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05

第5章 郁病 (5)

郁病 (5)

【功能主治】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方解】 梅核气系由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所致。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为痰,痰气交阻,互结咽喉,故咽如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等。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而且痰凝可加重气滞,气滞又可促进痰结。治宜两者兼顾,法当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两药为伍,一行气滞,一化痰结。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生姜辛散温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呕,共为佐药。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为使药。综观全方,辛苦合用为半夏厚朴汤的组方特点,辛可行气散结,苦能燥湿降逆,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临证使用时应注意如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即使具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选用。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气管炎等属于气滞痰凝者。有实验表明,麻醉猫对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喉反射,能被半夏厚朴汤所抑制;在组成本方的各单味药中,苏叶、厚朴也有相同的喉反射抑制作用,其余三药则无。

本方抑制喉反射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梅核气”患者的咽干等症状。【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6g,水煎服,每日1剂。气郁明显者加柴胡10g,郁金9g,香附9g;胸闷者加枳壳10g;胁肋疼痛者加金铃子散。2.治疗梅核气 [韦子章.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痰气互结型梅核气80例.新中医,2003,35(5):60—61]80例梅核气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梅核气诊断标准,并排除颈椎病、胃病、下咽部肿瘤及食管肿瘤,均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法半夏、厚朴、紫苏叶、生姜、射干、柴胡、浙贝母各10g,茯苓、牡蛎各12g。加减:痰多者加竹茹、陈皮;胸闷者加瓜蒌、郁金、香附;异物感较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兼见咽喉肿痛,咳痰不利者,去生姜,加瓜蒌仁、杏仁、海浮石、连翘、桔梗,少佐芒硝;阴伤津少者加麦门冬汤,或以百合固金汤加减化裁。每天1剂,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结果:痊愈(症状消失,1年内无复发)44例,有效(症状消失,半年后复发)26例,无效(症状减轻或症状未减轻)10例,总有效率87.50%。3.治疗久咳 [付玉山,谢沛霖.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久咳48例.湖北中医杂志,2002,24(9):42]48例观察病例均为急性支气管炎经西药治疗后,迁延不愈而致久咳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基本药物:半夏、百部各10g,厚朴12g,苏叶、茯苓各15g,蝉蜕8g,杏仁12g,干姜6g,细辛5g。咽痛者加甘草、桔梗、板蓝根、射干;气滞甚者加郁金、香附;咽燥口干者酌加南沙参、天花粉。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7d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10d。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15例;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18例;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12例;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3例。

4.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步培良.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8例.吉林中医药,2002,22(4):14]98例患者均为纤维胃镜检查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均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基本方:半夏10g,厚朴15g,茯苓15g,生姜10g,苏叶12g,苍术15g,重楼20g,水煎为60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时间最长5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一般为2~3个疗程。结果:治愈58例,好转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4%。5.治疗慢性咽炎 [毛智荣.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96例.江西中医药,2001,32(1):33]96例慢性咽炎患者均按健脾行气、化痰散结、养阴利咽治则,选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方剂组成:法半夏、川厚朴、茯苓、紫苏梗、杏仁、赤芍、北沙参、怀山药、薏苡仁、甘草等。水煎服每日1剂,为两次服。加减应用:虚火上炎者加玉竹、女贞子;脾胃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白豆术;湿重者加苍术、白豆蔻;咽燥便干者加胖大海、玄参。2周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嘱患者忌食生冷、辛辣之品,调畅情志,增强体质,树立信心。

结果:显效53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3%。6.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梁耀君,胡 冀.半夏厚朴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26例.辽宁中医杂志,1999,26(4):161]5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止呕治疗方案:治疗组用半夏厚朴汤(法半夏、厚朴、生姜、苏叶、茯苓各20g)以500ml水煎成300ml,每日分3次,每次100ml口服。早上化疗前30min及开始后6h服之,连服5d。对照组以甲氧氯普胺20mg肌注,每日2次,首次在化疗用药前15min,第2次在化疗用药开始后6h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呕吐平均次数为(4.31±2.55)次,恶心平均持续时间为(5.22±2.15)d;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88±3.55)次、(8.89±3.21)d,两组在恶心的平均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为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呕吐平均次数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

【研究进展】1.化学成分 [宋立仁,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4]半夏是半夏厚朴汤中君药,其块茎含左旋麻黄碱、胆碱、β-谷甾醇、胡萝卜苷、1-辛烯、β-榄香烯、1,5-戊二醇、9-十七烷醇、茴香脑、丁基乙烯基醚、柠檬醛、苯甲醛、2-十一烷酮、棕榈酸乙酯、2-氯丙烯酸甲酯、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原儿茶醛、姜辣醇、姜辣烯酮、黄芩苷元、黄芩苷、1,2,3,4,5,6-没食子酰葡萄糖、12,13-环氧-9-羟基-7,10-十九碳二烯酸及其衍生物。此外,尚含天冬氨酸、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及钙、钾、钠、镁、锰、铊、磷等无机元素。2.药理作用 抗抑郁作用[李建梅,杨 澄,张伟云,等.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中国中医药杂志,2003,28(1):55—59]以1%蔗糖水摄入量作为指标,慢性给予各种低强度复合刺激,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

按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脾细胞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按试剂盒显色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脏中丙二醛含量。实验结果:在大鼠慢性抑郁模型中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可增加动物蔗糖摄入量;增加其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降低三酰甘油水平(P<0.001);降低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同时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因此半夏厚朴汤醇提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而达到抗抑郁作用。3.其他 抗抑郁活性部位[王业民,孔令东,黄志起.半夏厚朴汤抗抑郁活性部位的筛选.中国中医药杂志,2002,27(12):932—936]选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评价抗抑郁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实验结果发现: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和其4个活性部位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绝望模型中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其中以AE、石油醚提取物(AE-1)和水溶性部分(AE-4)最为显著,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

AE可显著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质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而对其他脑区中神经递质无显著性影响。AE-1可显著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质中NE和多巴胺(DA)含量,氯仿提取物(AE-2)能极显著地提高皮质中DA含量。从而表明半夏厚朴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水溶性部分。半夏厚朴汤可能是部分地通过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整合而达到抗抑郁目的。三、甘麦大枣汤【方名】 甘麦大枣汤【来源】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处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主治脏躁。【方解】 脏躁一病多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心阴不足,心神失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及《灵枢·五味》“心病者,宜食麦”之旨,方中用小麦为君药,取其甘凉之性,养肝补心,除烦安神。