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86

第86章 瘿病 (8)

瘿病 (8)

具体方法:分外感风寒、气郁痰凝2型,后者选用海藻玉壶汤加减,即海藻、昆布、陈皮、法半夏、青皮、当归、川芎、浙贝母、夏枯草、柴胡、郁金各10g,连翘20g。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结果有效率为97.5%。甲状腺肿块平均消失时间为25d。治疗3周后血沉均降至正常,血清T3、T4、甲状腺吸131I率低下和甲状腺扫描异常者35例,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中药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随诊1年余无复发。11.治疗乳腺增生病 [李金春,刘浩智,李玉清.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104例.河北中医,2003,25(4):295]乳腺增生病是女性乳房非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乳癖、乳核范畴,临床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辨证属肝气不舒、脾胃不和、气血痰湿瘀阻乳络,10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予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

患者中年龄20~30岁25例,30~40岁42例,40~55岁37例;病程3个月~3年39例,3~5年40例,5~8年25例;双侧乳房肿块78例,单侧肿块26例。药物组成:海藻30g,昆布30g,浙贝母12g,半夏10g,夏枯草20g,青皮20g,三棱10g,莪术10g,连翘12g,当归12g,白芍12g,甘草6g。若情志抑郁,胸闷不舒、乳房胀痛或刺痛者加柴胡12g、郁金12g;手足心热者加丹皮10g、栀子10g;腰酸痛、白带量多者加芡实30g、续断20g;已婚者合并不孕、面色少华者加阿胶10g、淫羊藿15g;心火盛,烦躁焦虑、失眠多梦者加莲子心12g、煅龙牡各30g;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12g、墨旱莲12g、枸杞子15g;如禀赋弱,体虚乏力者加黄芪30g、党参15g;胃不和,饮食减少者加白术15g、砂仁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月经期停药,连服15剂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本组104例中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l年内无复发)64例;好转(肿块数目、大小减少5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34例;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6例。总有效率为94.23%。【研究进展】1.化学成分 [詹文涛,杨国祥.中药方剂研究进展.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232]海藻是海藻玉壶汤的君药,主要包括羊栖菜和海蒿子2种,均含藻胶酸、粗蛋白、甘露醇、灰分、钾、碘,其中藻胶酸为主要成分;前者含碘0.03%,后者为0.017%。又含马尾藻多糖,其组成中含D-半乳糖、D-甘露醇、D-木糖、L-岩藻糖、D-葡萄糖酸、多肽等。2.药理作用 (1)调整甲状腺功能:[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978]海藻含有丰富的碘,吸收慢,排泄也慢,在体内保留时间长,可用于纠正因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预防小儿痴呆症。另据报道,海藻可以暂时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新陈代谢率而减轻症状,但不持久。

(2)降血脂作用:[王常青,杨桂兰.两种海藻多糖对大鼠脂质代谢和血小板功能的比较.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6):342—345]为了研究可溶性海藻多糖的营养作用,以含 1%胆固醇和 0.2%胆盐的高胆固醇饲料分别加入海藻酸钠和卡拉胶两种可溶性海藻多糖,作为海藻酸钠与卡拉胶两个试验组动物饲料;不加海藻多糖的饲料用于对照组,喂养SD大鼠8周。实验表明,5%的海藻酸钠可使血脂、肝脂质和血小板聚集性下降,且不影响大鼠摄食和生长。添加 5%或 10%的卡拉胶对降血脂和肝脂质没有显著效果,不能降低肝/体重量比,对血小板聚集性的降低作用也不稳定(或不肯定)。10%的卡拉胶使大鼠的平均体重增重减少了12.17%(P>0.05),少数动物出现轻度腹泻迹象。提示海藻有降血脂作用。(3)抗肿瘤作用:[季宇彬,高世勇,成秉辰.海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1,17(4):11—12]研究海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通过海藻多糖对S180、H22荷瘤小鼠瘤重和生存时间的研究,观察了海藻多糖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海藻多糖可明显抑制S180小鼠瘤体的生长,明显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海藻多糖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强度与氟尿嘧啶相当,但其毒性反应较氟尿嘧啶小。(4)抗突变作用:[端木建民,贺国强,徐厚铨.海藻提取物拮抗重铬酸钾诱发小鼠骨髓微核的研究.职业与健康,2002,18(8):32—33]重铬酸钾作为工业上的一种易溶性6价铬化合物,具有遗传毒性,是一种致癌物质。为了研究海藻提取物对重铬酸钾(K2Cr2O7)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的影响,采取经口灌胃的方法给予小鼠K2Cr2O7,发现骨髓 PCE的微核率(MNF)显著增加(P<0.01);经口灌胃给予海藻提取物和K2Cr2O7,可使MNF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当剂量达中、高剂量时,MNF下降显著(P<0.05和P<0.01)。表明海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突变作用,对癌症的化学预防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其他 海藻甘草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丁选胜,阚毓铭,李 欧.海藻甘草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中草药,2003,34(1):54]海藻甘草属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范畴,但历代医家的一些名方中常可见二者合用现象,且每显佳效,未见不良反应。丁选胜等予甲状腺肿模型大鼠服用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以研究其对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丙硫氧嘧啶造模,给药组动物在造模的同时分别予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15d后采血,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的含量。结果海藻单煎液及海藻、甘草不同比例合煎及单煎后混合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TM、TG作用,其中TM的降低幅度大于TG,且二者合煎液作用大于单煎后混合液,当二者为1∶1合煎时作用最显著,但未见对T3、T4的影响。故海藻及海藻、甘草合用可抑制丙硫氧嘧啶所致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抗体升高。二、龙胆泻肝汤具体内容参见本书《汗证》中相关部分。

三、消瘿汤【方名】消瘿汤【来源】出自龚廷贤《寿世保元》。《寿世保元·卷六》:“瘿瘤之患,如调摄失宜,血凝结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子,久则滋长。治宜消瘿汤。”【处方】 海藻(洗),龙胆草,海蛤粉(各二两),通草、昆布(烧存性),枯白矾、松萝(各一两),半夏(二两五钱),麦曲(一两五钱),白芷(一两)。【用法】 上为末。每服五钱。酒煮。忌甘草、虾、鱼、猪肉、五辛诸毒等物。【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主治瘿瘤。【方解】 方中海藻、昆布、海蛤化痰软坚,为君药。松萝、半夏化痰散结,枯矾燥湿化痰,龙胆草、白芷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促进瘿瘤消散,为臣药。通草既可引热下降,又能通气上达;麦曲健脾养胃,以助消化,为佐使之药。全方具有化痰软坚、清热泻火、消瘿散结之功效,能消其有形,化其无形,是治疗瘿瘤的有效良方。【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海藻、龙胆草、海蛤粉各15g,通草、昆布、枯矾、松萝各9g, 半夏18g,麦曲6g,白芷8g,水煎服,每日1剂。

五心烦热者加玄参12g,麦冬10g,生地黄12g;心悸寐差,易汗者加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酸枣仁10g;神疲乏力者加党参12g,黄芪12g,茯苓12g;局部有结节者加白芥子10g,煅瓦楞子30g,急性子10g。2.治疗甲状腺良性肿块 [唐 英.消瘿汤加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块273例.广西中医药,1994,17(1):21—22]273例甲状腺良性肿块中男69例,女20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8岁;32例为做过手术又复发者;B超提示囊肿96例,结节177例(其中单发性结节108例、多发性结节69例);131I甲状腺扫描:热结节62例,温结节98例,凉结节67,冷结节46例。均予消瘿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生牡蛎30g,龙胆草15g,半夏10g,郁金10g,陈皮10g,白芷12g,当归15g,川芎6g,海藻10g,昆布10g,炮山甲15g,山慈菇15g,生山楂15g,海蛤壳12g。

随症加减:痰凝甚者加胆南星、白芥子、瓜蒌皮;血瘀者加三棱、莪术、赤芍;气滞者加制香附、枳壳、厚朴。每日1剂,煎服2次。同时根据临床分型:痰凝型者加服“消瘿散”,血瘀型和气滞型加服“消瘿合剂”。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月无效者劝其手术治疗。结果:痊愈(经131I扫描,B超证实肿块消失者)142例;基本痊愈(经B超证实肿块比原来小2/3以上者)66例,好转(经B超证实肿块比原来小1/2左右者)43例,无效(服药2月无变化者)22例,总有效率为91.94%。3.治疗甲状腺囊肿 [许进林.散结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囊肿78例小结.甘肃中医,1998,11(2):8]78例甲状腺囊肿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17例,女6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发现包块至就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7年;全部病例均经触诊和B超确诊,并排除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及甲状腺癌等病。大部分病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病例表现为咽部不适及颈部压迫感;情志不畅、胸闷胁胀者37例,痰多者24例,颈部有疼痛感者11例。

囊肿多数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质硝硬,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辅以滋补肝肾为,予散结消瘿汤治疗,基本方:连翘20g,龙胆草15g,生牡蛎30g,海藻15g,昆布12g,半夏10g,贝母15g,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0g。随症加减:心慌气短者加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9g;痰多胸闷者加柴胡10g,青皮10g,海浮石15g;颈部疼痛、烦躁者加黄芩10g,僵蚕10g;病史较久,肿块质较硬者加三棱10g,莪术10g,瓦楞子20g。30天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均加服小金片3片,1日2次,知柏地黄丸9g,1日2次。结果:1~2个疗程后治愈者38例,有效者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5.90%。

4.治疗肉瘿 [顾成中.消瘿汤治疗肉瘿100例.河北医,2000,22(1):33—34]100例肉瘿患者均依据《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试行)确诊,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4例,女76例;17~25岁42例,26~35岁35例,36~48岁23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1年47例,1~3年35例,4~5年18例;曾接受西药甲状腺素片、地巴唑、碘剂治疗25例,针灸、中药等治疗13例,手术后复发1例;辨证属脾虚湿痰型61例,肝郁气滞型39例。均予消瘿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姜半夏10g,陈皮6g,炒白术10g,茯苓10g,海藻15g,昆布15g,甘草5g,白芷10g。辨证加减:脾失升降,水湿内停,症见纳差便溏、苔白腻、脉濡者加薏苡仁、山药;忧思伤脾,夜卧不宁者酌加酸枣仁、远志、夜交藤;肝失条达,肝气郁结,症见烦躁易怒、胸胁烦满、苔薄黄、脉数者加柴胡、郁金;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仙茅、淫羊藿。先用冷水浸药30min,再煎20min,2/d(上、下午各1次)。2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