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自主学习
606300000049

第49章 下篇 省时省力的7个学习习惯 (3)

五、善问敢问的习惯?

中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讲过一个她自己的亲身故事:?

教授从兜里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高高举起,涨红了脸大声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谁提问题我就奖励他美元。”?

他是美国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讲的是历史与宗教,他讲完了,问大家有什么问题,谁也不吱声,他请求大家提问,否则他无法理解学生听懂了多少,但还是没人举手。教授有点儿不耐烦了,不,应该说,他愤怒了。他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对他的不尊重。?

“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问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吗?是你们压根儿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他的另一只拳头敲打着桌面。?

课堂的气氛紧张了,学生们吓坏了。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训练着双手背后,认真听讲,长大后开始记笔记。谁记得全,背得好,考试就能拿高分。提问的通常是老师。他期待学生们还给他曾经授予学生的正确答案。是的,中国的学生在十几年严格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对付老师的提问,可我们自己不习惯提问,更不被许可反问,那样是有悖于师生之道的,所以,在美国教授晃动的一美元下,学生们不知所措。?

不明白的,我问,以求明白;明白了,还明知故问,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准确复述,让自己掌握得更加准确,并且实现超越和突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好问别人,更要问自己,老师和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提出好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这就涉及到了问题意识,问题起着定向作用,是问题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到求知欲望上来。什么是问题意识?它表现为孩子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孩子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提问是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提问习惯呢?据相关专家探讨,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A.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单向学习辅导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B.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C.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为了提高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父母尤其要引导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孩子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学习辅导中,父母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六、随手笔记的习惯?

凡是学习拔尖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一般都是有心人,再看看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伟人也都如此。?

做一个有心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随时做一些笔记,只要稍有所感,无论观察到什么,还是读到什么,或者是想到什么,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随手记载在一个精心准备的小本子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就习惯于在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一些数字、图形、文字甚至自己不可思议的想像,这些都是他伟大梦想的一个一个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他的伟大成就。?

英国著名政治家、作家邱吉尔即使打仗的时候,也注意随手记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这种意识,使他不仅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当然我们的古人也有“推敲”和“三上”(鞍上、厕上、床上)等经典的笔记佳话。?

我不是什么伟人也不奢求成为什么伟人,因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不过,我自己也确实从“随手笔记的习惯”中获益匪浅,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形成了这个习惯,每当对某一个问题陷进思维的困境的时候,我就会翻阅我的“灵感资源库”,通常可以收到豁然开朗之效。?

随手笔记的习惯基本要求:?

A.在适当分类的情况下,不必界定应该记什么内容,只要记了就可以。适当分类应结合孩子的特长和个人爱好,比如文学,艺术,数学,外语等,记录的内容不必限制,只要能让孩子有所启发的,都可以是记录的内容,如一个人的一句话,一幅画的标题,书上的一首诗、一个小故事等。?

B.记录的方式不必限制。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自己按照想像画的草图,也可以是数字,更可以是按照孩子自己的喜好随便涂写,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更是应当鼓励他创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父母不必担心他们会浪费本子的。?

C.为了使孩子主动、热情甚至酷爱去做笔记,并形成一个习惯,父母亲还可以与孩子共同设计本子的样式。比如每一本都可以有一个正规的“题目”,如《若有所思——曹维心灵笔记(六年级卷)》、《心灵的空间——梁邦达数学感悟文集》、《爱的故事——孙笑笑语文小故事集》等等,发挥孩子的想像力,编出一个好的名字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爱上一件几乎是“创作”的事情。?

七、无私帮助同学的习惯?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当孩子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他的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境界,因为,他一定会努力像老师那样积极地思考问题,我们通常说“要教给别人一杯,自己得先有一桶”,为了能帮助同学,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努力,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有一种“会当临绝顶”的感觉,很容易就超出原来自己的水平。?

其次,当孩子无私地帮其他同学的时候,心中是自豪的、宽容的,当他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无形之中冶炼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于下一步的学习,就会更加充满热情和活力,因为他学习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是当孩子乐于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对于竞争和合作就会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他甚至会认为,竞争实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在班级、学校中的学习就会有更高层次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起来,就更加从容、豁达、有效。?

那么,鼓励孩子帮助同学,帮助什么内容呢?无私不是“无底线”,比如代替做作业就不是无私的,恰恰是自私的,不是吗?你代替了别人做作业,实质上就是代替了同学应付老师,代替了同学思考,实质上就是不想让同学进步嘛,所以,于人于己都是自私的。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应当鼓励孩子在这些方面要尽力帮助同学:?

一是同学因事或者因病漏课了,需要进行补课。?

二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可以为同学讲解。?

三是考后一起分析具体出现错误的原因。?

四是对于作业中的难题可以在同学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讨论。?

养成无私帮助同学的习惯,基本要求:?

A.父母必须做出榜样。父母在生活中要热心帮助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世界,当然,帮助别人一定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一种无私的、坦荡的自觉。?

B.鼓励孩子从小做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鼓励孩子帮助同学时,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用心、主动去帮助,从小事做起恰恰是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的关键。所谓用心,就是坚定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一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

C.注重可实现性。父母需要经常强调的原则和道理,一定要有可实现性,让孩子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学,逐渐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