相当厉害,但也不是没法进去,告诉我这件事的老头,后来还是进到了那座墓里。”
一听还有戏,一毛一下又来了精神头,连忙问怎么进去,瘸三用树枝在地上流沙层的外围画了一条直线,当年老头跟我说的办法,就是这个办法----鹞子翻身法。这种墓四周和顶上,五面都是沙子,建造者恰恰疏忽了墓室底部。如果把底部也铺上沙子,上下左右全都连成一片,那就永远也别想进去。
鹞子翻身法也就是说,先在沙层的外面往下打一条盗洞,一直打到和墓室底部齐平的地方,再往下打一截,然后横过来朝着墓室的方向横着打,打到墓室的底部在往上打,这样就能掏进墓道了!
可是,这样做相当耗费时间,当年那老头用这个方法,每晚偷偷的打洞,足足打了半个月才掏进墓室,但现在咱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这地方虽然偏僻,但偶尔也会有人来往,要想用半个月来打洞不被人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瘸三看了看我们,“二位爷,看来这块肥肉还没那么好下口啊。”我心里其实倒并不是十分的在意,既然发现这下面真的有古墓,说明我的踏穴功夫还是有用的,如果能下去看看那最好不过,虽说下不去多少会有些遗憾,但总比强行挖洞下去把小命丢了要好。
一毛此时也知道没戏了,咱们带的装备和干粮都很有限,光说在这岭子上蹲半拉月打洞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当下破口大骂这墓主人,并扬言,就算今天掏不了,往后混不下去的时候,肯定带齐了家伙式,就算挖上半年,也要把这个膛子掏的毛也不留!
PS:收藏,推荐,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